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病的真正原因(二)

 简兮 2015-08-09

人生病的真正原因(二)

疾病不可怕,可怕在人心。人生病的真正原因,是来自长期的心神脑乱,也就是长期以伤害心去思量恶事,去和一切人事物恶性互动,去累积委屈感和罪恶感,烦苦难安后,会在身体上呈现病状,有了病痛,就必然加重心苦,这种由心苦引出身病,再由身病增加心苦的互动,就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痛苦就越来越大。

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先得治好心。病相的出现,是在警告我们、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伤害心,检视一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身心,是因贪心过度导致计较心大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与别人的争执中,自己生闷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是否有好长一段时间心态处于失控状态,所以才有这病的果出现。“百病起于过之作用”!(虽然生病的原因主要来自心理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吃肉也是引发各类疾病的因素之一)

当病痛来临时,是对疾病进行排斥、抵制呢?还是感激病痛给你带来的启示,反省自己,找到引发病痛的根源。两种心相必然导致两种结果。恶的抱怨必然会加大病情,而感激心则会减轻病情。当心调理到一段时间后,疾病会不治自愈。

生活中,人们为了名利色,都喜欢去攀缘外在的权假之力,岂不知这些权假之力都是无常变幻的,越陷在其中,人就越无力,越来越痛苦。必然总在自卑和自傲之间徘徊,总离不开“得失扰其心”的折磨。成功时高兴地将心举起,攀缘失败时,有把心掉下了万丈深渊。心常高举、眉飞色舞、愁眉不展是可以看得见的,但更有眼睛看不见的身体内最细微的结构,也会随其心动而乱。中医也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优伤肺、恐伤肾”之说。如此人就做了妄心(假心)的奴才,直至身患种种疾病还不知前因后果(身病源于心病,心病源于动念)。

“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需心药医。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心病乃根本之病,非医药能治,只有心药方可对治。何为心药?心正是药,平等心才显现慈悲的正知、正见、正思惟……

“心正则一切都正”!心正了,人体防病的屏障结构整齐固若金汤,身体会产生强大的免疫力,可以百毒不侵!

当人的心被嫉妒、嗔恨、计较、争斗、委屈、罪恶、伤害等笼罩时,必然因诸多的妄念而呈散乱、烦恼、痛苦、挂碍、恐惧侵扰其心而使身体生病。也就是说,当人的心若有所嗔恚,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皆为烦恼,皆不为正,心既不正了,则随境妄动,起惑造业,而成身病。

要知道心的作用是无比强大的。比如有人一夜就愁白了头发;有人瞬间就变得苍老了很多,这都是人心之中产生了极大的挂碍所至。在人心没有防备的状态时,突然出现的恐怖相,会导致人心失控,人心动乱,轻则浑身起鸡皮疙瘩,重则大小便失禁,极度恐惧甚至可以吓死人。所以心的作用是巨大的,人心若是迷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不生病才怪!

比如,医生们都说“前列腺炎”难以根治,经常会犯,就在于他们不知其中的病源——“心”。自爱为欲,爱她为淫,如果“欲”和“淫”长时间失谐失调,就会有淤血形成,男女科的炎症及种种疾患就会出现,这叫自伤之病。如果灭度不了那颗淫欲心,炎症只能被药物暂时对治,还会再犯。只有从心上真正去根,才能治愈。

再比如,当人若不知对别人的嫉妒就是对自己的轻贱,当嗔恨别人时,也正是虐待自己之时,自己折磨自己,浑身不自在,却不知就理。若经人指点,随顺其意,当下熄灭这种嗔妒之邪火,其心一正,当即就觉得清凉自在。所以说,若心能正,身体一切结构恢复本原的铜墙铁壁,什么也侵不进去,染不进去,则心安体泰,其心自净。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云何为修?修一切善法。善法者,即是利他也。真利他才会忘掉“得失扰其心”的我字、私字。若以我执去利他,那是名利场上的生意经,那是假利他,真为己。当知:只有脱离一切低级趣味,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生出清净心、公德心。故,真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净,净则无病!

如果有人身上患有重疾,可以跪在佛像面前,真诚地忏悔发露自己宿世以来做过的所有恶事,比如有无杀生吃肉,恶口伤人骂人。。。。。。,从十善业不杀生(不吃一切肉)、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这十项开始,一一检讨自己,反省自己,忏悔自己,请求得到佛的原谅,并发下大愿以后再不重犯,如此下来,有的病症会立刻减轻,有的两三天即能痊愈。

但若忏悔后行为不改,则疾病还会再犯,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妄语:是指说话不诚实,说虚伪诳骗的话。

绮语:是指花言巧语,轻浮无礼,出口戏弄别人等。

嗔:是指对人发脾气,甚至骂人打人。

两舌:是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恶口:是指恶语伤人,说话不柔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