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百了无恨 2015-08-09

 

了痕每年都会回到山里生活一阵。

煮茶烧饭,

几支毛笔,

一碟丹青,

数把刻刀,

心无挂碍,从此快活。

已到而立之年依然纯真的像个孩子。

眉宇的英气,

眼神的澄明,

放肆的大笑,

淡泊的生活,

真实不虚,了痕请保持。

不争是修行,不争便是你。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荣宝斋出版社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了痕,1984年生于湖南湘潭,原名刘铁城,毕业于湖南工大美术系,师从邵岩、曾翔、李强、蒋冰。现居北京。职业书画篆刻家。

作品参加《80 榜样》全国提名展、《东方水墨》国际书法提名展、中日韩《文字文明展》、《字控》汉字艺术展、《后援》当代青年汉字探索艺术十人展、《第七届全国新人新作展》、《中国当代写意篆刻研究展》。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风神勃发

——刘铁城书画印谈片

邵岩

刘铁城棣生成长于湘中白石老人故里晓霞山麓,此中不凡的地气或在冥冥之中影响着他的人生选择,正基于此,他在2009年春毅然踏上了北行的旅程,只身来到北京追寻个人自少时即存于心间的艺术梦想。

我和铁城棣颇有缘分,他来京后即师从于我,执弟子礼甚恭。我向来认为,凡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必欲先是位正直善良的人,清代大鉴藏家范玑有云:“画可观人之性而即可验人之行,行不立,工画无益,纵加綾錦装池未可入端人正士之室。”在我看来,铁城棣首先可许为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为人率直,对人坦诚,办事严谨,他人品的端方是我愿意将之列于门墙之下的最重要因由。

铁城棣既从我游,我嘉其诚恳好学,尊师重道,每每倾囊相授,于艺术、于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决不作半点保留。铁城初向我学时,对我的现代书法创作最感热衷,并急切恳盼我能给予他指教。其实,凡是从事过现代书法创作的朋友都明白,现代书法创作的难度要远过于传统书法,没有“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过人手段,很难获得点滴收益。我把我的这一认知向铁城作过细解,告诉他现代书法好比是艺术创作中的“高等数学”,只有不断夯实基础,长时间的锤炼艺术技巧,才能进行对现代书法创作的实践。铁城棣显然是理解了我这番话的真正涵意,自兹后他的学艺之路完全是按照我的要求一步步地推进开来。

我先告诉他,千万不要做空头的艺术家,既然选择了艺术作为人生事业,就要先保证生活好,而要保证生活好,首要解决生计问题。我自感,篆刻艺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凡学书画的人皆需要在作品的署款处钤一红红的印章,一代学人曹聚仁先生曾说:“一幅画一幅字,非配上好的印章,如不配好,好似一张脸缺少了眉毛似的。”中国当代研习书画的人当以千万计,千万人中的百分之一如都能选用一位篆刻家所镌刻的一方印章,这个数量足以养活这一篆刻家的全家生计。是故,我先令铁城把篆书记诵熟练,进之再把印章能够尽早刻出点气象,以便籍此为个人的艺术市场讨个好彩头。铁城必深味我对他的苦心,他果然很快就在篆刻的天地中开启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几年下来,铁城的印刻得颇有些古奥的趣味了,他的篆刻作品远绍三代古玺,又瓣香秦汉印风,那种揖让自如,略见稚态的趣味,有如一个童真十足的稚子,纵横歪倒好像毫无章法,但这种看似信手挥运的逸笔草草中却无不包含了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平衡。铁城作印以意胜,乱头粗服,洒落不羁是他的擅长,其胜人处正在乎驱刀驰骋于方寸之地竟有英雄横槊之气概,他诸多动人的佳构往往深邃古穆,直令观者神往也。

书法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命脉,铁城在奏刀之余,对书法更是下过深湛的功夫。我于书法的学习向主开放意识,从不让学生拘泥某家某派或某种书体,而是希望学书者能尽可能地从历代法书中汲取有益于个人创作的营养。铁城的行草书以碑为主体,复引入颜真卿、何绍基两家的笔意,方笔圆笔互用,中锋侧锋兼有,字间时时流露出峥嵘气象,仿佛洪波涌起,吞吐激荡。像很多年轻人一样,铁城对民间书风也颇多留意,他的小字行楷,明显受到了敦煌遗书的影响,结体开阔宽博,清刚朗畅,书写时似漫不经心,只是于指腕间轻轻地前行,读来犹星斗灿烂。铁城因为有书法篆刻的饱学,偶然调弄丹青,也非寻常俗手可比肩者。铁城的画弥漫着山野的逸气,稻草堆,秋残荷是他经常表现的题材,他能自觉地将书法作为画面构成的要诣,力求线与面、干与湿、动与静、轻与重、开与合等元素通过巧妙的排列组合,最终构成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体。

铁城的书画印皆备有一种清刚之气,骨气清刚,风神勃发是我对铁城未来艺术创作之路的期许,今铁城棣将回故里举办个人展览,喜见年轻人有此成就,故写此小文作为勉励。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心怀敬畏,从此快活

