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演义》:最好看的古典诗词解读(五)

 爱雅阁 2015-08-10
 第十六回 张元干捍卫汴京 范成大不辱使命

 
唐宋两朝的著名文人中,年少成名的往往命途多舛,比如王勃、柳宗元、李贺、李商隐。起步不是很顺利、年龄比较大才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反而高官厚禄安度晚年,比如贺知章、高适、张先、范成大,他们连平均寿命都远远超过前面那些人。
  范成大官至参知政事,在出使金国期间不辱使命,和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无论官职、政绩还是文名,在南宋诗人中都是翘楚。晚年隐居故乡江苏吴县的石湖,和姜夔等门人词客唱和,最后倒在歌儿舞女的怀抱。
  南北两宋出现两个范姓名臣,他们都是苏州吴县人。范成大和范仲淹是同一个宗族的人,但不是范仲淹的直系子孙。范成大同样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范雩是北宋宣和五年进士,母亲蔡氏是北宋书法家蔡襄的孙女、著名宰相文彦博的外孙女。可是范成大十八岁之前父母双亡,家里竟然没有住房,带着弟弟妹妹住在一条破船上。他后来曾经感慨“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从十八岁到二十八岁中进士的十年时间,范成大除了赚钱养家糊口以及偶尔去江浙漫游,通常都在昆山的一座寺庙读书,庙里的小和尚经常来找他聊天。正是从这些兴奋地谈论美女香客的小和尚身上,范成大看出了宗教的局限和虚妄。范成大晚年夜夜笙歌,因为他的宗教就是及时行乐。
北宋名相王安石经常忘记洗脸,“拗相公”之外又有邋遢的名声。无独有偶,南宋名臣范成大也以不修边幅著称。王安石的邋遢遭到苏东坡他爸苏老泉斥骂,范成大的邋遢竟然让自己把官丢了。
  范成大中进士后做了州县小官户曹,随后转监和剂局。户曹就是司户参军,和剂局负责制药卖药。有御史上表弹劾,说范成大破坏官员形象,经常穿着又脏又破的官服在街上招摇,还有人在和剂局生产的药品中发现杂物。上级于是让范成大离职反省。范成大问清楚工资奖金照发,倒也乐得逍遥。他因祸得福,利用这段时间专心诗词,声名大噪,引起宋孝宗关注。
  乾道三年,宋孝宗和宰相王淮提起范成大。王淮把范成大丢官的经过说了。孝宗大笑,他让吏部立刻起用范成大为处州知州。处州即今浙江丽水。范成大在处州政绩突出,他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上报朝廷。宋孝宗下令全国推行,随即召范成大进京做了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崇政殿说书就是皇帝顾问,范仲淹成为皇帝近臣。
  乾道六年,因为隆兴北伐的失败,宋金双方开始议和。南宋派遣“祈请使”北上,希望达到两个目的,首先是请金人归还赵宋皇室陵墓所在的河南巩县、洛阳一带,其次是重新制定两国交换国书的礼仪。作为战败国的使者向战胜国提这种条件,无异于与虎谋皮。其他大臣都不敢接受使命,范成大毫不畏惧。不过就连宋孝宗本人都觉得凶多吉少,他在送行的时候对范成大说:“如果不是朕破坏和约,你就不用去冒险。此去发生什么都不奇怪,你要做好苏武牧羊的准备。”
范成大满不在乎。出发前很多亲友专程从苏州赶来杭州和他道别,含蓄地提出要帮他安排后事。范成大哭笑不得。他把亲友打发回乡之后,悠哉悠哉上路,随手写下一本诗歌《北征小集》和一本笔记小说《揽辔录》。一路上他看见中原遗民已经被金人同化,蓬头散发,只有老年人还心存故国,看见南宋使节潸然泪下,甚至跪拜使者车马。
  到了金国首都燕京,正式接见之前金国君臣设宴招待南宋使臣。范成大知道如果过几天正式递交国书,自己就必须按照过去的礼仪对金国皇帝卑躬屈膝,所以酒过三巡之后,忽然从怀里掏出国书。金国君臣没想到他会在饭桌上把国书掏出来,目瞪口呆。金国太子认为范成大无礼,抽刀欲斩范成大,被他叔叔越王制止。金国太子要范成大把国书收回去。范成大置之不理。
  太子声色俱厉:“你到底是来求和还是宣战?”
  “当然是求和,我来请求大金归还大宋皇帝祖宗陵寝所在地。但如果你们一定要大动干戈,我们也奉陪到底。”
  双方僵持了一个时辰之后,金世宗只好接受国书。范成大最终没有完成使命,但他的表现轰动两国朝野,甚至连金世宗也承认“可以激励两国臣子”。
  范成大在汴京写下名作《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归国后范成大得到朝廷的肯定,做了中书舍人。乾道七年受命出镇静江府。静江府就是广西桂林。他那些多愁善感的亲友听说他即将远赴蛮荒瘴疠之地,再次赶来送行。范成大把全部积蓄装进红包才打发他们。
  范成大从长江逆流进入赣江,从赣南进入岭南,路上写了一首《鹧鸪天》。

