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丰城各乡镇名称来源..

 余公移山 2015-08-07


丰城街上随机问答

丰城君:喂,前面各崽哩,问哈你,晓得孙渡镇为势力叫孙渡??丰城崽里:哦是孙渡各,哦必晓得。自势哩?丰城君:冒,就问哈,歌都必晓得。还挖你是孙渡各。

丰城崽里:哦,旧必晓得,你咬我啊。。


丰城君:算理算理,就让你丰城君叔叔告诉你。听到,转发分享收藏一哈。表来计哩。

丰城崽里:@#¥@#%¥¥%……


丰城人必看视频:回归·丰城 (唯美视频)


这个视频好酷,咱大丰城好漂亮啊。急速转发...




剑光

因丰城原县治有所谓紫气上冲斗牛星座之说而得名。1941年由丰一镇、丰二镇合并为剑光镇。建国初期为城关区。1954年改城关镇,后改新城公社,1966年改丰城镇。1984年复称剑光镇,1992年11月撤镇设街道办事处。1997年,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6.4万,辖东路、西路、向阳、卫东4个居委会,街道办驻解放南路。


河洲

以地属河洲冲积洲得名。解放初期以驻地茅园命名为茅园乡,后搬迁至太阳村,以该村命名为太阳公社,1977年再搬迁到河洲集镇则命名为河洲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为河洲街道。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河洲、城南、小桥、太阳4个居委会及段埠、沧溪、富竹、围里、永固5个行政村,街道驻河洲街。2003年丰城市政府迁至河洲街道区域。


剑南1992年河洲乡撤销后,分设剑南街道,以地处丰城城区以南故名。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丁家、东郊、南郊3个居委会和罗坊、桥李、金角、荷塘、淇湖、上淇、津头、剑东、南沙、翺棚、华光、庄前12个行政村,街道办驻剑南路。


孙渡丰山溪两岸居民往来全靠舟渡,故名孙渡。1949年为渡头、南京等7乡,1958年合并为渡头公社,1984年改置孙渡乡,1996年7月设镇。1997年,面积50.4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孙渡居委会及渡南、永丰、阳池、泥湖、阳坊、三溪、太山、丰联、共和、三合、巷口、砿溪、坪下、埂上、左家、南邹、栗山、兴无、陈埠、茅园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孙家渡。2003年8月24日改孙渡街道。


尚庄以地势较高得名。1949年属尚庄、云庄、路下等7乡,1958年成立尚庄公社,1984年改尚庄乡,1985年设镇。1997年,面积53.1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尚庄居委会及尚庄、范家、洪塘、马塘、田北、建设、后港、云庄、杨溪、北坑、候塘岗、泉塘、宏岗、石上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尚庄。2003年9月16日改设尚庄街道。
小港清初,因原大港口泄洪闸被洪水冲跨,乃将泄洪闸改建于港口。其时上港边一带称为溪港,含有水文类、鱼味美之意。由于溪港闸泄洪能力小,于有原大港闸,故将溪港改为小港口。建国前夕属小港乡,建国初期分属万沙、铜湖、大溪、大港等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59年从东方红公社分出小港、梅岗2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小港公社.
1984年改称小港乡,1985年设镇。1997年,面积86.5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小港居委会及赣东、青周、万沙、大港、店上、南岸、沙埂、路东、张洲、刘家、北港、杨坊、余家、北头、路外、八都、横岸、路里、潭头、长江、路口、竹林、大汽、梅岗、北荣、中洲、地埂、上袁、下埠、棠山、铜湖3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小港口。


石滩元朝僧人严约庵为首筹建之横跨富水河床石桥一座,河畔、卵石成滩故名“石滩”。南北朝至唐,故县曾为广丰、丰城县治所在地。1949年为石滩、故县等8乡,属第三区。1958年合设石滩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设镇。1997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石滩居委会及石滩、港塘、故县、巷里、徐洲、陈家、蛟塘、鸟岗、里城、巷口、南湖、大屋、湖山、塘东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滩街。


