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绝密研究(第5页)

 负鹏载舟 2015-08-09


作者:o烟笼寒水o
黄帝据说就是以天鼋为圈腾的,也就是“轩辕”的近音,而天鼋其实是一种翼龙,不能远距离飞行,通常在水边树林中滑翔,以啄捞小鱼为生。也就是说会飞的龙是真实存在过的,所以有古人骑着飞龙的情形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俺认为《山海经》不一定是这样来的,要写一部《山海经》这样的书,起码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文字发展到相当的阶段了,也就是肯定在“仓颉造字”以后,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发展出《山海经》所用的那些字,二是从描写的地理范围来讲,应该不是一个地区的人能办到的,需要一个政权相对统一的时期才比较容易办到。而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最有可能的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再考虑到文字定形及载体的因素,俺认为《山海经》的资料很有可能来源于大禹治水时期,历史中也说大禹因为治水需要走遍了天下,对各地的地形,物产,习俗都了如指掌。但那时候文字尚不够成熟,所以是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再接着传到商的时候,图画渐渐的文字化,也就是图文结合了(实际上是文字的演变过程,并不是先有文字然后配上的图画),再到周朝的时候竹简出现了,这也是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按需要选择的载体,所以最早的图画已经不适用了,也不容易刻到竹简上,渐渐的也就失传了。

其实大禹治水并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他身后有一个团队,只不过那个时候文字尚不成熟,很多人都没有名字,所以功劳都记在他头上了。当时氏族部落首领就代表了整个部落,大禹又因为治水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天下各个部落都会配合他,不然就算他走遍天下百川,能看到得到那些地形物种的资料,也没条件得知各地的传说神话,而这些在《山海经》中是有所体现的。

  所以《山海经》这样的文献资料肯定是经过积累和传承而来的,不是哪一个朝代单独完成的,更不可能是当时某一个人有能力做到的。
  
  其中有些部分是后人加上去的也很正常,就像后来每个朝代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之前留传下来的地图进行修订添加一样,是非常自然而合理的事情。



作者:嘉陵听风285 
  .。。。。。。。
  在没有证据之前,暂不说LZ的考证结果与否。
  
  不过,关于地球历史演变改变气候、植被,就是河流流向的考据也不是今人的西东。
  
  大概是70年代,西伯利亚冻土带发掘出古代的猛犸象,大约10000年,还有血迹。在中国新石器以来,气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罗布泊几万平方公里水面,楼兰河里还可以泛舟。LZ考证的合欢花树,目前在陕西作为观景树广为种植,野韭菜在中原山地也普遍可见。
  
  至于河流走向,西流北流全凭作者观察角度。黄河河段西流北流普遍。
  
  

  @o烟笼寒水o 
    中华文明是原生文明,根本不是苏美尔部落的后代。中华文明一直号称是“龙的传人”,传说中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的,还有前面楼主贴过的古鱼类的进化,好好想想吧。
    
    如果人类是从海洋来的,那么中国东部沿海就是上岸的地方,需要从别的地方上岸然后再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迁过来?
  -----------------------------
  中国人不是龙的传人,我们一直被误导,怪就怪是那个王八蛋乱说,后来的人就以讹传讹乐!

  俺觉得“龙的传人”还是来源于中国人的祖先以龙为图腾,并不是说中国人就是从龙变来的。
  事实上俺认为中国人的祖先是由另外一种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传说中的“龙”则是另一种不同的生物种类,两者进化上岸后可能还有一段共存期,但本身是没有传承关系的。

  为什么要纠结准确的里数呢?俺认为《山海经》中的“东三百里。。”中的“三”是表示“遥远”的意思,跟后世用来表示“多数”一样,具体是多遥远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没有多大可能清楚知道的,甚至是关于距离的具体计算方法可能都没有形成。要知道到夏商周时代的人才开始知道以“步”来丈量划分田地,到后来春秋时期“里”也只是个面积单位,那么《山海经》的资料如果来源于夏商周之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有具体的距离计算概念。







  七、基山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 [尚鸟] [付鸟],食之无卧。
  
   1、基山在哪里?
  
   按照《山海经》作者的指引,我们从武陵山向东三百里,出现在眼前的是湖南省中西部的一列山——雪峰山。那么,雪峰山是否具备基山“多玉、多怪木”的特征呢?
  
