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爱
河南一考生 每个人出生不久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爱,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付出形成了我们的成长,他们的爱构成了一幅欢乐幸福的图画,他们的精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两点意见:第一,开头要为全文负责,因为它是全文的开头。这个开头远处落笔了。第二,父母的爱当然最重要,但这个方面正文只占很小一部分,作为全文的开头就不应把它都占了。建议抓住“身边”二字入题) 饭菜中的“爱” 精疲力尽的我放学回到家,门口飘散着饭菜的香味,这种味道让人着迷,让人暖心,更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都是空话)走到家中的我总能看到父母那鼓励我的眼神。(鼓励什么?有特别的理由吗?)妈妈做的饭菜总是以我为中心,弟弟撒娇般的说:“妈妈偏心眼儿,总是将好吃的留给姐姐。”(妈妈为什么偏心,难道爱只给你,不给弟弟!)看到弟弟撇嘴的样子,我早已忍俊不禁。饭桌上每天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气氛,我切身感受得到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这个“爱”写得不理想:一是材料不典型,家常饭菜当然也可以表现爱,但“家常”如果没有特殊性,也就失去典型性了;二是内容空泛,缺乏具体细节,甚至连给爱的父母都没出场,不如写一个动人的场面,更能感人;三是顾此失彼,为了强调父母对自己的爱,把弟弟给抹到旁边去了,须知,弟弟也有“身边的爱”啊!) 校园中的“爱” 在学校里,我们班总是被授予“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互相关心和帮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像朋友一样亲密,这也让我们班的成绩永远是名列前茅。也让我更加喜欢上了学习。(这种抽象的叙述缺乏感人的力量)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班的优秀班风已传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其他的同学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都慢慢融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整个学校就靠你们班的班风吗?不合实际吧?)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大家庭,而我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其中,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为读者想一想,读完这一段能感受到校园的“爱”吗,能爱上你们的学校吗?跟上一段一样,毛病还是出在内容空泛上。校园里不乏洋溢着爱心的生活片段,选择一个细致描写如何!) 社会中的“爱”(“社会”太大了,建议改为“马路”) 每当我们走在穿梭如流的马路上时,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们热心帮助老人的场面和情景。记得一次上学的路上,一位老爷爷正在过马路,只看见旁边有一辆车驶来,老爷爷不知所措,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人与车的方位交代不清)我急忙甩开自行车,向马路前进,还没等我靠近,(“我”的思想、行动应该具体描写)一位叔叔已成功救了老爷爷。(“怎么“救”?这是关键!)还没等老爷爷反应过来,那位叔叔已消失在人群当中,简直像闪电一般消逝得无影无踪。(这一段选择一个镜头来写,就具体多了,比前两段强!如果能写得细致一点,写出细节,就更好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心灵美处处闪耀。它就像空气,无处不在。只是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认识它,感受它。(说得没错,首先自己应该努力发现、认识) 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心人吧!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们身边的爱,并且像他们一样行动起来吧,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进步,更加繁荣富强。(蛇足了,这是多余的段落,删去毫不可惜。) 【老师的评语】(这是任课教师还是评卷老师?) 结构清晰。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用“饭菜中的爱”“校园中的爱”“社会中的爱”来展示家庭、学校、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爱,从而表现出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文明,主题相当深刻。 贴近生活。小作者精选了现实生活的几个侧面,家庭突出了饮食,校园突出了班风,社会突出立刻互助,平凡的生活孕育着深厚的情感,无论是亲情,还是师生情、同学谊,还是陌生人之间的那份温暖,都让读者感到了丝丝暖意。 [评改者的建议] 要说的话基本上都在夹注之中了,不再重复。最后只强调一点——遣词造句要精心。这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给人的感觉是遣词造句很随意,没有仔细琢磨,没有认真推敲,很多语词使用不当。原文中一些语词我给加黑了,请细细考虑一下,这些地方有没有毛病,该怎么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