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主必学安全知识

 mihu16 2015-08-07

一.看清楚“ETC车道”再进入,否则进退两难很尴尬

什么是“ETC车道”?其全称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车道,简单地说就是自动收费车道。使用这种车道时,车辆必须安装专用的车载设备才能完成交费。

既然如此,那么这条车道就不是所有车辆都可以使用的了。小编已经不止一次地在高速上看见某些没有安装车载设备的车子驶进了ETC车道,结果就是无法交费通行,最终进退两难……

二.每条车道的车速范围其实是不一样的

虽然国内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但是,在实际行车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以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为准。

国内高速公路的车道设置,由同向两车道至四车道不等。需要各位新手朋友留意的是,高速公路每条车道的车速范围其实是不一样的。

不要以为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才是违章行为,车速过低也属于违章,而且危险性同样很大——万一后车失魂又来不及刹车避让的话,追尾事故的后果不堪设想。

三.不要在高速公路上丢弃废物

驾驶员及乘车人员在高速公路上向车外丢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随意往车窗外扔垃圾带来的危害极大。这些垃圾在被扔出的一瞬间可能会飞到其他在行驶车辆的挡风玻璃上,甚至挡住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事故,如果速度快的话也可能击穿挡风玻璃造成事故。乱抛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还会给高速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非紧急情况不能占用应急车道

应急车道,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的。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很多高速公路已经堵得一塌糊涂了,但应急车道却被大量私家车占据,让原本有险情的车辆难以脱险,救援车辆也过不去,更给其他车辆添堵。

除了给其他车辆添堵,无故占用应急车道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罚款200元,记6分。所以,占用应急车道的缺德行为,确实是损人不利己。

五.进入隧道一定要开启近光灯

高速公路隧道前的路段,除了会有限速标志外,通常还会有一个提示驾驶员开启车灯的标志牌。虽然交通法规明文规定,进入隧道后车辆必须开启近光灯,但实际上,很多驾驶员并没有这种正确意识,灯都不开就一头扎进隧道里的驾驶员比比皆是。

六.不要尾随或长时间靠近大货车

大货车的体型庞大,驾驶视野的盲区也大,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如同一头“巨兽”。我们在高速公路遇上大货车时,还是躲开为妙。尽可能地躲开大货车是有道理的,很多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是由大货车刹车失灵引发的,而且往往是伤亡惨重的车祸。既然我们惹不起大货车,那么还是尽可能地躲开它们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离它们越远,离危险也越远。

.每次变道时只变换一条车道

在驾校学习时,负责任的教练都会教导我们:每次变道时,只能变换一条车道。这样做既是有礼貌的表现,也是安全行车的技巧。

在高速公路的匝道口路段,我们经常能看到跨越两条车道的野蛮变道行为。有时看到其他车辆为避让这些野蛮变道车而急刹,那种危险情景让人冷汗直冒,要是刹不住会有什么后果?

八.不能停在匝道口的导流线里

考完驾照后,很多新手都已经忘记“导流线”这种交通标线是长啥样的了。在高速公路上,匝道口的导流线经常被人当作“停车看路牌区域”,一些车辆直接停下来,丝毫不顾潜在的追尾隐患。

除非是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否则车辆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在高速公路行车道上停车。新手更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上高速前先做好功课,确认匝道及出口信息,以免因犹豫走神导致车祸,得不偿失。

.错过出口只能继续往前走,倒车回去很危险

虽然高速公路的出口信息提示牌都很显眼,但驾驶员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错过了出口。

万一错过了高速公路出口,我们只能继续前行至下一出口驶离高速。倒车往回走?

十.高速堵车停车

小车司机发现前方道路堵塞时,一定要马上看观后镜里有没有大货车跟着你,如果有,一定要提前减速并打开双闪灯提醒后车注意,给后面的大车充足的距离和时间减速,如果后面的大车按喇叭或向你不停的闪灯,一定是刹不住车了,一定要加速往紧急停车道内钻!哪怕会刮伤你的爱车。

高速行车留意“速差”

“速差”,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同向行驶的两辆车之间的速度差异。对速差大小的把握虽由后车决定,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前车驾驶员的一些不文明开车行为,会使得原本合理的速差突然变大或变小,造成后车处置不当而引发事故。

  对速差的把握准确与否,是高速行车安全与否的关键。交管部门已经做了不少降低速差的有效设计和措施,像出(入)口的减(加)速车道、大货车专用爬坡车道、多车道时按时速分道等,但把握速差更重要的还是驾驶员主观上的控制。那么,应该如何把握好速差呢?

