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来猜一猜 它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知道是什么吗? 动动脑筋想一想 它起源于中原,与“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缵绪还有点渊源,知道是什么了吗? 还不知道的,再往下看看,你便知道了 它还有“锦囊藏宝”和中华名小吃之称,还是不知道吗? 其实在百侯能吃到的当然是百侯薄饼啦,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述百侯薄饼的历史。 百侯薄饼,是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传统的汉族小吃。相传清乾隆年间,大埔名闻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缵绪,官至陕西、西安按察司按察使。杨缵绪及其侍从家属从北方带回家乡四种美点——薄饼、绿豆板、豆子羹、蕨粉粄,其中薄饼经过民间多年的仿制、改进、提高,演变成今天风味独特、广受欢迎的客家小吃——百侯薄饼。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而百侯薄饼亦起源于中原,实在是一种巧合。此点式被称为“锦囊藏宝”。 杨缵绪 相传大埔县百侯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贫困家庭小孩,至十多岁仍未出街入市。百侯镇逢农历三、六、九为墟日。当时,那穷苦小孩缠着大人要去赴墟。走至凉棚底下一个小吃摊,小吃摊里传出“嘭嘭嘭”打薄饼皮的声音,而一条条似手帕包裹、卷成筒状的薄饼散发着香味,让人好不口馋,小孩嚷着问大人:“手帕包着的是什么?”大人买不起,只得哄骗小孩:“手帕包着拉杂。” 那小孩长大后,事业有成,但孩提时的经历记忆犹新,于是写了一首诗自嘲: 忆我髫龄未出巢,爷娘携带往街跑。 未知薄饼何堪味,笑问帕中何物包? 主要原料:精面粉 配 料:靓肉丝、豆腐干、豆芽、鱿鱼、香菇、虾仁等。 ![]() 制 法: 1、在圆形木盆里把上等面粉加上少许盐水用力揉搓,将面粉和成面粉团,每次面粉用量1至2公斤为宜。揉搓至软韧粘结后,用手抓起面粉团,重重地摔在木盆里,发出“嘭嘭嘭”的响声。如此反反复复进行百十次,让饼皮粘柔、软韧; 2、在烧热的平底铁锅上涂上一层油,然后抓起一团面粉浆,快速地涂擦平底铁锅上,稍微加热几秒钟就铲出来好了,一片薄薄的圆形饼皮就做好了; 3、主料切好配好后选用适量食油下镬,加上蒜白,用潮汕产特级鱼露起镬炒香后将以上混合在一起的主料放入镬内炆至熟透;新鲜的豆芽在开水锅中稍微焯水,两者分别装盘备用; 4、将以上混合在一起的主料放入镬内炆至熟透后即包进叠有二至三张的饼皮内,捆实后外搽辣酱,洒上胡椒粉,即可食用。 百侯薄饼皮韧馅香,口感柔软滑润,味美而不腻,风味独特。表皮还是纯手工打造的呢,百侯薄饼作为大埔境内特有的风味小吃被载入新编的《大埔县志》。 百侯薄饼 —— 来古镇不能错过的美味 喜讯 大埔县百侯镇 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全国共有337个镇、村入选,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和丰顺县八乡山镇榜上有名,成为我市首次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的乡镇。 据了解,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的一项重大评比活动。活动依据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认定办法和标准,对参选乡镇的特色景观、旅游经济、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综合管理、旅游服务等7大项指标进行考核评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