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系列(21)——交子街上说纸币起源(八)


古画中描写的宋代交子印制场景

成都街巷系列(21)——交子街上说纸币起源(八)
接上篇,尽管众说纷纭,有些史实是没有争议的: 纸币的起源在我国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纸币,是从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开始流行的,它是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纸币。
成都在北宋时期是一个商业繁荣、商品交易发达的地区,然而最初使用的交换货币是铁钱。这种铁质的钱虽然很重,但价值却很低。据说当时人们要买一匹布,须带上的铁钱约七八十斤重,遇上大买卖就更麻烦了,这对于商人来说极不方便。
铁钱的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发明了一种制楮(纸)的卷。他们在楮卷上暗藏标记,隐蔽密码,并以此代替铁钱,从而大大方便了商人们的商品交易。当时这种楮卷被称为“交子”,它的性质与现在的存款凭据相近。
有了“交子”的流行,就有了商人所开设的专门经营“交子”的铺子,使用交换时需要交纳保管费用等。但有的商人惟利是图,乱用客户的钱,以致发生纠纷。于是从公元1005年前后,益州(即成都)知府对所有“交子”铺进行了整改,统一由十余户富商经营,但还是发生了一些争端。
宋仁宗圣元年(1023年),“交子”改由地方政府垄断发行,并禁止民间私造,设置了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 交子以铁钱作为本位,每界(期)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另储备铁钱三十六万贯,以保证交子随时兑换。交子以两周年为一界,当界满时,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商民向官府持旧换新,每贯交纸墨费三十文。起初交子只在全川流通,后来发行数量越来越多,交子流通的地区扩大到陕西、河东等路,官府便在开封设置交子务,专门负责交子的印造发行。1105年,宋代朝廷将“交子”改称为“钱引”,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美国学者罗波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曾在四川广泛使用过的“交子”,迄今尚未发现其实物。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交子”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货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篇完)


贴几张建国后发行的几套人民币图样

1948年发行的纸币

1948年发行的纸币(零钞)

1949年发行的纸币(民国版)

1949年发行的纸币(苏联版)

1950年发行的纸币(苏联版)

1956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图样

第五套人民币其实不用贴图,它就在你的钱包里
最新2010年第六套人民币发行样式, 是网民编造的假消息


这套假想的人民币一旦发行,我国货币贬值将是空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