  熟悉刹车:刹车是缩小两车间速差的最直接手段,因此,上高速前要对车况进行检查,尤其是刹车系统要特别注意。如果是借来的车辆,更要先培养刹车感觉,因为每辆车的刹车或软或硬,各不相同。

  控制好安全车距:上高速时要时刻注意车速,控制好安全车距。高速公路都按照路况设置了不同的限速标准,这些设置都是经过安全测定的,不能超速。车速越高,速差就越大,一旦发生危险就会难以控制。

  不要跟车:有的车友上高速喜欢跟着前车行驶,认为这样可以省油省力,其实这样做比较危险。因为前车的车速在不断变化,跟在后面的车子与前车之间的速差也会不断变化,车友还是应按照自己的节奏开车。

  注意货车:大货车通常速度比小车慢,而且排放的浓黑尾气会遮挡视线,使后车不易判断车距和掌握速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借用大货车的爬坡道进行超车,这相当危险。

  高速公路上出入口:进出高速公路的车辆与正常行驶车辆会形成速差。进入高速时要尽量谨慎,注意旁车,下高速要提前做好变道准备。

  隧道入口:高速隧道通常限速为80公里/小时,进入隧道之前车辆有一个减速的过程,准备进入隧道的车辆与正常行驶车辆之间必然会加大速差,应引起注意。

  桥梁和上下坡:经过桥梁和上下坡路段车辆要经过爬坡和下坡的过程,在车辆速度上会表现出减缓和加快的过程,车辆之间的速差会相应拉大或缩小。

  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超车道是高速公路上为超车车辆和车速达到要求的车辆提供行驶的道路,但有些驾驶员开车时长时间占用超车道,使得原本需要用超车道超车的车只能从车速相对较低的行车道超车。这样一来,想超车的车子与其速差加大,被迫从行车道超车时,加大了与原本在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之间的速差,容易造成事故。

  出口紧急踩刹车: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对道路情况不熟的驾驶员身上。由于对高速出口不熟悉,在高速出口位置会突然放慢车速,观察出口提示牌。这种突然的踩刹车动作加大了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与其之间的速差,即使后车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事故,也会让后车驾驶员惊出一身冷汗。因此,对于路线不熟的驾驶员来说,上高速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工作。实在需要停车时,可先点刹提醒后方车辆。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一个海归的揭秘让你惊诧

最近,一个好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车祸去世,他的小孩才3岁。参加完葬礼,想起小孩子挂满泪珠的小脸, 彻夜难寐。上百度一搜索,发现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们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车最危险的地方。大多数网友都把车祸多的原因归咎为中国司机素质低。

本人在中国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硕士,在美国考的车牌, 后由于工作原因,在不少国家开过车。我从来不觉得美国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很多。


新奥尔良风灾中,美国的大兵是带着冲锋枪去灾区救援的。如果他们不带枪,当地就会有人打、砸、抢。 汶川地震时解放军有带枪吗?“素质论”掩盖了车祸多的真正原因,也撇清了交管部门的责任。

以下是我在国外和国内开车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在美国学车的时候,教车师傅第一课就告诉我,后方45度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后视镜的盲点。如果超车后换线,必须要略转一下头, 以眼角的余光确保盲点位置没有车才能换线。如果你跟在别人的车后面,最好不要长时间呆在前车的盲区,以免对方看不见你而突然转向。

这个盲区,所有欧美国家的司机都知道,南美和东南亚等地的朋友也都知道,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中国,我们交学费去驾校学车,教车师傅有教过你盲点吗?没有,因为他们的师傅也没有教过他们。我们只能自己从车祸中以血的代价来领会。