   雪峰山(Hsueh-feng亦作Xuefeng)因山顶长年积雪而得名。雪峰山脉主体位于湖南中部和西部,是湖南境内重要的山脉,雪峰山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沅江与资水间,为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南起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与八十里大南山相接。北止洞庭湖滨。西侧是湘西丘陵。东侧为湘中丘陵。东北-西南走向。褶皱断块山。南段山势陡峻,北段被资水穿切后,渐降为丘陵。长350千米。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位于黔阳与洞口之间。次高峰白马山,海拔1781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各种杉木为主,垂直分异明显。
  
  
   雪峰山属“原始江南古陆”的西南段,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广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浅变质的板岩、变质砂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地层,震旦系变质碎屑岩亦发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岩、细砂岩等组成的地层间有出露。因受加里东运动的抬升,形成一系列北北东至北东向的隆起与拗陷;又经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产生一系列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从而进一步奠定了雪峰山构造地貌的格局。纯黑色优质大理石品种邵阳黑大理石即产自雪峰山。
  
   森林植被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带谱,植被处于华中区系与华南区系的交汇地带,并具有较多的黔桂区系成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资源约占全省的50~60%,在□溪(洞口)、八面山(黔阳)、黄双(绥宁)、竹岔山(城步)、云山(武冈)、界福山(新宁)等原始次生林区可见三尖杉、泡花楠、 香果树、银木荷、红豆杉、 金叶白兰、鹅掌楸、亮叶水青冈、 五针松、长苞铁杉、 银杏、云山钟萼木、云山椴、云山白兰、银杉等若干特有种和古稀珍贵树种。林麝、毛冠鹿、水鹿、华南虎、金钱豹及红腹锦鸡、黄腹角雉、金鸡、白鹇、相思鸟等珍禽异兽常栖息其间。
  
   分析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雪峰山一带大理石矿丰富,著名的邵阳黑大理石就产自其东南部,符合基山“多玉”的特征。
  
   第二,雪峰山森林资源约占全省的50~60%,树木种类众多,符合基山“多怪木”的特征。
  
   因此,《山海经》中的“基山”,可初步判定为是今天的雪峰山。
  
  
  

  2、“猼訑”是什么?雪峰山有这种动物吗?
  
   《山海经》中描述“猼訑”特征有五:外形象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那么,世界上有这种动物吗?
  
   经本人研究,“猼訑”这种动物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今天的赛加羚羊,它的羚羊角,就是今天的名贵中药“九尾羊”!
  
   (1)何为“九尾”?
  
   经研究,本人认为这里的“九”,其意义不是数词,而应通“鸠”(鸠在古代是鸽类的通称) ,“九尾” 实应为“鸠尾”,翻译成白话就是“鸽子的尾巴”。
  
   鸽子的尾巴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呈收缩状,自上而下由宽变窄;其二是顺尾骨下垂。对养信鸽的人来讲,鸽子以“一字尾”为优。而人身上有一个穴位叫“鸠尾”,在心蔽骨下面,因其骨下垂如鸠尾而得名。
  
   《山海经》中说“猼訑”其状如羊而九尾,实应解读为“其状如羊而鸠尾”,意思是这种动物外形象羊,但有鸽子一样的尾巴,呈收缩状下垂。这个特征是和赛加羚羊的尾巴特征是相符的。赛加羚羊的尾巴特征见下面资料。
  
   同理,中药里把塞加羚羊称为“九尾羊”,不是说它有九条尾巴,而是说它的尾巴象鸽子尾巴一样。
  
   (2)何为“四耳”
  
   经研究,本人认为这里的“四”,其意义不是数词,而应通“驷”(也就是马) ,“四耳” 实应为“驷耳”,翻译成白话就是“马的耳朵”。
  
   马的耳朵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如削竹”,其二是耳正面多毛。
  
   《山海经》中说猼訑“四耳”,实应解读为“驷耳”,意思是说它有着象马一样的耳朵。这个特征和赛加羚羊的耳朵特征是相符的,具体见下面资料和照片。
  
   (3)何为“其目在背”
  
   雄性赛加羚羊的羚羊角呈琥珀色的半透明状,向阳光透视,角尖内有血丝和血斑样影,基部稍呈青灰色,圆形,有骨塞,名叫“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的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角内没有骨塞的部分,中心有一条扁扁的角形小孔,直通近尖端,俗称为“通天眼”,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山海经》中说猼訑“其目在背”,实际上是对赛加羚羊“通天眼”的形象描述,羚羊角是直接对着天的,讲述者说上有“通天眼”,记录者理解成了“其目在背”,真是有意思啊。
  
