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早教方法,父母必读(内有惊喜)

 长沙7喜 2015-08-06



龙应台曾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再认同这句话不过了。


在暑期这样难得的假期里,我们在微信后台与父母的交流中也看到,很多父母都带孩子进行了或远或近的亲子游,回归自然的怀抱。当然也有父母有疑问。毕竟住高楼大厦久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也少,真正进入大自然,似乎并不知道该如何去与大自然相处。尤其带着孩子,问题会更多。孩子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何回答?孩子太小,如何引导孩子真正靠近大自然,而不是走马观花、徒劳无功的过场?


引领孩子去拥抱大自然,的确是有技巧的。而且应该说,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探索大自然的旅程就应该同步开启。对于特别用心的父母而言,充分借大自然滋养孩子,是最实用且性价比最高的早教。


今天的文章,我们专门援引罗静老师在大自然早教方面的一些观点,算作对有上述困惑的父母的回复。


另,借此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罗静老师专门为阐述大自然的养育之道所作的新书《探索着长大》就要出版了,这是专门写给中国孩子的户外亲子游戏书,感兴趣的可以在本文底部了解详情。


特别提示:读到文末,有惊喜哦~




下文部分内容即选自《探索着长大》。


有育儿问题,留言就好。


先看、先体验,然后再说


在某个时刻,一只刚刚蜕变的蝴蝶正在使足了劲儿想要展开她迷人的翅膀;一头孤独的小鹿正凝视着一片森林空地;两只小鸟儿站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对唱;一群蚂蚁紧张有序地搬运食物……这样的自然场景很容易就会牢牢抓住孩子的全部注意力。


孩子对他们正在看的任何东西都有了不起的接受能力。不要急着打扰他们。因为你的孩子要去了解他身外的事物,让他变成事物中的一分子去了解,比直接告诉他相关知识这种方式,更能让孩子加深对身外事物的理解。孩子们很少会忘记一种直接的体验。


别为不知道动植物的名称而感到难为情


很多父母纠结于自己懂得的自然知识有限,所以当孩子问起动植物的名字而自己无法回答时,就会觉得尴尬,再或者随便给出一个答案去搪塞孩子。其实都没必要。相比那些鲜活的生命本身,一个名字实在肤浅得很。除非孩子对于那样东西特别感兴趣,那么如我之前所说的,就可以引导孩子回去查阅资料,为孩子提供工具上的帮助。


即使是一棵你怎么也叫不出名字的树,你仍然可以陪伴孩子用另外一种角度去感受它,比如去闻一闻,摸一摸,静静地坐在树下观察它的枝条和叶子,以及看树叶的缝隙中,太阳的光线是如何闪烁和变化。光是这些体验,就足胜过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和一堆的解释了。


穿一身旧衣服,慢下来,静下来


旧衣服的好处是,能放开玩。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亲近过脚下的土地了?不是说脚踩过就算,而是要皮肤贴近它们。


记得一位老人跟我说过:住在楼房里,总觉得不踏实。脚不着地的感觉,整个人和心都没着没落。


没错,人原本和动植物一样,是从这脚下的土地里生长并繁衍出的。土地孕育我们,同时给我们力量。


带着孩子,找一些有草地或者树叶的地方,躺下。也可以靠在一棵树上。静下来,放轻松。想象自己和脚下的土地和身体的一切都是融为一体的。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与自然变得和谐统一时,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睦。因为与大自然拥抱的过程,自然把我们接纳为自身的一部分,如同生命初期父母无条件接纳我们、滋养我们一样。这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能量的补偿。


蒙上眼睛,调动孩子们的手、脚、皮肤、耳朵、鼻子和心


去大自然,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也并不真能有太多收益。我的建议是:蒙上眼睛。


这个办法可以把我们从自我关注中转移出来,释放我们的意识去更多地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平日里过于依赖视觉了,一旦不能去看了,我们就必须回到使用那些没有用到的感觉去听、去触摸、去闻。


譬如,你可以叫孩子闭上眼睛,用脸颊去蹭蹭树皮,或者听一听大地的心跳。这样的体验,可以成为孩子一生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闭上眼睛后,其他的感官就会被唤醒,这样一种新奇的体验,也会帮助我们变得更平和。


依据上面的方法和原则,带孩子做做下面的游戏试试吧:


抱一抱大树,和树木做朋友


公园中肯定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每种树木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充分引导孩子和树木来个亲密接触,了解树木特征的同时,建立起孩子和植物的感情,让孩子更具爱心。


先从细一点的树木开始,尝试张开双臂拥抱树木。妈妈可以先给孩子做个示范,细一点的树干,可以双臂环抱过来,粗一些的树干,也许双臂只能环抱住一半。孩子在抱树的时候,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拍打树木,十分有趣。

借此游戏,一是可以帮助孩子近距离感受树皮的粗糙、纹路,真正拥抱自然;二是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除了尺子,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去丈量长度;三是,在与树木的亲密接触中,培养孩子对于植物的感情,让孩子更有爱心。

通过游戏,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最好方法。
用树枝做弹弓
还记得小时候玩弹弓的情景吗?小时候玩具少,都流行自制玩具,一个简单的小弹弓,却可以把家长和孩子都带回到童年的时光中。

材料:一支Y 形的树枝,一条松紧带,棉线。

制作过程:
1. 寻找一支Y 形的树枝,木头的质地要比较硬的——比如橡木、白蜡木、核桃木等。
2.接下来要确定将松紧带绑在树杈的哪个地方,这地方要用刀子先刻出两个槽,注意,两个开叉上的槽要一样高。将末端多余的树枝切掉一点,但是不能切得太靠近槽口,防止松紧带拉动的时候滑出去。
3. 自己决定需要多长的松紧带,松紧带越短,弹弓的弹力就越大,但是如果太短了,也拉不动。

4. 将松紧带两端缠绕在刻好的槽口上,用棉线在缠绕的重叠处将松紧带绑紧固定。

制作过程可以由爸爸来完成。孩子可以帮爸爸选树枝。玩的时候,要避免伤到路人,可以父子二人面对湖泊,比比看,谁发射得更远。在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手臂的力量,又锻炼了手眼协调的精准度。


新书简介


第一本专门写给中国孩子的户外亲子游戏书。


著名演员、知性辣妈关悦,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梅建倾情推荐。
女儿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带给我惊喜和幸福。孩子的成长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作为妈妈,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罗静博士的这本书,可以帮助妈妈们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家长们,一起努力吧!

—关悦 著名演员、知性辣妈


罗静不只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者,她现在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把专业知识和养育实践相结合,能读到她的真心和用心,与广大父母共享之!
—梅建 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