  荡漾西湖采绿苹,扬鞭南决衮红尘。桃花暖日茸茸笑, 杨柳光风浅浅颦。 章贡水,郁孤云,多情争似桂江春。 崔徽卷轴瑶姬梦,纵有相逢不是真。

  崔徽是中唐歌妓,做过监察御史的裴敬中对她一见倾心,她也喜欢裴敬中。裴敬中调任后杳无音讯。崔徽让画家给自己写真,请人转交裴敬中,希望裴敬中眷念旧情。裴敬中置之不理。爱人和青春的相继离去使崔徽不再留恋人世,不久之后随风而逝。
  范成大在桂林完成《骖鸾录》和《桂海虞衡志》,竭力宣扬桂林山水为“天下第一”,这一说法后来演变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离开桂林的宴会上,僚属请来契丹歌舞团为他送行。他填了一首《鹧鸪天》。

  体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袅袅盈盈处, 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当年范仲淹奉命带兵防御西夏,那时的防线在陕北,范仲淹写下边塞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三十多年后,范成大也奉命来到抗金前线,不过此时的前线已经退至陕南。范成大邀请陆游加入他的幕府,两人时相唱和。淳熙四年范成大离任,途经武昌时写下《水调歌头》。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范成大勤于著述,从四川回到苏州的路上又完成两卷游记《吴船录》,书名来自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吴船录》和陆游的《入蜀记》都是古代著名游记,两部书几乎同时诞生。
  范成大回朝后做过权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大学士。虽然得到了很多文人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但天性懒散的范成大却并不觉得幸福,无聊的政治游戏和无休止的应酬让他特别难受。他喜欢睡懒觉,可是为了早朝不得不起得比鸡早。范府有个家丁范大脑袋,睡觉时鼾声如雷,范成大每天离家早朝都能听到范大脑袋的鼾声。范成大更加觉得自己做官是无期徒刑。
卜算子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淳熙九年,范成大终于如愿退休,回到故乡石湖。他的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就写在归田以后。