   (4)何为佩之不畏
  
   赛加羚羊羚羊角性咸、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作用,高烧引起的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小儿寒热惊痫,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肝火上炎之目赤红肿,翳障,视物昏花等对瘟病高热发斑,烦躁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就是“猼訑”佩之不畏的功能。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的“猼訑”就是今天赛加羚羊,其特征应该翻译为“外形象羊,尾巴象鸽子,耳朵象马,角上有通天眼,能够治疗惊厥病”。
  
   感叹:《吕氏春秋·察传》讲:“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塞加羚羊的“鸠尾驷耳”被传成了“九尾四耳”的怪物,“通天眼”被传成了“其目在背”,一方面说明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歪曲的可能性非常大,另一方面也证明,《山海经》一书是先有口头资料,再有文字资料,最后才有图画资料的。否则,如果象某些人说的是先有图画资料后有文字资料的话,被图画误导的我们被前人蒙蔽,也就永远不可能知道真相了。
  
  
  资料:
  
   赛加羚羊,又叫高鼻羚羊、大鼻羚羊,属于牛科。高鼻羚羊体长为90—144厘米,尾长7—8厘米,肩高63—83厘米,雄兽体重37—60千克,雌兽较小,为29—37千克。夏天毛短,呈淡棕黄色,由颈部沿着脊柱到尾基有一条深褐色的背中线,腹部白色;冬天毛长而密,全身几乎都是白色或污白色。雄兽的颊部、喉部和胸前都长着长毛,好似胡须一般。雌兽在头骨上有2个小突起。雄兽也有细长的角,但没有藏羚的角长,长度在26—37厘米之间,最长的记录为37.4厘米,粗13.3厘米。角基本直竖,角尖稍向前弯,略呈钩状,上面有11—13个棱状环节。角呈琥珀色的半透明状,向阳光透视,角尖内有血丝和血斑样影,基部稍呈青灰色,圆形,有骨塞,名叫“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的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角内没有骨塞的部分,中心有一条扁扁的角形小孔,直通近尖端,俗称为“通天眼”,质地坚硬,不易折断。生活于荒漠、半荒漠地带。结成小群生活。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现已引种回国,在甘肃和新疆半散养,为恢复野外种群进行实验和研究。人们通常所说的名贵药用羚羊角,就是出自高鼻羚羊。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九尾羊: 即羚羊角,系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的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高烧引起的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小儿寒热惊痫,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肝火上炎之目赤红肿,翳障,视物昏花等对瘟病高热发斑,烦躁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品大部分从俄罗斯进口,在我国的新疆局部靠近俄罗斯部分地区有少量羚羊,因为稀少,属国家保护动物,并严禁猎杀。因为羚羊角的药用价值很高,在中医界对羚羊角一直很崇拜,常常为拥有一支羚羊角引以为豪。
  







  那么,雪峰山一带有赛加羚羊存在吗?答案是:现在没有,历史上很可能有。
  
  来看两则资料:
  
  资料一: 祁阳县羊角塘镇铜银村托尾塘底部1980年5月21日穿孔,坝底穿孔,喷出水柱,其中夹有动物化石,计有大象膝盖骨化石,大象座骨化石,大象龙椎骨化石,大象下颚骨化石、羚羊角化石、猪牙化石、鹿角化石、木头化石等。
  
  资料二:永州府历史资料显示,石门岭在府东八十里,上有双石门,崛起如城壁,复有石如楼阁,羚羊往来其间。或曰即白芒岭也。
  
  
  永州,即属雪峰山一带,以上资料现实历史上曾存在过羚羊,但是此羚羊是否“九尾羊”,待考。

  
    所以《山海经》这样的文献资料肯定是经过积累和传承而来的,不是哪一个朝代单独完成的,更不可能是当时某一个人有能力做到的。
    
    其中有些部分是后人加上去的也很正常,就像后来每个朝代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之前留传下来的地图进行修订添加一样,是非常自然而合理的事情。
  ——————————
  
  我认为〈山经〉的主体部分还是传承的比较完整的,修改的痕迹比较少
  
  〈海经〉部分就不好说了
楼主马红光2011 时间:2011-06-29 17:02:37
  作者:烟波岛 回复日期:2011-06-28 13:17:51  回复
  
    《山海经》中说到的动物在三星堆器物中有很多造型,那说明什么呢?楼主能解释一下吗?
  
