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随时会死,不要把理想放到未来

 梅竹君 2015-08-06
是什么?生就是去死。生就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而且每时每刻死亡都可能来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回家的路 沈庆;李寿全 - 岁月如今 回家的路 沈庆;李寿全 - 岁月如今
西方通过宗教改革已经把上帝从彼岸归于人心。上帝不再是死后才能见到的,上帝就在心中,所以彼岸世界、死亡变成了此生的一部分。

新教徒往往有一种在生活中修道的思想,体现在完成上帝的使命,接近上帝,不一定要等到来世。所以上帝和彼岸成了人们生活中的良心。康德就有这样的倾向:上帝并不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一个什么神,而是我们人自己内心的一种寄托,一种假设。

我们假设一个上帝,然后我们就按照这个假设来做一个好人。设定上帝对人的报偿使我们人可以持有一种希望,这希望其实不是为了获得真正的幸福,而是为了人在人世间能够有信心做一个好人。

所以这样一种把生和死合为一体的倾向,使西方人更加深入地讨论了生死关系问题。死并不再是另外一种生,而是与存在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虚无。

存在本身包含虚无,虚无也是一种存在。也就是说,死亡就是一种生活。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每时每刻都在死,死亡就渗透在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要想到“死”,这样就会有生的动力。

据说蒙田有一天跟他的朋友在外面散步,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急急忙忙就往家里跑。他朋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追到他家里,看到蒙田拿笔在一张纸上面很快地写着什么。

朋友就问他:“你干嘛拼命地往家里跑?”他说:“我在路上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我想把它记下。”朋友说:“你回来记不就得了吗?跑个什么呢?”他说:“我如果不赶快把它记下来,我怕我这时突然死掉,那就太可惜了。”

我今天也劝年轻的朋友们,不要把理想放到未来,现在就要动手做最想做的事情。因为人随时可能死啊!如果不着手,可能就晚了,死亡随时可能降临。

到了现代,西方哲学更加把这个思想扩展开来,像海德格尔、萨特、波伏娃这些人,把死亡的意义放到根本的地位上。就是说,没有死的观念,没有死亡意识,就不知道怎么生活。波伏娃有一本书叫做《人都是要死的》。大家都比较熟悉她的《第二性》,对女权主义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对《人都是要死的》这本书注意的人不多。“人都是要死的”,通常认为那是人的有限性,当作是缺陷,其实不是。这是人高于神的地方。神就不能死。斯多葛派早就说过:“自杀是人的特权。”动物不能自杀,神也不能自杀,只有人可以自杀。

波伏娃就说,人的死亡使人高于神。为什么?她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说中世纪有一个人从炼金术士那里得到一瓶长生不老药,他把药喝了之后果然从此不会死了。所以他就一直活着,活了好几百年。当他活到一两百年的时候就有点不耐烦了。

而且他永远是那个年纪,三十多岁的样子。他要谈恋爱啊,他每次谈恋爱都要说千篇一律的话,什么“永不变心”啊,“海枯石烂”啊,都是假的。女友都巳经满头白发了,他还是三十多岁,他明知不能白头到老,几百年来换了不知道多少个女友。所以他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他想干事业,也干过一些事业,帮助一个国王推翻另外一个国王,帮助人民起义,成功了,人家都说他勇敢,他自己清楚一点也不勇敢,无非是他不必怕死么!可后来也干腻了。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他的英雄主义而改变,无非就是王朝更替嘛!扶上来一个人也不见得就比另外一个人更好。所以他就越变越懒,总是想睡觉。

有一次一觉躺下就睡了六十年,醒来以后觉得这个世界还没有变。因为他有的是时间啊!他要干任何事情都有时间,他就不必急于去干了,所以他变得很懒。他总是可以往后推,没有任何干事情的冲动。因为他不死啊!如果你想到人生苦短,人只有几十年,我现在不干,以后就不能干了,那将爆发多大的创造力啊?

人的创造力是逼出来的,特别是由死亡逼出来的。死期已近,比如说还有二十年、三十年就要死啦,现在不干就迟啦!那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去干最大的事业,去干最想干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人不死的话,反正有的是时间,他干嘛去急着干什么事情啊?