张巷张巷镇原是一座道茅小山,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巷道,至正十一年,抚州临川莫岭张明远,携妻子迁来,在道茅巷边搭棚居住,故名张家巷。1949年为张巷乡,1951年属十三区,1958年成立张巷公社,1961年分为白马、屽山、张巷公社,1968年复并为张巷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设镇。1997年,面积100.6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张巷居委会及张港、九坊、草溪、东岭、上泽、江家、罗桥、邵坊、王家、瑕上、邹坊、桥头、长坑、范桥、瓘山、李家、金山、白马、前村、下张、何家21个行政村。


白土白土圩位于县城东25千米平山坡上,元代开始有人居住,此地形似白鹭,故名白鹭,后讹化为白土。东汉时期(25—220)境内株山一带已有住人。自唐太宗十九年(645)王姓入居后,其他各姓陆续迁入,逐成村落,到宋末有52个村庄。元明清时期,白土属丰城县第五坊正信乡。清雍正十年(1732)和乾隆二十年(1755)先后形成白土、谢坊二个圩市。1949年为白土、栗山、西岗、谢坊、隐溪、丰山等乡,1958年成立白土公社,1984年3月改为白土乡,1995年12月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99.8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白土居委会及白土、卦塘、栗塘、范坊、星塘、中山、邓家、波垄、杨坊、雷家、栗树、荣家、厚泉、镇山、屯溪、谢坊、隐溪、天堂、寺前、大源、岗霞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白土圩。


筱塘乡政府驻地筱塘集镇而得名。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均属筱塘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59年从东方红公社分出为筱塘公社。1984年改称筱塘乡。1997年,面积36.5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筱塘居委会及筱塘、北下、厚郭、沙郭、安坪、倪家、岗前、庙前、岭前、双枣、嵊山、瓜埂、双岗、苏坊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筱塘。



段潭因此圩是段姓老人创建,加上沙洲西北有一条潭,故名段公潭,简称段潭。清朝中期,段潭是一个大沙湖。建国前夕有9个自然村属南昌县三江镇、其余属本县段潭乡。建国初期分属段潭、西洲、和平、顺塘、上湖、深湖6乡,1958年成立段潭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撤乡设镇,面积50.1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段潭居委会及排前、朱罗、朴树、西洲、徐坊、中埂、白竹、田垄、深湖、上湖、三塘、横塘、清水、湖茫、聚星1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段公潭。




袁渡元朝中时,袁氏迁入,清初形成集镇,南北两岸靠渡船沟通,故有袁渡之称。建国前分属临川县箭港乡和丰城县袁渡乡,建国初期为青洲、袁渡、泉田等乡,1958年为袁渡、箭港公社,1961年从袁渡公社分出佛岭公社。1963年箭港公社由临川县划属丰城。1968年佛岭、箭港公社并入袁渡公社。1984年改为袁渡乡,1995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袁渡居委会及河垄、青围、新湖、岩上、珊湖、棠胜、彭王、涂坊、新华、王洲、袁坊、团结、泉田、河塘、佛岭、太平、牛家、雷徐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袁家渡。



杜市明末,杜氏迁移此地围园种菜故名杜家围,后兼做小生意,逐渐发展为集镇而得名至今。建国前分属杜市、瓘山、上点3个乡。建国后为杜市、长宁等9乡,1958年分属淘沙、张巷2个公社。1961年由淘沙、张巷公社分出成立杜市公社和横岗公社,1964年合并为杜市公社,1984年改杜市乡。1998年改为镇。1997年,面积90.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朱揭、后岗、固庄、口前、门前、横岗、长宁、田溪、徐家、兰溪、南溪、茂溪、邹家1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杜家园。



陶沙相传南北朝初期(420)年,有人发现附近小溪沙中含金,于是远近淘金者纷纷来此搭棚淘金,逐渐兴起了商业服务行业,形成为农村集镇、陶沙也因此得名。建国前分属淘沙、邓圩2个乡,1950年设淘沙、枫树、中和、邓圩4乡,1958年为淘沙、株山2个公社,1968年合并为淘沙公社。1984年改淘沙乡。1997年,面积184.4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石门、瓘坑、邓圩、中社、榆塘、枫树、北泽、鄢坑、岭源、坪上、塔头、淘沙、埠下、前坊、桥亭、罗家、后坊、苟翺、朱家、斗溪2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淘沙圩。1998年撤乡设镇。