  ————————————
  
  对三星堆文物还不是太了解
  
  〈山海经〉中的动植物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所以三星堆器物中出现造型是很正常的
  
  

  作者:嘉陵听风285 
    .。。。。。。。
    在没有证据之前,暂不说LZ的考证结果与否。
    
    不过,关于地球历史演变改变气候、植被,就是河流流向的考据也不是今人的西东。
    
    大概是70年代,西伯利亚冻土带发掘出古代的猛犸象,大约10000年,还有血迹。在中国新石器以来,气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罗布泊几万平方公里水面,楼兰河里还可以泛舟。LZ考证的合欢花树,目前在陕西作为观景树广为种植,野韭菜在中原山地也普遍可见。
    
    至于河流走向,西流北流全凭作者观察角度。黄河河段西流北流普遍。
  ————————————————
  
  你讲的有一定道理,但就我考证〈山海经〉的体会来讲,河流流向偏差存在,但是大方向不会有错,而矿物一般不会有差错。
  
  动植物的生长繁衍一旦加入认为因素,那可就乱了,所以,人工移植饲养的动植物不能作为考证的凭据。比如合欢花,比如银杏树,考察原产地时是不考虑这些的。
  
  再说野韭菜,白花的也叫野韭菜,但是黑花野韭菜,估计不是那么容易在中原找到的。
  
  当然,动植物只能作为参考,起决定最用的还是山脉走向、矿产、河流走向等不容易发生改变的因素



  
    前段时间刚看了山海经这部经典,楼主很有些,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论据有些确实还略显不足。比如,里,几千年来里的大小变化太多了
  
  ——————————————
  
  谢谢支持。关于〈山海经〉中里的长度,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一个参考资料就是河南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山海经〉记载二者之间是三十里,现代测量二者之间距离是10公里也就是20里,折算下来〈山海经〉中的一里约等于现在的333米
  
  网络资料:
  
  【秦汉规定】:1步=6尺 , 1里=300步 这一制度沿用到唐朝,唐朝以后改为
   1步=5尺 , 1里=360步 . 【引,丈,尺,寸,分】合称【五度】十进制,其下还有【厘,毫,秒,忽】十进制长度单位。
  
  【现代公制】和【市制】换算关系:1公里=2里
  
  【古制】和【今制】换算关系,据秦汉时期文物测定以下数据供参考:
   1 尺~23.1厘米 1斤~250克 1升~200立方厘米
  
   秦汉~唐初 1里=300步*6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
   唐~ 1里=360步*5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
  
  考虑到测量起止点和测量方法的不同,综合下来〈山海经〉中的一里应该大约等于现在400-500米
  

  
    为什么要纠结准确的里数呢?俺认为《山海经》中的“东三百里。。”中的“三”是表示“遥远”的意思,跟后世用来表示“多数”一样,具体是多遥远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没有多大可能清楚知道的,甚至是关于距离的具体计算方法可能都没有形成。要知道到夏商周时代的人才开始知道以“步”来丈量划分田地,到后来春秋时期“里”也只是个面积单位,那么《山海经》的资料如果来源于夏商周之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有具体的距离计算概念。
  ——————————
  
  同意,考证〈山海经〉时,找到大致位置就行,差不多就可以,对于善于山和山的距离,你弄得越精确,其中的问题越大,因为你无法知道古人测量时的具体起止点在哪里。



作者:o烟笼寒水o 
    “九尾羊”的考证说明,《山海经》是先口口相传,然后形成文字的
    
    而所谓的图画《山海经》,是后人根据文字绘画的,只能当作参考
  ——————————————
  《山海经》肯定是根据前人亲眼所见描述而来的,但俺认为光凭口口相传,没有太大可能传到后世还如此详尽形象。先有图画后有文字,并不代表着前人的图画描述是错的,更谈不上误导和蒙蔽,俺认为最早的图画对物种的描述并没有太大差错,主要是后来转化为文字的时候才产生了误解,因为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文字用来具体描述,也就是“鸠”尾写成了“九”尾,这不是因为用文字记录的人受了前人图画的误导,而是受文字发展过程的影响。
  
  比如下面那两张赛加翔羊的照片,在文字已经发展成熟的今天,很容易就具体形象的将它的特点描述出来,后人也不会产生误解,即使有一定误解,肯定也不大。但在当时文字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即使是上面两张清楚明白的照片放在眼前,也没法用文字形象具体的描述出来。到后世文字已经成熟时,很多文字的写法和意义都有了变化,所以才会理解不了,这也是《山海经》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原因。
  
  其实不必把文字和图画分开来看,要知道中国文字本来就是从象形图案中来的,也就是每个字的原身都是画,文字与图画在最初时并没歧义之分,图画是文字的来源,文字是图画的演化。
  