——我看了痕的立体创作

文/刘彭

提到立体派就能想到毕加索,想到立体几何或者是3D空间。然而今天我用他来形容我的一位好友——了痕!没有故意之为,我只是因为被他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了痕,一个充满禅意的名字,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活的越来越像“名字”,“名字”也越来越接近于“人”。

三年前去往淄博的大巴上我认识了他,一位神态迥异,却有着佛模样的人。光头,圆脸,下巴略带山羊胡。这样的初次印象使我记忆犹存,笑眯眯但是又貌似琢磨不透的年轻艺术家。

2008年了痕拖着满身好奇求学的思维,从家乡湘潭,领着家乡的手艺和书法篆刻的梦,置身来到北京,投奔当代艺术家邵岩先生,从当初的交学费求学到现在的中国汉字艺术中心助理,一步一步成长并且在证明自己的实力。正如郑钧的《私奔》里唱到“把青春献给身后这座辉煌的都市,为了这个美梦,我们付出着代价。”

当北京的秋降临到冬天之前,有人会选择狂野之中,也有人选择迎接寒冷。一直以来,我坚持不再从技法层面来评价艺术家的作品,转而书写艺术家的字外功和生存环境,姑且叫做“空间域”。了痕的空间相对饱满,得天独厚的北漂环境,他的书写空间和思考空间变得越来越宽广。勤奋的动手能力已然超过同年龄段的人,对于喜欢思考的他来说除了得到老师的指点以外,更多的是自己的顿悟,从创作本身到心灵修为,在脱壳蜕变,土壤里的泥泞在自己的脚下走的越发结实,使劲的想要成为接近他名字的“人”。

我每次去再旦画院,见到了痕的时候,他都有新的变化,有时候翻箱倒柜找出来自己写的诗歌手稿给我阅读,有时候跟我一起交流当下的创作环境,有时候又是一些他最近的水墨创作亦或是绘画。可以看出了痕是个多面手,除了能做一桌像样的湖南菜,还能书法、篆刻、画画。了痕的书法变化多端,并且笔尖总能显露才气,能在古人的气韵中找到契合点,这个点来源有时候是明确的,有时候又是含蓄,让我感动的是他手头的那些含蓄。骨子里的张扬个性随着艺术创作的过程而变化,变得不再形而上,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占据立体思维的一所空间。并不稀奇,这种语言是随着自己阅历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几个月前我感觉他是一个不靠谱的人,有胆量行色!到了结婚的年龄他并不从容,外表显得着急。什么东西能改变人的行为和思维,我个人认为就是信仰!了痕有信仰,信佛。佛家讲究淡定和禅意,一种做人为人的哲学,我曾问了痕,七七四十九天的山上寺庙生活,有啥感受,他说四个字,心怀敬畏!我慢慢的理解着他的敬畏,有了不曾有过的洒脱!作为旁观者如果不理解了痕的为人,那就不明白这种思维从哪里而来。苦行僧似的漂泊生活,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用内心柔情的一面来面对世界,世界上需要他这样的守护者。慢慢的了痕用自己还不太注意的所谓意识形态行事,做人,心灵在净化的深邃行走中,找到一丝明净。他拥有属于自我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心中所想,利用多种表达方式,阐释内心的“骚性”,有情结的故事存留在了痕心中。

艺术家的眼睛是神性的窗口,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故能找到长期积累的技法经验和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从生活中来,审美经验从自然中提取并且逐渐丰富。了痕的审美极高,用不媚俗的眼光瞟向世界的每一个能够观察到的角落。也许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敬畏阐释”。

从他在山上刻的一套《心经》就能感悟到他本心的变化,从字法到结构,每一方印章打破“小聪明”的技巧,采用单刀直入,化笔为禅的高度。这种高度的达到是在深山上与寺庙里的和尚一起生活,得到心灵的感化,顿悟世间尘俗,对待手上的刻刀和石头存在感怀之心。唐代画家张璪《历代名画记》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艺术家的抒情与表现,且把自然当成老师一样来尊敬。那么了痕的心中意向与意指是什么呢?意指是指向什么呢?在了痕的心境思维中,气韵、精神、丹田都是至关重要的,精神气韵看丹田之气,从下至上,从上至下的运转过程,在身体里随血管回流变化,到手,到腕。时刻在运转,以达到更为顺畅和自由。意指指生命,自己的精神态度,生存环境,性欲,追求,本能等,这些决定了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是鲜活的,是欢快的。

人,有时候很奇怪,总会在年龄中的某个节点,因为某件事情而突然明白了、彻悟了、升华了。这个节点,便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分水岭,再往前走,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痕的生命在经历这样一个节点,他的生命厚度也在增加,心怀敬畏,从此快活。

当然,最后,我与了痕就这样因为好与不好,我们都温暖地混在一起。

11月5日于天竺退町斋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

2015.8月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骨气清刚 ——《了痕篆刻选》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