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员干部8小时外如何服务群众

 庸庸学馆 2015-08-05

党员干部8小时外如何服务群众

  省委书记王儒林:选拔任用干部,要将任前考察与日常考评结合起来,注重群众评价。还要探索非正式场合、8小时之外等渠道和方式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现。
    某些党员干部“8小时内”表现中规中矩、合乎标准,“8小时外”表现随意,甚至表里不一——如何约束党员干部“8小时外”,是各级各部门考评党员的一个短板。
    从2013年9月开始,大同市针对机关在职党员8小时外作用难发挥、行为难监督等实际情况,探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近两年时间,这一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在遇到问题中不断探索尝试。
  单个党员与结对共建
  
  与很多地方相同,在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之初,大同市不少党员都是个人拿着单位介绍信到社区报到,然后登记,建立联系卡。这种做法,不但加大了社区工作量,收到的效果也不明显。
    向阳里街道是大同市最早试行“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街道,把党员服务站建在了楼道,打通了党群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断层。党工委书记王巨介绍,他辖区内有560名在职党员,最初不少人只是进行了登记,平时大部分人不知道该做什么,单凭个体党员很难解决居民提出的实际困难,而有的党员干部又需要在本单位加班或出差,他直言:“就打电话通知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就让社区工作人员不堪重负,将这500多名党员组织起来绝非易事。”
    发现问题之后,大同市很快改变工作方法。在党员个人报到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的优势。大家纷纷表示,就效果而言,这种做法最可靠、最实际,也经住了考验。大同市民政局与开源街道民康社区结对,为社区解决了办公用房,并筹资建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团市委与北馨社区结对,组建了多个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电脑维修、医疗检查等服务。点滴小事,树立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
  硬性规定与志愿服务
  
  党员如何为群众服务?服务什么?硬性规定,还是自觉自愿?实践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活动起步阶段,大同市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当时,还曾组织过全市5万名党员上街清扫卫生的轰动场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坦言:“这种被迫的集体行动,不仅效果有限,在群众中影响也不好。”
    对此,向阳里街道柳港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马静的看法是,群众需要的是贴心、具体的服务。“参加服务的群体不需要多庞大,哪怕只有10%的党员发挥作用,那也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关键是要倡导、引导,同时也不能一味强调在职党员的奉献,量力而行才能更长久。
    向阳里街道C社区在职党员曹崇光,了解到有的双职工子女午饭没地方吃,主动让孩子们聚到家里或为其送饭,在他的影响下,周围不少党员都出力帮忙。后来成立社区服务站时,曹崇光还被选为站长。
  一般考评与服务“星光榜”
  
  按照“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要求,各单位普遍都建立了“社区参评、群众测评、单位考评”三方评价体系。然而,如何将制度落到实处、产生效果,也是不小的难题。
    在开源街道,党员服务居民的民情图、联系卡随处可见。开源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杨亚峰介绍,针对重点困难居民的特殊需求,社区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办法,进行牵线搭桥,当好服务“红娘”,A区9-5-102的王爱莲大妈已80多岁,一直独居,无固定收入,子女都在外地上班,水利规划设计院党员安保平与大妈结对后,陪老人聊天,逢年过节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社区根据居民意见,把这些优秀服务党员的先进事迹上墙广为宣传,评选出十佳社区和党员“星光榜”,评选明星服务单位和明星个人。这种做法既调动了党员服务居民的积极性,还成为大同市党员考察、选优评优、民主评议和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据介绍,最近大同市拟调整的干部,在考察环节全部征求了社区的意见,服务好不好已成为考察干部“8小时之外”的重要环节。
    大同市社区建设管理指导中心主任魏东表示,“在职党员进社区”让服务型党组织在点点滴滴中深入党员和群众的心。不少党员都认为,在服务中思想觉悟提高,威信增加。单位党组织也感觉,这一做法既方便了群众联系党员办事,也方便了党员接受群众监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