  至于楼主说的先有文字后有图画,跟俺说的先有图后有文字是两回事,俺说的图是指只能刻在岩石或青铜陶器上后来演化成文字的古画,而后来凭文字作的画是文字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可以代替岩石青铜和陶器等事物的新的作画载体(早期是丝织品,后来是纸张)。
  
  另外:认同楼主的切入角度,看《山海经》不要用现代文字的概念来看,要考虑到当时文字尚未发展成熟的客观事实,寻找出最合理的解释。





  作者:o烟笼寒水o 
    
      “九尾羊”的考证说明,《山海经》是先口口相传,然后形成文字的
      
      而所谓的图画《山海经》,是后人根据文字绘画的,只能当作参考
    ——————————————
    《山海经》肯定是根据前人亲眼所见描述而来的,但俺认为光凭口口相传,没有太大可能传到后世还如此详尽形象。先有图画后有文字,并不代表着前人的图画描述是错的,更谈不上误导和蒙蔽,俺认为最早的图画对物种的描述并没有太大差错,主要是后来转化为文字的时候才产生了误解,因为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文字用来具体描述,也就是“鸠”尾写成了“九”尾,这不是因为用文字记录的人受了前人图画的误导,而是受文字发展过程的影响。
    
    比如下面那两张赛加翔羊的照片,在文字已经发展成熟的今天,很容易就具体形象的将它的特点描述出来,后人也不会产生误解,即使有一定误解,肯定也不大。但在当时文字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即使是上面两张清楚明白的照片放在眼前,也没法用文字形象具体的描述出来。到后世文字已经成熟时,很多文字的写法和意义都有了变化,所以才会理解不了,这也是《山海经》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原因。
    
    其实不必把文字和图画分开来看,要知道中国文字本来就是从象形图案中来的,也就是每个字的原身都是画,文字与图画在最初时并没歧义之分,图画是文字的来源,文字是图画的演化。
    
    至于楼主说的先有文字后有图画,跟俺说的先有图后有文字是两回事,俺说的图是指只能刻在岩石或青铜陶器上后来演化成文字的古画,而后来凭文字作的画是文字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可以代替岩石青铜和陶器等事物的新的作画载体(早期是丝织品,后来是纸张)。
    
    另外:认同楼主的切入角度,看《山海经》不要用现代文字的概念来看,要考虑到当时文字尚未发展成熟的客观事实,寻找出最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的叫声,似乎没有办法用图画表示出来




作者:windknife1980 
    因为秦始皇用的是法家,不喜欢周制呗,这还不简单,秦国哪有一点崇儒的影子
  
  ====================================================
  朋友,你这么说也许对,但是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1、该事件纯粹是针对儒家,因为儒家是周制的代表
  2、烧的都是儒家的书
  
  第一点的问题在于,儒家并不是周制的代表
  第二点的问题是,汉初有人向高祖进言办学的时候,收集天下的书籍,但是种类很少,提到的一点原因就是很多书都被秦始皇给烧了,可见打击范围很大,并不只局限于儒家
  


  
作者:学着休闲 时间:2011-07-01 11:05:25
  楼主,你用每一山的里数相加,会得到每一经后面的总里数吗?悬殊如果很大,说明中间有脱落的地方,比如中山二经~~一类。
  
  因为里数的分与合并不能相等,所以需要先校正里数,让各分数相加等于总里数才能象你这样考证。
  
  就以你说的南山首经为例,后面记载,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可是将南山首经的各山相加,其实只有二千七百里,并且只有九山,这就说明这里面丢失了一山,这一山的里数是250里,对不?
  
  
  那你知道丢失的山在什么地方吗?或许在篇首,或许在山间,或许在山尾,但这样一来,就全乱套了~~。




  3、[尚鸟] [付鸟]是什么?雪峰山有这种鸟吗?
  
   《山海经》里对[尚鸟] [付鸟]的特征描述是:象鸡、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不卧。”经本人研究,这里的[尚鸟] [付鸟]极有可能就是今天珍稀鸟类麝雉!
  
   (1)何为“三首六目”
  
   按照常识,这种动物如果三首,必然六目,《山海经》作者又何必如此强调“六目”呢?再看其他章节中多头动物,两首也好,三首也罢,后面都没有强调几目。因此,这里的“三”必不是数字三,这里的六也未必是数字六。
  
   经研究,本人认为这里的“三”应通“毵”,意思是毛发细长,而麝雉头上有一簇长直如鬃毛的羽冠;这里的“六”应通“鹨”,就是常见的鹨鸟。那么“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应作“其状如鸡而毵首鹨目”,意思是外形象鸡肉但头上有细长的毛,眼睛象鹨鸟。鹨鸟有什么特点?手头没有全面的资料,初步研究,树鹨的眼睛上有淡眉,这一点和麝雉的眼睛是比较象的。
  
   (2)何为“六足三翼”?
  
