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太极平衡法:用智慧取代明知故纵

 长沙7喜 2015-08-09

 


导语

昨日,“崔玉涛家庭育儿”微信公众号一篇名为《为孩子脸红的时候,也祈盼一份宽容》引起了宝爸妈们的集体反思。在孩子还没法判断是非对错的时候,他们在公众场合表现的不礼貌自主行为,我们应该如何智慧应对?带着一系列疑惑,我们向美籍幼儿教育专家蔡伟忠博士进行了微信咨询。


首先,我非常理解妈妈保护孩子自主性的需求,给孩子自由,不干预孩子,不要影响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但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软肋”,如何智慧育儿是我们一生研读的功课。针对李妈妈的小孩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所谓“不正确”行为,除了进行粗暴阻止和任性放纵外,还可以采用一种“教育智慧”。



原因

导致“不正确”行为的原因


1、内疚情绪容易导致明知故纵行为


小孩子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周边人群(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同时孩子的妈妈本身知道此行为是错误的时候,会带着内疚感处理事情,应付别人的眼神,说给孩子听,也是说给周边人听。这种内疚感会积累一定的负面情绪,去纵容孩子做一些不知道是错误,但是妈妈知道是错误的行为。


2、底线高度把握不明晰


如果孩子是在地上捡东西吃,爸妈一般都会阻止,因为妈妈会有一个底线去阻止孩子的社会行为。只是这个底线是孩子的安全高度还是集体道德高度,我认为这种高度里面最重要的是教育智慧与技巧的兼顾。


3、家长童年生活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本心理的研究,家长所表现出的不理性放纵行为背后,或许是家长童年时候自由自主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在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弥补,导致对自由的渴望。家长心理上也需要进行自我修复。


建议

“教育智慧”的建议


1、短期欲望——分散注意力


孩子的自主自由重在探索过程,而非探索事情本质。


假如孩子本身不知道是错误的行为或者孩子是三岁以下,那么我们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处理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事情。这对孩子的自由自主其实没有影响,孩子的自由自主不是在探索这个事情的本质上,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用公共设施的水龙头放水,与玩妈妈手上水瓶里面的水,这两件事情对孩子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运用这样的教育技巧引导他们,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就可以避免公众场合的尴尬。


2、长期欲望——取代法


孩子的欲望如长期得不到满足,不会随着年龄减弱。


无论是孩子养成的长期咬指头的行为,还是捡地上食物的行为,这种长期欲望一旦形成得不到满足,今后就有可能形成习惯。对此,我建议采用取代法。例如,孩子喜欢捡东西吃,宝爸妈可以在保证家里地面干净的时候,铺满食物,满足孩子的口腔尝试需要。几次以后,孩子就不会选择在马路上随便捡东西往嘴里放。


总结


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专业技巧。爱如果没有专业的保护就容易变成伤害。智慧家长应该学习一些真实有效的方法,切勿盲目模仿一些自己还没有明白的育儿道理。我认为教育的底线应该是:过于极端或者违反规律都是错的,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有智慧的教育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