秀市< 待完善 >
1949年为雷坊、秀市等乡,1958设秀市、黄塘、新街、井门、坪荫公社,1965年合并为秀市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设镇。
1997年,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5.5万,辖秀市居委会及源里、姜坪、湾里、黄塘、尚书、新田、新街、红洲、鹿岗、座山、汪家、前山、路下、畲里、秀市、范家、龙山、雷坊、荣港、洲上、中湾、老徐坊、田心、长溪、堑坪、蒋家、园坊等27个行政村



拖船自元末始,拖船埠为往来船只停泊处,时因以下有霸王滩、扁担滩两处激流,上水船经此必雇人拉纤而上,故名。建国前夕分属唐圩、北湖两乡,1951年建政时为蛟湖、围里、北湖、唐圩、南江、中洲、郭厚7个乡,1958年为红旗公社的唐圩、中洲、蛟湖3个管理区,1961年调整为唐圩、中洲、蛟湖3个公社,1968年合并为拖船公社,1984年改拖船乡,1996年12月撤乡建镇。1997年,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拖船埠居委会及拖船、酆家、蛟湄、源头、蛟湖、高埂、前埂、后村、源汉、张家、泊濂、翸湖、宋坊、城头、埂山、塘下、共青、唐圩、西塘、郭厚、丽城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拖船埠。



荣塘西晋时曾为丰城县治。唐初王勃在《滕王阁序》写到的“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指的就是此地。南宋绍兴二年(1132),陈氏徒此,建村于荥湖旁,原名荥湖,后演化为荣塘。建国前夕分属剑池、望郭、北湖、唐圩乡,建国初期为荣塘、阳泗、北湖、荣木、黄墓、天井、浒山、夏阳、望郭、芳田等10乡,1958年为红旗公社的荣唐、阳泗、北湖3个管理区,1960年改为荣塘、阳泗、北湖3个公社,1968年并为荣塘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10月撤乡改镇。1997年,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荣塘居委会及荣塘、北湖、黄木、店里、荣木、马口、夏阳、彭家、阳泗、甘华、吉塘、天井、张坊、江下、港下、望郭、汕田、芳田18个行政村。



桥东宋淳祜元年(1241)属豫章丰城折桂乡。元朝初期,在高脚庙(又名“朱坊街上”)靠透水西侧设有店铺,进行交易,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逐渐向西移到富水东侧,后又发展到富水西侧,即在现在地址。为了交通方便,在河上架了两座桥(上桥和下桥),富水东侧为桥东,富水西侧为桥西。元代(1286)年间,桥东属江西龙兴路富州。明洪武九年(1376)属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三坊。
  民国元年(1912)属江西豫章道丰城县。民国十五年(1926)为丰城县第三区的桥东、桥西2乡和第二区的丁桥乡。建国初期(1949),属剑南区,不久改属第三区(驻地石滩)。(为丁桥、七里等9乡)1950年属第九区(驻地桥东)。1958年合设桥东公社,1961年分为桥东、本桥、南山公社,属桥东区。1964年撤区并社,复为桥东公社。1965年,成立铁路区公社,辖桥东,三桥等29个社。1968年,又撤区并社并队,原铁路区撤销,恢复桥东公社。
  1984年改置桥东乡,1996年设镇。1997年,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桥东居委会及蓝田、朱坊、盛家、杜坊、上车、上青、下青、七里、葛塘、象牙、南山、株桥、明星、栗花、更新、丁桥、前进、展山、路边、观建、东岸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桥东。



洛市传说其东有一小湖、木桥一带为洛社出设之地,起名为洛湖桥,后逐渐发展为集镇,改名为洛市。1949年为洛市、文昌、攸洛、白花、寻安、罗山、佘源等乡。1958年成立洛市公社。1964年3月,由洛市、攸塘、井门、罗山四个公社,合并为洛市公社。……从洛市公社分立罗山垦殖场,1973年改为罗山公社。1984年改称洛市乡、罗山乡,同年3月17日洛市乡改为洛市镇。1997年,洛市镇面积77.7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洛市居委会及洛市、牛坊、翷上、下城、庄田、甘坊、崔家、彭坊、攸洛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洛湖桥,距市区25千米;罗山乡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0.76万,辖源头、民主、殿上、小溪、幸福、外屋、杨家、新村、东安9个行政村。2001年初,罗山乡并入洛市镇。原辖洛市居委会,洛市、垾上、牛坊、下城、庄田、崔家、攸洛、彭坊、源头、民主、小溪、杨家、东安、新村等14个村委会。



