分享

宋代粮食价格

 曹国书馆 2015-08-05
宋代粮食价格(1) (2011-02-20 21:02:07)
标签: 文化 
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粮食等饮食作为人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流通最广泛的商品,其价格于社会生活关系极大,影响着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业与手工业、商业。尤其是在灾荒年间,粮价不仅对人民群众而言关乎生死,对统治者而言,如果人民买不起粮食而挨饿,就会引发变乱,所以官府对粮价同样十分重视。其价格所呈现的两大特点,一是空间上地区差价明显,二是时间上年份、季节差价多变。有关宋代粮价,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这里在前人基础上再作概括、补充或订正,并按地区论述,以探讨各自的规律和差异。
 
一、粮食
 
1.全国粮价的基本趋势
宝元二年(1039年),吏部流内铨由于地方官职田问题,透露出各地粮食价格的不同:
相度欲以幕职令录与判司簿尉各作一等,大约随路分斛斗贵贱分定石数。如京东、京西、河北、淮南、两浙、江南,皆物价中平,其幕职令录以岁收一百五十石已上、判司簿尉一百石已上者为有职田;陕西、河东、荆湖、福建、广南,土薄物贱,即幕职令录以二百石、判司簿尉以一百五十石为限;唯川峡谷贵,与(诸)路不同,其幕职令录断自百石已上、判司簿尉五十石已上,并为有职田处。①
怎么看待这条史料呢?有以下几点应该注意:一,同样职位石数少者,意味着当地粮价贵,与石数多者在那里卖出的价钱大致相同。二,照此可大致分为3大区:京东西、湖北、淮南、两浙、江南粮价比较便宜:“皆物价中平”;陕西、河东、荆湖、福建、广南“土薄物贱”,粮价更低;川蜀4路粮价最贵。三,这是的当时情况,未必十分准确,更不代表前后期各地粮价,仅作参考。
我们主要想谈的是,根据有限的资料,勾勒出不同时期全国平均粮价的变化。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九月,京西、京东、河北、河东、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都获得大丰收,官方报告每斗米的价格为7至8文,②每石70至80文。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说道:“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中稔之秋,一斛所售不过三百钱。”③当时全国粮价一般为每石300文。与前相比,增长4倍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58之7至8;参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3,宝元二年二月癸亥,第5册第2895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九月末,第3册第1567页。
③范仲淹《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10《上资政晏侍郎书》,]第233页。
 
熙宁元年(1068年)以前的15年间,即皇祐后期至治平年间,全国的平均粮价是:“贵价每斗七十五文,平价七十文,贱价六十文至六十二文,九十八陌。”①也即中等价是每石700文(98陌),合686文足。是天圣八年的2倍多。
元祐元年(1086年),知枢密院章惇言:“凡内陆,中年百石斛斗,粗细两色相兼,共不直二十千钱,若是不通水路州、军,不过直十四五千而已。”②内陆广大地区正常年景的粮价是每石200文,偏僻的地方更便宜,每石仅140至150文。价格明显回落。
宣和四年(1122年),榷货务报告道:“古有斗米斤盐之说,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时盐价斤为钱六七十;今米价石两千五百至三千,而盐仍旧六十。”③这条史料一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熙宁以前全国的平均米价大约是每石600文至700文,另透露出当时全国的平均米价大约是每石2贯500文至3贯。以前者700文、后者3贯计,50多年间价格增长率为428%。
绍兴九年(1139年),东南地区米“三万石以中价计之,自不下十万缗”,④每石约3贯300余文,高于宣和年间的价格。比较同时的北方金国,粮价却很低廉:在完颜亮正隆以前即绍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永乐大典》卷7507《仓》,引曾巩《元丰类稿·奏论常平三等粜籴斛斗不便状》,第3370页。按《曾巩集》未收录此文。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7,元祐元年二月丁亥,第15册第8826页。
③《宋史》卷182《食货志》下4,第13册第4451页。
④廖刚《高峰文集》卷2《论赐圩田札子·又札子》,第1142册第337页。
 
