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漫黄沙下--尘封于历史的准噶尔汗国

 元公 2015-08-05

提到准噶尔汗国,可能知道的人很少,除非刻意了解过那段历史的人,但是一提到清军剿灭噶尔丹,很多人还是会有印象的,之所以简述这个帝国的历史,只是希望还历史本来的面目,即便存在争议。

    准噶尔汗国在中国的历史中,负面的印象比较多,殊不知其在客观上抵制了沙俄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疆域的稳定。明朝末年,沙俄的魔爪已经伸向了辽阔的亚洲,其在西伯利亚的扩张极其迅速且未遇到任何抵抗,逐渐逼近中国的领土(俄人进入黑龙江与满人入关为同一年——1644年)。在东北,满洲政权刚刚兴起,由于沙俄不断派匪徒对东北进行烧杀抢掠,达斡尔与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最先开始抵抗沙俄的入侵(清政府于1639年至1643年发动了三次征服鄂温克部落的战争,随后将其纳入版图),清政府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进行了反击(从1652开始,但是规模都较小),并加强了对边境的监控和驻军。入关以前,满清的势力北到黑龙江流域,东到库页岛,但未在边境设官驻兵,被征服的民族有少数编入八旗,大多数仍居原地,并按期进贡。一直持续到三藩之乱一平定后,清政府才开始大举讨伐俄罗斯。在西北,俄国的入侵则更早,其一面搜集蒙古各部的信息,一面也在搜集打探明朝的情况,随时准备乘虚而入。但是最终,沙俄战败妥协了,1716年,策零顿多布将俄罗斯人从叶尼塞河上游逐出。1720年,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力敌沙俄,迫使沙俄与准噶尔划界而治,此做法与清政府在东北抗击沙俄的成功颇有相似之处。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水火不能相容。准噶尔汗国的迅速崛起对清廷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准噶尔汗国与清朝几乎处于同一时间崛起,其首领噶尔丹雄心勃勃,企图恢复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不仅统一卫拉特蒙古、吞并南疆回部,还起兵攻占青海,进而攻打西藏,其全盛时期,几乎占领整个中国的半壁江山(北到外蒙古,南到西藏)。

    1688年,噶尔丹起兵进攻漠北喀尔喀蒙古四部。在1690年,攻入喀尔喀并长驱东进,随后拨转锋芒,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南下,与清朝争夺内蒙古,康熙帝亲自出征与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交战,噶尔丹虽然英勇善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最终由于帝国内部之争,噶尔丹后路被切断,服毒自尽。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与其儿子统治时期(1698年~1745年),是准噶尔汗国的全盛时期,领土范围包括现中亚东部、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等广大地区,国富民强,数次击败来犯的清朝军队。但是此后,帝国陷入了纷争,清政府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大举进攻准噶尔,阿穆尔萨那逃往俄国,最终,清政府于1757年平定准噶尔,新疆并入清帝国版图。

    乾隆最大的功绩是征服准噶尔汗国,将新疆并入版图,并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在十全武功中有三个分别是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从此,新疆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辽阔疆土正式并入中国版图(包含1864年被俄国割占的领土),与中原地区分离长达千年的新疆再次回到中国的怀抱,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如果没有清政府的统一,中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论断会显得毫无底气。然而,当乾隆帝最终占领准噶尔的时候,其派将军兆惠对准部实施了灭绝人性的种族屠杀,当我们大加赞扬乾隆帝的丰功伟绩的时候,殊不知其铁蹄背后隐藏了无数的冤魂!

    现在新疆还生活着部分蒙古族人,但是大多数为原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卫拉特蒙古的一支)10万余人在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的人的后裔(1771年),多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赛尔、精河等州县。1764年和1813年,清政府从张家口以北地区迁部分察哈尔蒙古族儒疆,现在他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关于乾隆下令屠杀这个草原民族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对此做法持正面的观点:1、部分人认为这个族群非常落后,不知道生产,只知道掠夺,其存在就是靠掠夺别人而维持,其本质注定了其最终会灭亡;2、民族主义者认为,如果这部分人继续存在,不仅可能继续与清廷对抗或者持续发动叛乱,还有可能为日后出现第二个“外蒙古”留下隐患。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1、对一个族群的彻底灭亡导致了文化的覆灭,也使得研究一段历史渊源和一个人群的基因出现困难。2、大屠杀是残酷的,数以万计的老人、儿童也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对于此段历史,后人又该如何看待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