   原来,麝雉的雏鸟孵出时全身生育稀疏的羽毛,每只翅的弯曲处生有两 个大爪。这些年幼的麝雉出世后一周,就能轻松自如地游泳。如果双亲和“保姆”都出外觅食,它们常常会受到猴及蛇的袭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幼雏便跳入巢下面的水中,尽快地游走。危险过后,它们再游回巢的下面,依靠脚和翅爪的帮助,攀上树枝,回到巢中。10个星期后,幼麝雉的翅爪自行脱落,此时,它们已经能够依靠飞行来躲避敌人了。 两只翅膀上总共有四个爪子,再加上真正的两只爪子,看起来就是“六足”了。
  
   另外,麝雉的尾羽长又宽,飞起来是好像是它的第三只翅膀,看起来很象“三翼”。
  
   (3)麝雉的药用价值目前没有相关资料,待考。
  
   (4)雪峰山一带暂无麝雉存在的资料,待考。
  
   下面是麝雉的资料和照片:
  
   中文学名:麝雉
  
   中文目名:鹃形目
  
     中文科名:麝雉科  
  
    中文属名:麝雉属  
  
   中文俗名:爪羽鸡  
  
    拉丁文名:Opisthocomus hoazin  
  
    麝雉的每个翅膀上生来都长有两只爪子,用于攀登,三周后,这两只爪子消失。
  
   麝雉的拉丁学名含义是“梳披肩发的雉”。不过,麝雉的中文名含义有所不同。它们之所以被加上“麝”的桂冠,是因为它们身体里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当地人又称为“臭安娜”。按照鸟类学家威廉。毕伯的话来说:“如不稀释的话,是没有任何鸟可接近的。”当然,它们并不能像麝一样产名贵的麝香。麝雉身长大约65厘米,体重不及1 千克。雌雄相似,身体背部有带白色条纹的棕色羽毛,尾羽和靠近尾部的后腹部羽毛是土红色的,而前胸则是奶黄色的。它的脸呈天蓝色,眼睛的虹彩则是鲜红色的。从总体上看,麝雉并不太“美”。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体型细长,全长达610 mm,但体重仅810 g。头特小,具有一簇长直如鬃毛的羽冠。颈细长。头和颈的外形,从正面看,很象孔雀。嘴短而曲;两翅较大,但飞行无力;尾羽长又宽;脚强健,具4趾。上体暗褐,稍杂以白斑;头冠红褐,脸的裸出部蓝色;下体为橘黄色,腹部铁锈色。雌雄体色相同。麝雉具原始鸟的一些特征。幼鸟翅的指上有爪,适于攀登树木,另外还有许多与普通鸟类迥异的性状,如嗉囊特发达,能榨碎食物,取代砂囊的功能,是唯一一种翅膀中间长爪子的鸟。
  
  














  八、青丘之山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流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1、青丘之山在哪里?
  
   按照〈山海经〉作者的指引,我们从雪峰山向东走三百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湖南江西交界处的一列山——罗霄山。经本人研究,这里的罗霄山正是〈山海经〉中的“青丘之山”!
  
   (1)玉石
  
   〈山海经〉中记载青丘之山“其阳多玉 ”,那么,罗霄山一带有没有玉石呢?答案是肯定的。前面我们已经讲国,古代“玉”的范畴很宽泛,只要是有光泽、漂亮的石头都可以称为玉。罗霄山一带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其东侧的兴国县,因萤石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萤石王国”,这里的萤石矿远景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储量占赣州市的60%以上,居全国第二,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等特点。目前,该县已探明的大储量矿床有4处,矿化点29处,兴国萤石原矿品位高,成份简单,氟化钙最高品位达91.6%,平均品位达6363%。
   
   
  
  
  萤石

  (2)青雘
  
   〈山海经〉中记载青丘之山“其阴多青雘”,那么,青雘究竟是什么?
  
   “青”,在古代多指“黑”,“雘”,本意是指赤石脂(一种粉红色陶土)之类的颜料,“青雘”,就是指黑色似土的颜料。中国书画一般称做“丹青”,就是因为其主要是用朱砂和墨来创作的,那么这里的“青雘”,就是指的墨的原料。墨按照原料来源分两类,一种原料来自天然墨,也就是石墨;另一种原料来自人工,如碳黑、松烟等。〈山海经〉中记载的青雘,因为是山中所产,当是指天然墨,即石墨。
  
   那么,罗霄山一带有石墨矿吗?答案再次震撼你我,在罗霄山西侧的郴州市,其蕴藏的微晶石墨占全国微晶石墨总储量的60%,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微晶石墨产地!
  