二十六年前,“米斛极贱,米不过二三百一石”。①每石仅200至300文。
绍兴二十六年四月,户部尚书韩仲通报告:“今斗米为钱,不满二百,正宜积谷之时。”②每石不足2贯,价格回落。
绍兴二十九年,王之道言:“今兵食计之,大率不过三百万斛,略论中平之直,为钱不过五百万缗。”③平均每石l贯666文,比以前降幅不少。
乾道三年(1167年),有臣僚指出:“自近年岁歉艰食,富有之家放米人立约:每米一斗,为钱五百。细民但救目前,不惜倍称之息。及至秋成,一斗不过百二三十,则率用米四斗方粜得钱五百,以偿去年斗米之债。”④当时秋收后的粮价是每石1贯200文至1贯300文,再次下降。
乾道六年,户部侍郎、江浙荆湖淮广福建等路都大发运使史正志说道:“户部去岁降本钱三百九十五万余贯,每斗约三百文省为率,约籴米一百三十万硕。”⑤乾道五年,朝廷在东南地区籴买130万石粮食,每石平均价钱是3贯省。粮价开始上扬。
南宋后期,未见全国性的一般粮价数据,但就各地的总体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2,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庚辰,第3219页。
②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2,绍兴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第2836页。
③王之道《相山集》卷21《乞卖度牒籴军粮札子》,第1132册第682页。
④《宋会要辑稿·食货》58之5。
⑤《宋会要辑稿·食货》40之49;41之6。
 
况来看,呈普遍上涨态势。
下边分路考察具体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粮食价格。
2。开封府
端拱二年(989年)李觉报告道:“近岁以来,都下粟麦至贱,仓库充牣,露积红腐,陈陈相因,或以充赏给,斗直十钱”。①开封府的粟、麦每斗仅10文。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秋天,“京师粟斗钱三 十”,②粟每斗30文。虽然比以前增长不少,但仍是很低廉的价格。
熙宁二年(1069年),朝廷“令诸军余粮愿籴人官者,计价支钱,复储其米于仓”。执政大臣王珪表示反对,奏道:“外郡用钱四十,可致斗米于京师。今京师乏钱,反用钱百坐仓籴斗米,此极非计。”③由此可知,开封周边市场的米价是每斗40文,朝廷打算用每斗100文的价钱收购驻军士兵的饷粮,显然是很不合算的,所以遭到反对。熙宁三年,郑侠指出:“自三月初十日以来,闻知市易司抵当米(往)[住]支,十一日以后,闻米价日有增长,自八十五文一斗,增至二十五日米一斗一百五文。准三月二十七日勅,京城差官于诸寺舍粜米,当日米价顿减,至三月三十日,在市米价斗七十五文。”④则是当年三月间,米价自每斗85文增至105文,最后又降至75文。熙宁七年初,“都下米麦踊贵”,米价每斗150文。朝廷调出200多万石以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端拱二年四月,第2册第679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2,大中祥符二年九月末,第3册第1635页。
③《宋史》卷175《食货志》上3,第13册第4243页。
④郑侠《西塘集》卷1《开仓粜米》,第1117册第374页。
 
籴粮价,市场价降至每斗100文;至三月,又降到90文。①当年四月,又诏令三司:“以上等粳米每石为钱一千,于乾明寺米场听民赊请,中等粳米每斗为钱八十五文,零粜与贫民。”②上等粳米以每石1贯的价钱赊给百姓,中等粳米以每石850文的价格零售与贫民。熙宁八年九月,吕惠卿记载道:“八年九月十六日,进呈罢运米,令市易俵放文字。余曰:‘元初只见在京八十价籴了米,司农寺以一百价赊籴了米’”。③米价在每斗80文到100文之间。与北宋前期的价格相比,增长数倍。
宋哲宗元祐初,右司谏王觌上奏,请求提高京师常平米粜价。当时开封诸仓出粜常平米,价钱是“每斗六十文至六十五文省”,他认为虽“有以见朝廷不惜亏损官本,而惟以利民为务也”,但“官粜甚贱,非所以致商贾也……京师之民,旧多食麦,而今多食米,以米贱故也。使旁郡之米、麦人京师者浸少,岂长久之策哉”。他希望“京师常平米,一斗其价,以百钱为定”。将官方粜价提高到每斗100文省。④大概每斗100文省,是适应当时情况的一般价格。
宣和四年(1122年),榷货务的报告中指出:“今米价石两千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甲子,第10册第6137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熙宁七年四月乙亥,第10册第6156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5,熙宁八年六月戊申注,第11册第6489页。
④(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245,王觌奏,第4册第3227页。
 