铁路相传明朝初期,有一甘氏铁匠由此路边,见此地交通方便乃携眷至此开一铁匠店,故名铁炉头,后演化成铁路头。解放前夕属丰南凤山乡,1949年5月解放,1950年设铁路、艾湖、廖桥、团结、梅林、人民、华昌、解放、农民9个乡。1958年成立铁路公社,1961年分为铁路、艾湖、新余、农民、紫云山五个公社,1964年2月合并为铁路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铁路头居委会及铁市、红星、青峰、胥家、袁背、井岗、向阳、卫东、新余、浩元、杨家坊、廖桥、艾湖、陂上、港边1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铁路头。1998年撤乡设镇。



蕉坑<待完善>
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多田少,启名蕉坑。解放前夕属丰南乡,1949年5月解放,1950年设蕉坑、康乐、明溪、前进四个乡,1958年成立蕉坑公社,1984年3月改乡。1997年,面积63.2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瑶里、石桥、曲源、柿元庙、坪上、历富、瑕里7个行政村。



石江以一条石头港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得名。解放前夕分属荷湖、丰南二乡,1949年5月解放,1950年设黄金、石江、培庄、民主、幸福5个乡。1958年成立石江公社,1959年并入荷湖公社,1966年恢复石江公社。1984年改为石江乡。1997年,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下山、荷岭、上舍、义学、培庄、湖头、石江、廖林、钳石、东坊10个行政村。



荷湖政府驻地门口有一湖,湖内栽植莲藕,每逢夏季,满湖荷花盛开,故称之为荷湖。解放前夕属荷湖、凤山、艾湖三个乡,1949年5月解放,1950年设新泽、康庄、车草、木溪、希望、四宜、升华七个乡。1958年,新泽、康庄、车草、水溪4乡合并成立荷湖公社,希望、四宜、升华3乡合并成立石江公社(1972年改为希望林场,1973年改为希望公社)。1984年改设荷湖乡、希望乡。1997年,荷湖乡面积61.5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荷湖居委会及合水、新泽、八一、下放、山背、楼前、车草、南江、胜利、康庄、教堂11个行政村;希望乡面积65.8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坪坑、杜家、希望、新丰、高峰、上岩6个行政村。2003年希望乡并入荷湖乡,乡政府驻八一村,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合水村、八一村、新泽村、夏枚村、楼前村、山背村、车草村、南江村、胜利村、康庄村、教堂村、坪坑村、杜家村、希望村、高峰村、上岩村、荷湖居委会,140个自然村。



丽村因“丽村酒”而得名。元属江西行中书省梅仙乡。明属丰城县梅仙乡,清同治年间改属剑池乡。民国初期隶属第二区,民国22年设联保办事处,民国27年改为乡。1950年属6区,成立老圩、溪头、城上、礼坊、对木5个乡。1950年属荷湖区,1952年增设扶山、伏溪2个乡。1956年老圩、礼坊、扶山合并为老圩乡。溪头、城上、对木、伏溪合并为溪头乡。1958年9月合并为先锋公社,12月易名为老圩公社。1961年分为老圩、溪头2个公社,1964年又合并为老圩公社。1984年改老圩乡。1997年,面积95.8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礼坊、城前、根竹、甘溪、漆家、茅头、樟溪、挂甲、扶山、游坊、尚山、溪头、梅溪、龙潭、小巴、石溪、对木、龙兴18个行政村。1998年撤乡设镇,改名为丽村镇。



曲江相传,古时赣江河道沿西杆而壮直下时,为曲江丘陵所阻,折而向东,形成曲尺状,曲江其名,由是而来。建国前夕分属五舍、曲江、郭桥三乡,建国初期分属百岁、望城、王舍、石瓮、草园、密岭、郭桥、罗湖、爵塘九乡。1958年分属王舍、百岁、密岭、郭桥四个公社,1968年合并为曲江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108.5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曲江居委会及三洲、郭桥、罗湖、暗山、密岭、杰路、草园、爵塘、曲江、蒋坊、王舍、皮湖、红门、城岗、莲花、香角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曲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镇有人口58645人,其中乡村人口49330人,城镇居民9315人,非在人口5138人。



