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及其心理干预

 yuanfuli 2015-08-07

抑郁症及其心理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虚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这里的“精神”就是指心理健康,“社会”则突出表现为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规范。另据央视报道,中国人当中健康人群仅占10%左右,另有15%的人带有疾患,大约75%的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这当中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一个人长期抑郁就可能引发抑郁症。

一、    抑郁症的成因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认知偏差和悲观性归因风格是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原因。在60年代,贝克就以“抑郁认知三联征”、“认知歪曲”、“自动性思维”和“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为核心概念来解释抑郁症的产生。后来这个理论得到一定的扩展。

认知三联征是指个体总是对自我做消极评价、对以往经验做消极解释、对未来做消极预期,即使作出积极的评价、解释、预期完全合情合理时也是如此。

认知歪曲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知觉,呈现出社会的阴暗面,这就使得消极期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自动性思维是指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维(自动的对事件进行消极的解释),大多数抑郁症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已存在着这些思维。这好比是一个“基模”,服务于它的思维总会把事件导向负面。

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准则,往往不为意识所察觉,但它影响着抑郁者的情感、行为和思维模式,在这一图式的作用下,他们总是倾向于自我贬损和自我烦恼,习惯于以消极方式组织、解释过去和当前经验,倾向于对消极经验进行归纳,并选择性地接受消极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回避情境中的积极因素。

抑郁症的病因学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认知因素,二是社会应激因素,二者交互作用。在遭遇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时容易形成消极的自动性思维,使得抑郁症状得以保持、加强或恶化(如无助感、淡漠、内疚),抑郁症状又导致消极性思维增多。

认知图式的形成可能与早期经历的创伤性体验有关。抑郁症者认知和归因偏差产生的根源:

1、社会规范通常鼓励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强调内因起主要作用,不鼓励过分强调外在的因素的影响作用(集体主义不容许个人推卸社会责任,即便失败是外部环境所致,也宁可牺牲个人保全集体),因此社会规范实质上助长了内在归因倾向。

2、在一个环境中行为者比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更为突出,因而旁观者对成败得失做评价时也往往更强调当事人内在因素的作用(人是能动因素,相较于环境,评判者会将矛头首先指向于人而不是事物)。

3、个体的人格特点也是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抑郁症者多为内倾性人格,他们对环境影响(如社会规范及他人的评价等)更具有易感性(更在意),容易在归因方式上选择“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4、研究表明,采取冷漠、拒绝、过度控制、负性情感教养方式的父母容易培养出低自尊的儿童,这种低自尊会起到中介的作用,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抑郁症的干预

韦纳等人认为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一般是按照努力、任务难度、能力和运气这四种因素进行归因的,这四种因素可归入内因(能力、努力程度)——外因(任务难度)、稳定(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努力程度、运气)四个范畴中。

抑郁者的归因风格具有悲观的倾向。他们把消极的事件解释为由其自身内在的、持久的、整体的原因引起,将正性事件归因为他人的、局部的、暂时的。而一般人群的归因偏差方向是,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程度和个人品质等),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

抑郁症者一般倾向于将失败认知为自身因素所致,而将成功认知为外因促成,并对未发生的事倾向于做悲观性预期。抑郁症者往往给自己确定几乎难以达到的过高目标(或因自认为经常失败而急于求成,想要“证明自己”),致使他们不自觉地必须体验失败及失败导致的不自信,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对周围环境和未来的消极评价。

首先,归因训练——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运动差等不稳定因素。将失败结果归于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原因时,个体就难以克服内、外障碍,行为效能感降低,对未来成功没有信心,期望继续失败,因而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抑郁情绪中;反之,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等不稳定因素时,个体就有信心改变失败结果,行为效能感提高,成功的期望增强,个人的情绪也趋于乐观。在归因训练中通过把握任务内容和难度,提高成功期望、行为效能感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

其次,认知治疗(也包括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即元认知)。治疗中主要针对抑郁者各种歪曲的信念、期望、评价以及对不幸与责任的归因问题。最关键还是要明确世界及我们身处的环境,一个严峻的体验——探明真相,发现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