五百至三千”,①虽没有明确是哪里,但至少应包括开封,粮价已涨到了每斗250文到300文之间,比北宋中期又增长了二三倍。
3.京西
京西路的粮价,与土旷人稀、消费有限有关,常年低贱。
景德四年(1007年),蔡州等地的麦子每斗10文,粳米“斛钱二百”,②即每斗20文。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襄州、邓州粟每斗30文,菽、麦每斗]O文;许州米每斗30文,麦每斗l2文。③大中祥符元年九月,据说京西以及其他各地都获得大丰收,米斗卖钱7至8文。④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负责宋真宗前往泰山封禅供应的行在三司使丁谓报告说:自东京至泰山即京西路东部、京东路西部地区,粟麦每斗不及10文钱。⑤考虑到当时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天书、封禅等活动,必须祥和的气氛配合,所以这些丰收的喜报和低廉的粮价当打折扣。天禧二年(1018年)四月,据陈州知州冯拯报告说:“部内麦斗三十钱”,⑥当地的麦子每斗卖30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史》卷182《食货志》下4,第13册第4451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6,景德四年八月末,第3册第1486页;《宋史》卷7《真宗纪》2,第1册第135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正月末,第3册第1524页;卷69,大中祥符元年七月末,第3册第1552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九月末,第3册第1567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丙午,第3册第1570页。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四月乙卯,第4册第2112页。
 
天圣六年(1028年)十一月,京西路报告的当地谷价是每斗10文:“谷价每斗十钱”。地方官因此忧心忡忡:“恐太贱伤农”,请求三司及早籴买。①天圣年间,襄州营田务历年收获的粮食,“都计三十三万五千九百六石九斗二升,依每年市价,纽计钱九万二千三百六十五贯”,每斗约27文;唐州营田务的历年收获,“所得课利计六万四千九百三十一石四斗六升,依每年市价,纽计钱共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八贯五百三十四文”,②平均每斗40文。庆历四年(1044年),据包拯报告:陈州“见今市上小麦,每斗实价五十文”。③小麦每斗50文。皇祐年间,孟州政府“每岁抛降和籴小麦万数,多是过时收籴,每一斗官支价钱不下九十文以上至一百二十文,比之民间麦熟之时所直市价,常多三四十文……麦熟时民间价例,止于六十文”。④麦熟时的市场价为小麦1斗价钱60文。与宋真宗末期的陈州麦价相比,增长了一倍。
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京西麦斗钱不过三十”。⑤京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39之1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6,天圣六年十一月末,第5册第2485页。全汉昇《北宋物价的变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1,1944年9月)、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447页)均误作乾兴元年。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2之2;参见<宋史)卷176《食货志》上4,第l3册第4267页。
③包拯著,杨国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卷1《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第l7页。
④陈襄《古灵集》卷6《知河阳县乞抛降和籴小麦价钱状》,第1093册第534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8,元丰七年八月戊辰,第l4册第8342页。
 
西路麦子每斗30文以下,恢复到了宋真宗末期的价格。元祐六年(1091年),颍州常平仓“元籴价”的粮食价格是:粳米每斗118文有奇,绿豆每斗72文有奇,小麦每斗54文。是年逢淮南、两浙发生自然灾害,流民即将进入境内,官方准备出粜封椿库粮食,按当时市场价格估定为粳米每斗80文,小麦每斗60文,绿豆每斗55文,粟米每斗90文,豌豆每斗60文。①
至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京西路诸州“数年以来,物价滋长”,如“小麦孟州温县实直为钱一百二十,而折科止五十二,颍川汝阴县为钱一百一十二,折科止三十七”。②孟州温县小麦每斗120文,颍州汝阴县小麦每斗112文,比之元丰七年的每斗30文,20余年间增长4倍。但与全国粮价相比,仍是低廉的。
4.京东
与缺京东路的土地价格资料一样,也未见京东路有效的粮价资料。除了在京西路中涉及京东的大中祥符元年九月、十月两条可疑资料外,仅见三条,还不属于正常的或真实的价格,仅供参考。
一是元丰二年(1079年)二月,宋神宗的一道诏令中说:“闻齐、兖、济、郓州穀价贵甚,斗直几二百,艰食流转之民颇多。”③每斗将近200文,属于灾荒年间的粮价,平常价格肯定低于此。
二是元丰七年宋神宗的一条批语:“知青州邓绾言:‘本路夏秋丰稔,米斗直五七钱。”未知虚实,宜令京东西路提举司具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苏轼《苏轼文集》卷33《乞赐度牒籴斛斗准备賑济淮浙流民状》,第948—949页。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70之22。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6,元丰二年二月辛亥,第12册第7206页。
 