上塘1949年5月28日解放,属丰城剑西区。同年7月改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区(曲江),1953年属10区的坪湖乡、东坑乡(后改三塘乡)和11区(后改为15区)的田西乡。1955年属尚庄区。1958年9月撤区建人民公社,管理丰城耐火材料厂、水泥厂和丰城矿务局坪湖矿、仙姑岭矿、梅仙岭矿等14个居民委员会。1963年析曲江、尚庄、密岭3公社地置上塘镇。1971年12月江西省**委员会批准,上塘镇划归丰城矿务局领导,并将原曲江公社的坪湖、上塘两个大队和尚庄公社的田西大队划归上塘镇管辖。1997年,面积51.5平方千米,人口7.3万,辖上塘、金家、建新、坪湖、田西5个行政村。



梅林以梅树成林得名(镇政府驻地梅林)。建国前夕分属石溪、慧灯两乡,建国初期分属石溪、慧灯、新屋、皮家、金鸡、邹庄六乡。1958年属尚庄公社,1961年从尚庄分社分出为石溪、慧灯两公社,1964年合并为石溪公社,1965年又分为石溪、慧灯两公社,1968年再并为石溪公社。1983年因重名更名为梅林公社,1984年改梅林乡。1997年,面积92.5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梅林、新屋、大岗、杭桥、寺背、朱家、谭城、洪石、岗上、丰田、石溪、低山、池塘、巷岭、汉墓、白雁1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梅林。1999年10月撤乡设镇。



湖塘乡以湖塘村而得名。建国前夕分属燕山、慧灯两乡,建国初期分属燕山、虔溪、湖塘、赤岗、药湖五乡。1958年为燕山公社,1961年分为燕山、蕴含湖两公社,1965年合并为湖塘公社。1968年并入圳头公社,1972年12月恢复湖塘公社。1984年9月改为湖塘乡。1997年,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湖塘、廖家、东荆、凌上、虔溪、圳上、岭下、红湖、耸岗、雄庄、六坊、燕山、壕上、杨家庄、矩塘、洛溪1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湖塘。



隍城以境内原有院内大庙得名。民国初期(1927),在今隍城地区设立隍城乡和大庙乡。1950年,设立坛城、滕坛、大庙、塘头、圳头、竹山六个乡。1957年合并为圳头乡、坊城乡,属燕山区。1968年改名圳头公社,1972年分出湖塘公社。1984年改圳头乡,1996年12月改设隍城镇。1997年,面积88.8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圳头、筱岭、腾坊、斜溪、高楼、剑泉、甘家、田南、游家、梁家、清溪、坎上、大庙、上城、泸溪、泸田、竹山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隍城。



董家<待完善>
以附近董家村为名。建国前夕分属五田、田东乡,建国初期分属五田、泉港、罗坊、田东、上堡、枫溪6乡,1958年成立金山公社,1964年改名为董家公社。1984年改董家乡。1997年,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视溪、云堆、满塘、田垄、京山、塘头、柏树、老塘、田东、后塘、孙家、蓝塘、密塘、傅家、金塘、东坑、泉溪、南庄、王田1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孙家。1998年撤乡设镇。



泉港历史上素有“小南京”之称。原金鸡岭(镇龙庵)后有一泉喷涌,迂回流入肖巷,故名泉港。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属富州长丰、兴仁两乡。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丰城县六坊、八坊。1926年(民国十五年),设联系处,属丰城县剑西区。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改为乡,属丰城县。1950年改设十一区,为泉港、白富、大场等9乡。1958年9月泉港与白富、沿江三个乡合并成立泉港公社。1961年分为泉港、白富两公社,1964年复并泉港公社。1984年4月改为乡。1985年10月改为镇。1997年,面积104.4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泉港居委会及泉港、白富、清溪、先锋、吴山、横山、大场、甘家、葛家、小幕、芦荻、塘坊、东岸、西岸、荣巷、鹏洲、坑里、潭埠、泉山、稂洲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泉港。2005年区划调整后(实际上没有执行),面积112k㎡,人口42103人,辖泉港居委会,泉港、泉山、稂洲、潭埠、塘坊、吴山、清溪、芦获、西岸、东岸、横山、大场、葛家、小幕、白富、鹏洲、荣巷、坑里、甘家、泉塘、候塘岗等21个村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