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在一线”地矿风采展第四期闪亮登场!第三期风采展人气爆棚有木有!

 zc315.2.7 2015-08-06

释放无限激情,展示精彩瞬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建局60周年“我们在一线”风采展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局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微友们的鼎力支持。第三期风采展发布后,阅读数15146次,投票数14468票。你们的人气真的是爆棚啦!在此,感谢每一位作品创作者,也感谢每一位关注活动的朋友们!

下面公布第三期“我们在一线”风采展票选结果!

4384票:02 刘江斌(第一区调大队)我眼中的项目负责杨维忠


3927票:03 吕亚飞(第一地质大队)“沙”到维权


恭喜以上作品获得“最美风采展”的美誉!奖励将在本次活动结束时送上。没有获奖的童鞋也别灰心,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你分享了你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让隔着千山万水的人们了解了地矿事业,了解了地矿人的内心,你们的风采已经留在所有人的心中。

第四期风采展共展出8位一线地矿工作者的作品。希望大家在欣赏的同时,别忘了在本页的下端投上宝贵的一票!也希望大家多多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我们在一线”风采展感谢你的参与,更期待你的作品!

01 马小军 热情淳朴的塔吉克老乡需要您来点赞


又是一个夏天,昌吉的天气依然热情如火,我们的队伍怀抱着同样如火的热情来到了帕米尔高原东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县。今年从事的是塔县地质灾害详查项目,工作区域范围广,流动性高,工作难度较大。

在这里要感谢塔吉克族牧民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很难开展。在大同乡,我们的塔吉克族向导会为我们带路,帮我们背东西,协助我们过河;中午当我们饿的前胸贴后背时,附近的塔吉克牧民会热情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喝碗香喷喷的奶茶,吃点自家烤的馕,把我们当做最尊贵的客人,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塔吉克族的友好与热情。

我们在塔县,我们为热情的塔吉克族代言,热情淳朴的塔吉克族老乡需要您来点赞!

(作者:自治区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马小军)

02 李付强 忙碌在地下的勘探队员



每天三班,我们的身影活跃在康古尔金矿井下三百米深的巷道里。攀爬天井,进出采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安全高效的完成采矿任务。

近年来随着一队康古尔金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矿山本着矿体贫富兼采、难易兼采的开采原则,对矿山老采区残留矿体开采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开展了一系列探矿工程施工、矿体品位化验和开采方案技术经济评估及安全评价,于2012年进入残矿回收实施阶段。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目前矿山回收残留矿石量6万多吨,回收价值达8000多万元 ,取得了安全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康古尔金矿 安全员)


03 谢彪 青春与快乐同行


自从2011年大学毕业第一天工作开始,每年的旅程超过一万公里,野外徒步至少九百公里,徒手攀岩累计不低于三千五百米,野外求生训练至少两次。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谈笑风生的事。

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测绘就是城市里的农民,农民是养育祖国的粮食,测绘是建设国家的基础。从2014年2月开始我们进入了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理国情普查目的是构建国家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监测信息系统,为国家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灾害预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等提供有力保障。这个项目对于传统测绘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新科技与传统测绘的结合,在这个项目我们充分展示青年一代的活力和面对新技术快速的学习、容纳能力。

测绘大队承担全伊犁州地区,我们踏遍了全测区。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了当地人的“活地图”,没有我们走不进的山野、走不出的河谷。我们迎着日出,带着笑容、相互叮嘱出发,背着日落,带着快乐,满载收获回家。这就是我们的青春,用笑容助柴,燃烧出无尽的快乐!

(作者:测绘大队二分院 项目负责)

04 张生龙 只为那份信念


有一首诗这样写的:“我愿化作一片云彩,一片最不起彩的云彩,只为这湛蓝的天空,添上一道新的色彩。”

我想说,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不畏艰辛,早出晚归,只为自己心里的那份信念。

(作者:自治区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 工程师)

05 程宏均 以苦为乐的郑国平


今年48岁的第一区调大队项目负责郑国平,26年奋战在野外生产一线,用简单地质生活书写着精彩的人生。他先后完成了尼雅河矿产资源潜力综合评价、黄羊岭锑矿普查、玉希莫勒盖一带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等项目,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荣誉称号。
2009年—2014年,郑国平和他伙伴们在裕民县巴尔鲁克山一带开展苏尤河钼矿详查项目。找矿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他们苦中有乐,用乐观、开朗表达着对地质工作的挚爱。以找矿为天职的他们,殊不知在他们身上已蕴藏着精神富矿。苏尢河钼矿区已为特大型钼矿床,总资源量是新疆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钼矿床。
油页岩属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如今的郑国平,在完成苏尢河钼矿评价工作之后,又带领他的小伙伴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他和他的团队在探索地球无穷的奥秘中,不断重塑自我。

(作者:第一区调大队 党办主任)

06 裴彦 时刻牢记安全的化验人


作为一名化验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各种矿石样品、化学试剂打交道。这是一个要求严谨、精细的工作,一旦粗心大意就有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因此我们每一个化验员都时刻把安全二字记心上,真正做到生产再忙,安全不忘。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期间,化验室组织了一次消防演练。通过此次演练使实验室全体员工了解消防基础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对突发火灾的应变、逃生技能。安全重于泰山,在日后生活与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作者: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 工程师)

07 陈兆杰 用地学眼光看美景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旅游,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我更热爱地质旅游。对我而言,每一次“旅游”,不只是欣赏美景,更多的是讲述美景背后的故事,“将今论古”,把每一处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放进地质演变的时空,分析解释其原始状态、演变过程及其将来。所以,亲们!来吧,让我们一起踏遍“三山两盆”,探秘大美新疆,亲身感受地学之旅的魅力。

(作者:自治区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旅游评价中心 负责人)

08 黄秀芳 野外的第一天


美丽的禾木,项目的驻地,原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风景区,但对野外人员来说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来到驻地的第一天,大家整理物资,打扫房间,办公住宿七个人拥挤在一间屋子,还满足地说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早上,山野的静谧和悠然的气息吸引不了他们,简单的早餐之后,开始晾晒潮湿的被子,整理资料,开安全会议,安排布署工作,为明天的出工做好准备。小搬家回来的第一天,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带着一天的奔波和劳累,才开始吃顿象样的晚餐,草草填饱肚子后疲惫的睡去,为第二天的工作养足精神,继续战斗。

野外人员真的很辛苦,像野外人员致敬!

(作者:新疆地质调查院财资部 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