州县米穀市价以闻。’既而绾言:‘昨以秋成,故奏菽粟斗六七钱,今虑提举司奏物价稍增,乞照察’。上以绾佞,知其初奏不实也。”①每斗价钱仅5至7文,是地方官邀功谎报的虚假价格。真实价格如何?却没有记载。
三是宣和七年(1125年),陈东在上皇帝书中披露:“去岁东京(按:应为京东)盗起,米斗千钱”②每斗1贯,是兵荒马乱情况下的非正常价格。
5.河北
地处边防、屯驻重兵的河北粮价较高。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九月,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河北米斗7至8文。③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宋真宗对宰臣王旦等人说:“近览边奏,皆言今岁物价甚贱,刍藁三钱易两围,麦粟斛百余钱。”④河北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9,元丰七年十月乙酉,第14册第8370页。
②陈东《少阳集》卷l《登闻检院上钦宗皇帝书》,第1136册第2s8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九月末,第3册第1566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癸未,第3册第1578页。汪圣铎《两宋货币史料汇编》第590页,将年代误作“大中祥符二年”,将地点误作陕西。按原文为:“上谓王旦等曰:‘近览边奏,皆言今岁物价甚贱,刍藁三钱易两围,麦粟斛百余钱,此民间储蓄之时。岁有丰约,固亦常理,古之善教不若备预也。况北戎愿保欢好,颇见其情。但固守封疆,足以安吾生聚。或言敌多狡诈,急当为寇,此非远识也。’旦曰:‘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昨陛下登封告成,天地助顺盖。人事和而天象应也。’”足见所言“边奏”来自河北而非陕西。
 
边防地区粮价每斗100余文。大中祥符二年四月,镇州、定州地方政府向朝廷报告说:“乔麦斗直百钱。”①乔麦每斗100文。
至和二年(1055年),虞部郎中薛向陈述河北籴法的弊病道:“被边十四州,悉仰食度支,岁费钱五百万缗,得米粟百六十万斛,其实才直二百万缗尔,而岁常虚费三百万缗,人于商贾蓄贩之家。”②如此看来,当时河北沿边地区的实际粮价是每石1贯250文。熙宁二年(1069年)河北农业丰收,米“每斗不过七十五文至八十五文省”。③每斗75文至85文省,与全国平均价格“贵价每斗七十五文,平价七十文,九十八陌”相比,④还要低廉。同样是河北沿边地区,元祐元年(1086年)按中等年份“百石斛斗粗细两色相兼”,“不过可直三十来千”,每斗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1,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己亥,第3册第1602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l81,至和二年十一月丁巳,第7册第4382页。
③韩琦著,李之亮、徐正英笺注《安阳集笺注》附录《韩魏公家传》卷8,第1843页。原句断作“……至八十五文,省以来……”误;参见《宋会要辑稿·食货》4之20;《宋史》卷176《食货志》上4,第13册第4282页。黄以周等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7,熙宁三年二月壬戌纪事(第303页)作:“常平所籴白米,斛钱不过七十五至八十五以来”,每斛75文至85文,明显太贱不可信。
④《永乐大典》卷7507(仓),引曾巩《元丰类稿·奏论常平三等粜籴斛斗不便状》,第3370页。按《曾巩集》未收录此文。此为熙宁元年以前15年间的全国平均粮价。
 
30余文,而全国内陆的平均价格是20文。①绍圣元年(1094年),知定州苏轼报告说:“本州见管常平米二十七万余石,每斗衮纽到元本一百四文,比在市实直,尚多二十二文,以此无人收籴。”②定州常平仓米收籴时每斗104文,绍圣元年的市场价格是每斗82文。政和五年(1118年),河北东路提刑司奏:“准朝旨,沧州无[棣]县民昨发政和元年内输均籴白米,每斗支价钱六十至四十,政和二年内,又斗支一二十,而市价为百二十,并今体量到逐年均籴白米价例,比街市私籴价钱委有低少钱数。”③政和二年,沧州无棣县白米的市价是每斗120文。宣和末年,真定府“米麦”每斗550文。④在此不妨比较一下:北宋后期,辽国燕京地区的粮价相当廉价:“承平时年粟不过百钱”。⑤每斗一般不超过100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7,元祐元年二月丁亥,第15册第8826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36《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第1035页。③《宋会要辑稿·食货》41之24;70之154。
④(清)沈涛辑《常山贞石志》卷13《石香炉题记》,第41页。
⑤黄以周等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46,宣和五年二月丙戌,第1414页。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