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吉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甜甜快跑 2015-08-07

    本报讯  通讯员和建龙、田永婷报道:今年3月,玛纳斯县北五岔镇农民魏玉春,经过多方考察,毅然放弃种植多年的农作物棉花,将自己所承包的3000亩沙化地改种枸杞。近日,笔者走进他的枸杞园,远远望去,那片片相连的枸杞林郁郁葱葱,有的已挂了零星枸杞,红红的枸杞沐浴着晨露,一个个赛似玛瑙,让人煞是怜爱。而今,魏玉春即将开始从自己种下的“绿色银行”中取出钱来。在个人和民企进军沙漠的背后, 是该镇沙漠化土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及沙产业链不断延伸。

    如今, 更多魏玉春这样的个人加入了淘“金”之旅。当初选择了在沙漠淘金, 魏玉春感到“很庆幸”。他说:“去年,通过去外地考察,让我看到了防沙治沙和经济的结合点,就拿种植枸杞这样的林果来说, 其产值远高于种植其它农作物, 沙漠绿了,企业富了,农牧民的钱袋子鼓了。”

    近年来,北五岔镇林业工作已经推动200公里绿色走廊建设和北部沙漠百万亩宽幅绿色生态屏障及沙产业发展,切实保护荒漠植被,全力构建以防沙治沙的绿洲生态体系,以大幅度提高群众收入,提升幸福指数。截止目前,该镇沙产业已形成初步产业链条。枸杞、梭梭、沙拐枣等土著灌木是大漠锁沙的王牌军。2015年上半年,该镇共完成治沙造林6200亩,其中沙漠经济林果3200亩。该镇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风情旅游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 开发出了食材、保健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 并带动了种植、育苗、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沙产业链不断延长, 产值不断增加。昔日的大漠明珠, 正逐步变为淘“金”宝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