2、中国的交通要改善,驾校是第一个要动刀的地方。我再说两个例子:

a、在美国超车后换线,师傅会告诉你,在后视镜中看到了后车的前轮才可以换线。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很强。但在中国没有人教这个,偶而有师傅教的话也只是说50米或60米。在后视镜中你怎么能知道50米有多远呢?

b、关于远光灯,所有的美国司机都知道,起雾时不要打远光灯,因为反而看不清楚;另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开远光灯,如果你干扰了对面车司机的视线,撞到你了是自己倒霉。中国的教车师傅不教这些,他们老是强调要眼明手快,好像只有反应快才能在路上活下来。基本的安全知识反而不教。


3、在美国,如果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交/警至少在200米以外就在地上放置冷光蜡烛(防风), 提醒你换线而在中国,交警顶多在几十米开外放一个荧光的警示牌,等你看到了,离故障车也就 剩下几秒钟的反应时间。


4、在中国,交管部门喜欢在车道中的隔离带建花坛,有些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的隔离带也有花坛。 这种做法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花坛建在路中间容易让司机分神, 用隔离栏最实用,还便宜。另外,花坛在维护的时候,停在路边的园林车、洒水车都很容易造成追尾。要美化市容,花坛可以建在路边。如果中间一定要种花草,能不能采用不需修剪和免浇水的品种?


5、我回国已经10年了,在国内也开了10年车。我跟普通的中国司机一样,偶尔图方便也会犯犯规,比如双黄线左转等等。但在国外就不敢,我觉得我的个人素质没变(普通人一个), 在国外小心谨慎,是因为国外违规的成本远比国内高。

有一次在郊外,凌晨两点在65英里的高速上开到80英里也被警车拦住罚款。美国的交警大都是流动执法,会从任何一个地方冒出来,让你不敢心存侥幸。

反观国内,我们的交警很喜欢呆在十字路口。 很多地方还让交警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我一直没想明白,路口不是有交通灯吗?中国交警编制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车辆,有限的警力还是应该用在刀刃上,十字路口还是交给红绿灯吧。


6、最后我想强调一个观点,交通管理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是一门科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美国有科研人员研究了全美事故率最高的10个十字路口,发现了一个普遍问题,这些十字路口的交通灯都不够高,不够多。如果前面是个货车,跟在后面的车就看不见交通灯变化,容易造成追尾。按他们的研究对交通灯进行改良后,发现第二年事故减少了15%。

如果这个研究结果正确的话,90%的中国红绿灯都有改善的空间,而且一改马上就能见效。这样每年能挽救多少人命,减少多少损失?这些成果别人都已经研究好了,都是公开发表的,不用专利费,我们只要拿来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做?国家每年这么多代表团出访,每年花这么多钱去引进技术,比如高铁。为什么没有人肯花 时间去研究别人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的专业和工作和交通没有半点关系。我对交通管理的理解是一个普通驾驶者的粗浅理解。但我强烈反对以司机“素质差”来解释中国交通管理的落后。素质差的是我们交通的管理者,差的是管理的理念,而不是司机。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该到改变的时候了。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和安全,请自觉安全出行,并给你身边的朋友看看,让爱传递到每一个人。

汽车驾驶技术要领  

    启动要领:
一、从车后方饶到驾驶座窗外,向教官喊报告。教官一般会示意上车。
二、调驾驶座、调三镜子,戴安全带。
三、点火。
四、打左转向灯。
五、踩离合器。
六、挂一挡。
七、伸头看前后及左侧行人车辆等。
八、松手刹。
九、 松离合器、适当点油门,起步向左道靠上。
十、起步走上正常行车道后,打回转向灯。

   停车要领:
十一、打右转向灯。
十二、看后边、右侧可行,轻打盘,轻刹车减速靠右慢行。
十三、刹车至车将颤动时,踩离合器,摘空挡,继续刹车。
十四、车右侧离路边30公分左右停车刹车。
十五、拉起手刹。
十六、打回转向灯。
十七、熄火。
十八、解安全带。
十九、伸头看前后及左侧是否安全。
二十、下车,再见。锁车。
二十一、四车道靠边停车要领:打灯-看镜-减速-变道-回正-关灯;打灯-看镜-滑行-对点-停车-关灯-拉手刹-抬离合-松刹车。