他不会想到去干任何事情,而且干任何事情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人如果不死的话,他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他甚至没有生活的动力,他恨不得自己死!但是又做不到。因为他吃了不死的药,丧失了自杀的特权。所以他很羡慕那些有死的人,他们活着多么兴致勃勃,急急忙忙地去干自己的事情。

海德格尔也是这么说的:“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在人的生活中,死亡对他是一个“不可能的可能性”,是一个底线,但也是个目标。就是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会死的,他就有了生活的目标,就能够对自己的一生加以筹划,加以设计。

他最终要成一个什么人,全部由自己筹划,当然可能做不到,但不要设计那么高嘛!设计自己能够做到的,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能量、可能性发挥到极致。有死的人使人生成为了个体,成了有意义的“一生”。

如果没有死的话也就没有什么“一生”了,跟自然现象差不多。但如果有死的话,那就有“一生”,这“一生”是自己计划的,可以用它来实现最大的可能性。

而中国人呢,它并不是把生死看作是个人的事情,而看作是身外之事。我的生不是我要生的,是我父母生了我。你要是问父母为什么要生你,父母就会骂:你这混账东西!

但是这样的问题很合逻辑啊,当初出生不是我的自由意志嘛,怎么要由我负责呢?父母就会说:“我们生了你不是恩典吗?你不是应该报答吗?”有什么好报答的?

你们生了我,我有什么好报答的?我只不过被你们生下来了而已。所以这个“恩典”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但在情感上是成立的,因为父母生了你以后,养育你,呵护你,使你免受伤害,建立情感。真正说得上有恩典的话,在这方面还可以说一说。

至于生育这东西谈不上什么恩典,也可能是一次偶然机会生下了你,要感谢还不如感谢偶然性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父母是有恩典的,生你就是对你有恩。生不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身外之事,死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讲“生死置之度外”,不必担心,也不必害怕,来了就来了,死了以后,就当休息了。儒家特别强调死亡具有“息”的意义。“息”就是“休息”。

很多儒者把这个“死”和“亡”用“息”来代替。张载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张载是用“没”来代替“死”。“没”就是没有了。“存”也就是活着的时候,“吾顺事”,按照应该这样顺着去做事,但是死了以后呢?死了以后就安宁了,休息了。因为死了以后摆脱了生的义务,生的义务是很沉重的。

中国人对生的观念就是一种义务观,到死了以后摆脱了义务,那就是寿终正寝了。所以这就叫做“死得其所”,就应该放心了,否则的话就“死不瞑目”。

所以中国人对于死亡也有一些说法,就是说要“正死”,而不要“横死”。什么叫“正死”?就是完成了使命,一生一世没违背自己的义务,做了该做的事情,那就是“正死”。其中没有受到偶然因素干扰,比如说活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讲“人生七十古来稀”嘛!活到六十岁就差不多了,就已经是“正死”。

如果十几岁二十几岁还没有来得及承担义务就死了,那就叫“横死”,或者叫“死于非命”,不是“正命”而是“非命”。到了宋明理学,他们把道家的生死观跟儒家生死观结合起来,认为人生如果把身体融化入万物之理,那么虽死犹生。这吸收了道家一些观点,就是说,死就是生,没有截然的界限。死了以后,只要天道还在,理还在,生命就还在。

因此,在中国人来说,骨子里怕的不是死,而是人世间的义务没完成。老子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认识到人和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无所谓生死,那就不怕死了。所以中国人是不怕死的,死对中国人来说损失不大。中国人太多了,死一个人简直太容易了。我们现在就是因为人太多了,所以要计划生育嘛!

多年以前有一个电视节目,讲瑞典小学生的死亡教育,老师带学生去参观太平间,摸死人。赵忠祥做解说,说他不主张这样做,让孩子过早地知道这些事。确实,中国人很少想到死,中国人不怕死是因为不去想它。

所以死亡对于中国人的个体意识也形不成一种刺激,对于人生的动力也形不成一种力量。中国人的生活,缺少像西方人那样的独创性,都是采取一种比较平和退让、顺其自然的方式在世界上生存。

当然也有些人要干出一些事情,但是干出的事情都是前人已经做过的,前人已经有榜样的,天理和天道已经规定好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讲的主体能动性就是这个。“天行健”,所以君子才自强不息,也就是按天的运行那样去做,但是离开这个榜样,就缺乏一种个体的独立性。

总之,中国人的生死观,缺乏西方那种个体独立意识,也就缺乏一种自由的,个人的追求动力。如果把死亡看作纯粹个人的,孤独一人面对死亡,就会有一种恐惧,畏死,而且经常想到死,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或是心理有毛病。

一个人一天到晚老想到死,那不是有神经病吗?或者是怕死怕到这个程度?其实不是的,从哲学的角度讲,怕死是一种境界,畏死是生存的动力
Via:邓晓芒《中西生死观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