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区十二:浮针只有治疗作用,没有其他价值

 春满庭苑 2015-08-08

浮针的下列特点使得浮针适合用于诊断,这些特点包括:A. 没有造成危害的副作用;B. 即刻效应明显,反馈速度快;C. 创伤极微,绝大多数人可以承受;D.不在局部针刺,不可能加重原有的病痛。

 

浮针的诊断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提供证据链条

浮针疗法利用其可快速缓解MTrP的优势,为不同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之间提供了时间上的因果关系。例如,现在流行的颈源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就常常让人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医生们经常在排除了低血压、高血压等常见的病因后,让病人去检查影像学,如果发现有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曲度异常或骨质增生等,就很容易给慢性眩晕下诊断:颈源性眩晕。大家知道,大部分成年人在颈椎骨性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异常,这些异常很可能并不是眩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耳源性的,或者眼鼻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但是,因为这些慢性眩晕常常是良性的,即使漏诊或者误诊也不会造成大的后果。因此,颈源性眩晕的诊断并没有人去深究。浮针可以使得这样的迷茫消失。当怀疑是颈源性眩晕时,检查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部位,如果发现MTrP,用浮针治疗,如果随着MTrP的消失,眩晕也消失了,诊断就可成立了,如果MTrP消失,但眩晕依旧,基本上可以断定,该眩晕是有其他原因形成的,需要追查。这个认识之所以在浮针临床上常常得到证实,就是因为浮针提供了时间上的因果关系,让单独的证据之间有了联系,使得孤证不再孤独。

2. 快速鉴别诊断

浮针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好的优势,因为浮针治疗的反馈速度快,几乎马上就能够知道诊断或者对病因的判断是否正确,这个优势使得浮针使用者可以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一般针刺方法的反馈速度相对慢,不能马上见效,经常要数次治疗才能有效,而浮针常常当场见效。假如两个人同样知识背景,同等智力,从事浮针和从事针灸,数年后两人的医学水平可能就大不一样。

浮针快速鉴别诊断的例子比比皆是。例一,腰骶部慢性疼痛可以由两侧竖脊肌的MTrP引起,也可以由强直性脊柱炎引起,也可以由盆腔痛引起。如果治疗两侧竖脊肌,腰骶部疼痛立即消失,就可断定为该疼痛因由竖脊肌或者强直性脊柱炎,至少当时就可排除盆腔痛的原因。如果腰骶部慢性疼痛在浮针治疗竖脊肌后经常发作,多半是强直性脊柱炎了。例二,局部麻木可以由MTrP挤压外周皮神经引起,也可以由神经末梢病变引起,也可以由局部供血不足引起,如果在治疗MTrP后麻木迅速消失,诊断当即就明确了。

3.快速修正诊断

在疼痛科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时而会有修正诊断的需要,比如,有腰腿痛的人同时影像学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佐证,疼痛临床常常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了,有头晕头昏影像学又有颈椎骨性变化的也就容易诊断为颈椎病,事实上,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病症的变化,常常有修正诊断改进治疗方法的必要。浮针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如果一个慢性胃炎的久病患者,如果浮针治疗过程中,仅仅有即时效果,远期效果常常不能保证,而且,这个患者没有过饥过饱,没有嗜食辛辣,没有特别的情绪波动,那么在浮针治疗的三到五次治疗后,一定要反思诊断,检查胃镜,排除胃癌等可能。

4. 追踪复发因素

复发因素,是指那些使得病痛持久或者是已经通过治疗缓解的病痛复发的种种原因,是从英文perpetuatingfactors翻译过来的。复发因素是慢性疼痛,尤其是软组织伤痛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复发因素的重要性常常被医生和患者低估。软组织伤痛经常缠绵难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复发因素。复发因素最常见的原因粗略分为机械性因素(如不良姿势、重复动作等)和系统性因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和低血糖、慢性感染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