   起步要领:打灯-挂一档-伸头看-挂二档-打灯-看镜-变道-加档-加到四档-准备靠边停车,并逐渐变换车道。

自驾游的驾驶技巧以及自驾车六大注意事项

   驾车出游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自驾途中会经历各种不同的路况,遭遇各种不同的天气环境,如何处理如何应对,显然十分重要。

   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行车,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超速驾驶。虽然国内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都将最高时速限制在120km/h,但在许多高速上,以160km/h甚至超过此速度行驶的大有车在。超高速驾车需要驾驶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无需多久,驾驶员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再加上高速公路不需要驾驶者对车速进行过多的调整,很快,驾驶员就会进入一种精神并不太集中的状态,这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涣散,处理紧急情况的反应力也随之下降。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保持安全的关键在于在整个行程中适当的调整好驾驶节奏。驾驶员完全可以通过和旅伴进行一些适当的交谈、听音乐或者嚼口香糖来让自己不要很快进入疲劳状态,另一个不错的方法是在杯架上始终放一瓶打开的矿泉水,在疲劳的时候喝上一小口,非常管用。对于那些需要赶远路的自驾者而言,利用高速途中的休息站做一下调整,一般每驾驶1-1.5个小时就应该去休息一下,这样有利于舒缓神经,减少人的疲劳感。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的另一个恶习是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这是超速行驶所带来的副产品之一。其实,对驾驶员来说,在行车道上驾驶汽车才是明智的做法,由于行车道位于整条高速公路的中间位置,所以对驾驶员来说,位于行车道时,驾驶视野是最为开阔的,而且一旦在高速公路上碰到紧急情况,驾驶员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向左或者向右进行闪避。

   普通的省道

   除了高速公路,普通的国道和省际公路是自驾游中最容易碰到的路面环境。以笔者个人的经验,各地的国道和省际公路路况差异极大,在这类道路上的车速绝对不能向高速公路看齐。

   在这类公路上驾驶,必须时刻注意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按照提示适当驾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国道省道多为开放式的公路环境,所以各类突发情况出现的概率远较高速公路来得高,在每次通过一些路口和岔口时,驾驶员最好把脚搁在刹车上以防万一。

   另外,在这类公路上行驶应该尽力避免跟在大货车或者大客车的后方,这类汽车身型巨大,对后方驾驶员的视野会造成巨大的阻碍,跟车太近往往会造成对突发情况的反应不及。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国道和省道沿途会穿过许多城镇和乡村,穿越这些地区时,要特别注意行人以及牲畜,能躲则躲之,如果已来不及躲闪,那么宁可握紧方向盘直直的撞过去,切忌猛打方向企图躲闪,结果往往是造成车辆立刻失控,酿成大祸。

   山路

   说到山路,有很多驾驶员倒是颇为向往,总是觉得山路是一展自己驾驶技巧的场所。也许从趣味上来说,山路的确是最值得驾驶员留恋的道路环境,不过山路其实也是最危险,最难以驾驶的道路环境。

   在山路上行车,最为关键的是把握好自己的驾驶节奏和行车路线,和公路环境不同,驾驶者可以不必完全遵守靠右侧行驶的原则。特别是在山路狭窄的情况下,在对面无来车的前提下,将车的位置固定在道路的中间才是上上之策。一旦遇到对面来车,只需稍微减速,并同时往右侧回位,让对方通过即可。这里还有一个实际操作中的小窍门,驾驶员在遇到来车后,无需立刻回到自己一侧的车道,凡是开车,就必须时刻给自己留有一点余地,当对方临近面前时,只需要向右让出足以让对方通过的距离就好,不要早早的就贴在路的最右侧。