   综上所述,罗霄山一带大量出产萤石等矿产,大量出产石墨,符合青丘之山“多玉多青雘”的基本特征。
  
  
  微晶石墨
  
  
  附: 罗霄山资料
  
   湘江、赣江及北江部分水系的分水岭和发源地,湘赣两省边境山脉,一般系指袁水和渌水谷地以南,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山地。由于受“多”字型构造控制,表现为岭谷相间,镶嵌斜列。武功山主要由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和印支-燕山期岩浆岩所组成,呈北东向隆起,于醴陵-攸县和茶陵-永新及萍乡、莲花等盆地之间,长约150多公里,宽达30~45公里,边境制高点1405米,主峰金项在江西省境内,海拔1918米。万洋山和诸广山主要由燕山期岩体及古生代地层组成南北向隆起带;岩体长200公里,宽50~60公里,为隆起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貌上表现为层峦叠嶂,山岭高大。万洋山区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八面山主峰石牛仙2042米,诸广山的齐云峰2061米。山区气候温暖湿润,生长松、杉、楠、樟、毛竹等常绿针叶、阔叶树种,有大量热带区系植物分布,如酃县低山沟谷有红勾栲、蕈树、光叶白兰,汝城有桃金娘、百日青、凤凰楠、广东厚皮香、白桂木、罗浮栲等。万洋山中的桃源洞尚保存面积约3400公顷的天然常绿、针阔叶林区。八面山有杜仲、福建柏、银杏、银杉、红皮紫茎、银鹊树、南方铁杉、红豆杉等珍稀树种。林区栖息短尾猴、水鹿、林麝、华南虎、金钱豹等野生珍贵动物。由于山区经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著名的有汝城白云仙、茶陵邓阜仙、桂东川口等地的钨矿,茶陵潞水的磁铁矿,茶(陵)醴(陵)煤田与资(兴)汝(城)煤田。罗霄山地水能蕴藏丰富,其间垭口有沟通邻省之便。罗霄山脉中段,包括江西的井冈山、宁冈、永新、遂川、莲花和湖南的茶陵、酃县等县的相邻山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政权的根据地,迄今仍保存有许多革命遗址和文物。
  




  2、九尾狐是什么?九霄山是否有这种动物?
  
   《山海经》中对九尾狐狸的特征描写有五,一是其状如狐狸,二是九尾,三是其音如婴儿,四是食人,五是食之不蛊。
  
   参照前面在“九尾羊”的考证结果,我知道这里的“九”并非数字“九”,而是通“鸠”,“其状如狐而九尾”,实应为“其状如狐而鸠尾”,那么“九尾狐”实应为“鸠尾狐”,其特征翻译为白话文应该是:这种动物外形像狐狸,长着鸽子一样的尾巴,叫声象小孩哭,能吃人,吃了它不得腹胀病。(注:“不蛊”传统翻译为“不受邪气侵害”,本人认为作为疾病来讲,应该是翻译为“不得腹胀病”)。
  
   那么,世界上有这种动物吗?有的。经本人研究,《山海经》中的“九尾狐”,就是今天的珍稀动物、豺的本家——薮犬。
  
   (1)外形。薮犬的外形很奇特,看起来像什么?狐狸?狗?狼?都象一些,但又都太象,而实际上,薮犬是是豺属(亚洲豺狗),非洲野犬属(非洲野犬)的亲戚,同属于薮犬亚科。
  
   (2)鸠尾。薮犬的尾巴和其他犬科动物比起来,太有个性了,短,小,顺着尾骨下垂,标准的鸠尾形态。这个特征是让古人感到奇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让我们疑惑和误会了几千年的根本所在,九尾和鸠尾,一字之差,给人的想象空间太不一样了。估计不少人会对这个尾巴失望吧,哈哈,事实往往是残酷的。
  
   (3)叫声。薮犬属于珍稀动物,对它的研究资料很少,暂时没有它的叫声资料,不过它的本家豺狗叫声据说和猫叫春一样,也就是婴儿啼哭一样,不知道薮犬会不时一样,待考。
  
   (4)吃人。薮犬和豺狗一样,能捕杀较大的猎物!
  