   在山路上开车,最最紧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会如何对付每一个弯道。对于那些可以完全看清的弯道,如果对面没有来车,事实上驾驶者可以在入弯时稍微借一点对方的车道,并在通过弯道之后回到自己这方道路。但如果是盲弯,驾驶员在通过时必须完全行驶在自己的车道内。如果山路上没有反光镜等辅助装置帮助驾驶员了解盲弯的情况,那么在进入弯道之前,驾驶员可以鸣号示意,提醒盲弯后的车辆或者行人自己正准备通过。

   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驾车翻过一座山麓,往往也是这样的道理。汽车受惯性的影响,在下坡时容易发生车速过快的问题。这时驾驶员应该学会依靠使用合理的档位来用发动机制动牵制车速,过分频繁的刹车很容易导致刹车系统过热衰竭,甚至完全失灵。如果是驾驶手排汽车,在下山时应控制以3档行车,而驾驶自排的驾驶员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D3甚至2档行车。

   下雨天气

    在雨中驾驶,最为要紧的就是应当懂得避开积水以及路面上的各类油漆线号。有很多驾驶者喜欢压着车道的中央线行驶,也许在干燥的环境下这并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的危险,但在潮湿的环境下,路面上的车道分隔线会变得尤其光滑,如果碰到紧急情况需要大力刹车,车辆一旦碰到这雨天行车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突然遭遇积水,由于轮胎的排水性能都是有限的,当车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当轮胎突然接触到大量的积水时,轮胎就会发生水膜现象。这时驾驶员会感觉方向盘突然失去重量,有的时候,当只有单边轮胎接触击水的时候,驾驶员甚至会感觉到方向盘突然发生不听使唤的扭动。如果碰到这类情况,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握紧方向盘,尽最大努力保持方向盘的稳定。同时放开油门,让车速自然降低,此时切忌刹车减速,如果不这样做,很容易造成车辆突然完全失控。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驾驶者的便是由于雨天路滑,车辆的刹车能力都会减弱,碰到情况不明朗的时候应当及时尽早减速,尽量避免使用大力刹车是保障安全的根本。

   夜间行车

   夜间赶路,特别是在一些照明条件不好的道路环境下,驾驶者很不容易辨别道路上的情况。以笔者的经验而言,碰到这样的情况,不如找一辆同向前进的车辆尾随前进,根据前方车辆的灯光信号行驶会省力很多。不过由于自驾游相当消耗体力,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笔者认为夜间赶路并不可取。驾驶者应该乘夜里充分休息,这样白天才会有足够的体力游玩和驾车。

   涉水

   所谓的涉水,就是指驾车趟过一些深度至多淹没半只轮胎的小溪小河。要渡过这样的浅水,驾驶者必须事先观察好行进路线,在确认过河时车辆不会陷入水中无法动弹才能实施涉水。在实际驾驶中,必须控制好车速和油门,切忌用大油门,高车速试图一举闯过小溪。由于河底的石头表面附着力相当的低,高速通过很容易造成轮胎的打滑,结果有可能导致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进而造成事故。正确的做法是把住方向,以缓慢的车速,小油门慢慢通过河流。

   爬坡

   爬坡是自驾游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种情况。碰到陡坡,驾驶员必须先目测车头在驶上坡道时是否会被坡道卡住,如果无法通过,就必须寻找木板以及石头进行铺垫以减小车头进入上坡时的进入角。为了顺利的冲上坡顶,驾驶员在开始爬坡前应将车加速到一定的速度,利用车速的惯性将车辆带上坡道,然后保持油门并不停的轻轻左右来回扭转方向盘以保证车轮具有最大的附着力,直至车辆到达坡顶。需要注意的是车辆在进入坡道之前的车速不能过快,不然的话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有可能令车头和车尾遭受不必要的撞击。为了减少车辆在爬坡时的负荷,在爬坡前驾驶者可以遣下车内乘员以减轻车重。

   落坑自救

   如果在驾驶途中不小心陷落大坑,驾驶员不必过分惊慌,试着用木版以及石头垫高陷落的车轮,然后以中等油门试着让车辆脱险,如果还是不行,就只能求助其他车辆进行牵引。所以进行长途自驾游,在车内备一条拖车牵引绳是相当必要的。关键时刻,救人和自救,这样一条绳子是相当管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