   (5)食之不蛊。“蛊”在作病名时,泛指由虫毒结聚,络脉瘀滞而致胀满、积块的疾患。《赤水玄珠·虫蛊》:“蛊以三虫为首。”“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证治汇补》卷六:“胀满既久,气血结聚不能释散,俗名曰蛊。”不蛊,应该指不得因虫病等引起的腹胀病。
  
   薮犬的药用价值暂时没有资料可查,但它的亲戚亚洲豺犬的豺皮有治疗腹胀病的药效,“主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之,或烧灰和酒服之;其灰敷匿齿疮。" 疳,中医病名,患者为小儿,表现为慢性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大便泄泻而酸臭,多与哺乳不当、饮食失节、病后失调及虫积等因素有关 。疮,肿块也。因此,豺皮的药用价值和“蛊”的症状是相符的,薮犬的药用价值是否也和豺狗一样,要等更多的资料,待考。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的“九尾狐”,极有可能就是今天的薮犬。
  
  
  
  
  
  
  
  
  
  
  




  补上薮犬的资料:
  
   薮犬亚科的三个亲戚间外形上相差很大。最独特的大概就是薮犬了。   薮犬分布在中美及南美地区。有水狗,林犬等称呼。   它的体型不大,体长55——75厘米,有一个短尾长13厘米,肩高25——30厘米。体重5——7公斤。   毛色棕红或棕檀色,尾毛颜色更深。喉头处有浅红色斑块。头宽,嘴短。善游泳,还会潜泳。令人惊异的是,它的足部有不发达的蹼。这证明它是经常傍水而生的。   它也是唯一长蹼的犬类。   体重5~7 公斤,身材矮小,体长575~750毫米,尾长125~150毫米,身高大约300毫米。头部宽,嘴巴短,毛皮红褐色,尾毛颜色更深,喉头有个毛色较浅的斑块。足部有不发达的蹼。   一般成小群活动。发情期持续约4天,10月大时性成熟。怀孕期67天。   捕食各种啮齿目动物,也吃其他的陆生脊椎动物。   薮犬的头骨较宽,嘴部较短。这表明它有较强的咬力。能捕杀较大的猎物!   是稀有而罕见的动物,它们的数量由于栖息地环境的急剧改变而大量减少。   对这种动物的研究并不充分。
  
   薮犬生活在南美洲的森林、湿地草原和丛林中, 分布在在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和圭亚那。这一品种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通晓数门知识的“万金油” (它能在许多不同的栖息地中生活) 但是从未离水很远被见到。
  
   薮犬是群居的动物。每群约有十余只,具有豺狗和非洲猎犬那种集体出猎,长时间追踪的习性。它们的食谱中有啮齿类动物、各种鱼类、小型爬行类、两栖类以及一些水鸟几乎是所有能到嘴的肉它们都吃。社群之间还会不断发出唧唧吱吱声、倒吸气声、啸叫声作为交流的信号。   薮犬是昼行夜伏的动物,群体狩猎喜欢猎取比本身体型大许多的大型猎物 ,它们每路过边界一次就会排着队倒立着在每个标的物上留下自己的气味,在狩猎过程中它们分工有序,总是有最有经验的头领作为攻击主力,其它的成员负责驱赶和骚扰猎物 。尤其是它可以潜水来捕捉水中的动物,这即使是在犬科的族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近距离观察薮犬的生活。它们是每天一群一起住在一个兽穴或挖空的树干中睡觉。它们每次都是集体行动,群落的关系是非常社会性的。




  那么,罗霄山一带是否存在薮犬呢?
  
  总体上讲,罗霄山是湘江、赣江的分水岭,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其自然条件应该是适合薮犬生存的,但暂时没有资料显示罗霄山一带曾发现薮犬,待考。
作者:林小堂 时间:2011-07-03 17:50:47
  这篇帖子是我上网以来看到让我感觉最震撼的帖子。
  我从大学期间就一直关注《山海经》。大学毕业后,也买过一些关于山海经研究的书籍,目前,楼主的说法是让我感觉最信服的。特别是对动物植物矿产的对照。
  对于古人的交通,很多人困惑如何考察这么清楚。我觉得上古时期,人们的交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落后。古代河系发达。特别是大禹时期,洪水覆盖大部分陆地,留于水面的恐怕就是一些山包。这些山,便类似现在大海中的岛屿,那样,记录这些地理方位便容易的多,单纯的多,而且,靠船舶来考察各处山头,通过行船的速度和时间,我觉得可以解释丈量问题,以及《山海经》成书过程中的,地域描述过程中宏观俯瞰而成的错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