  春日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夏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秋日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同情百姓的苦难,“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也享受村居的安闲,“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当然更加留恋美女的温柔,“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
  范成大的诗文一直被人传诵,到清初流传更广,当时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剑南”是指陆游的《剑南诗稿》。杨万里说范成大的诗“清新妩媚”、“奔逸隽伟”,他甚至断言:“今海内诗人,不过三四,而公皆过之,无不及者。”
芦川居士张元干是福建永泰人,他和陆游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出生在中层官僚家庭的翩翩公子,都是反对和议的抗金斗士,都曾在前线和金人短兵相接,都是年少成名,都是喜欢漂泊的江湖浪子,而且都活到八十高龄。
  张元干的父亲张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张元干小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河北临漳官舍,二十岁左右又到江西南昌投奔舅父向子湮。在向子湮介绍下,张元干向徐俯请教诗词句法。徐俯字师川,他是黄庭坚的外甥,官至参知政事,写过《春游湖》这样的可爱小诗。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两年后张元干到京城成为太学上舍生。太学上舍生可以不经公务员考试直接做官。不久张元干做了开德府教授,转文林郎,宣和七年成为陈留县丞。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逼近京城。向子湮是兵部侍郎李纲的好友,此时张元干正好在李纲府上求教。李纲召集幕僚商量对策,张元干也在一边旁听。李纲的幕僚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护驾南走避开金兵锋芒,一派主张坚守汴京等待各地勤王。双方争执不下。李纲问张元干怎么想。张元干慷慨陈词,坚决主张抵抗。
  “汴京一旦放弃,军心民心将不可收拾。而且大宋一向以帝京为中心部署军力,也就是说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坚固的堡垒都在汴京,如果汴京陷落,我们将无险可守。”
有人说:“我们还有万里长江。”
  张元干反驳:“请问自古以来退往江南的政权,有哪个曾经北伐成功?退往江南就意味着放弃中原大好河山。”
  李纲点头赞许。这时宋徽宗已经匆匆出走,白时中、李非彦等大臣也想奉宋钦宗南逃。李纲挺身而出阻挠。宋钦宗无奈决定留京坚守,并升李纲为尚书右丞。李纲随即正式聘请张元干为幕僚。
  张元干独自来到禁军常去的酒楼请在场的禁军将士喝酒。他发现禁军将士都对守住汴京缺乏信心,也不认为皇帝会留下来一起坚守,决定做做这些将士的思想工作。
  “其实皇帝会不会留下来不是他自己能作主,也不取决于朝中大臣,你们才有决定权。”
  将士们对他的说法很感兴趣,竖耳静听。
  张元干接着说:“如果你们不愿意随行,皇帝不要说退出汴京,就是离开禁宫上街闲逛都不敢。”
  一名军官问:“你是让我们抗命不遵?这可是犯上作乱。”
  “我在太学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怎么会教唆你们大逆不道?我问你们,你们的家眷在不在汴京?如果在的话,现在金人大兵压境,你们有没有能力保护他们?”
  另一个军官说:“这我们不用担心,朝廷会帮我们安置他们。”
  “你们听说过安史之乱吧?”张元干接着说,“唐玄宗决定逃往四川的时候,安史叛军还没有攻陷潼关,按理说有足够的时间转移长安军民,可结果大多数人都落入叛军之手,其中包括很多皇亲国戚和贵族大臣。唐玄宗根本就没有通知他们。”

“你的意思是一旦金兵攻城,皇帝只会顾自己,根本不会考虑我们的家眷?”
  “有时候不是他不想,而是力不从心。”
  将士们哑口无言。
  过了一会儿,有个军阶较高的将领说:“我们也不想走,可是如果上级命令我们离开汴京,我们肯定不能违抗军令。”
  “单独一个人违抗命令没用,但如果你们统一行动,上级就拿你们没办法,这就是所谓的法不责众。”
  “大人的意思是?”
  “你们如果愿意照我说的做,我保证你们可以留下来,而且不会被上级责怪。”
  第二天,宋钦宗改变主意再次决定逃离汴京。李纲闻讯赶到时禁军已经整装待发。
  李纲束手无策,急得在城门口团团转:“怎么办,怎么办?”
  张元干说:“大人别慌。禁军未必愿意南巡,不信您问他们?”
  李纲问:“你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所以请大人亲自询问。”
  李纲登上城楼,大声问禁军将士:“汴梁是我大宋神京,如果我们放弃汴梁,那就等于宣告大宋灭亡。你们愿意跟我死守汴梁,还是愿意跟随陛下向南逃亡?”
  禁军齐声回答:“我们愿意死守汴梁,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你们说什么?我没听清。”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宋钦宗见此情景,害怕勉强出逃会被禁军中途抛弃,只好勉为其难留下抗战。

金兵包围汴京后,张元干和守军并肩战斗,挥舞宝剑把金兵斩落城头。金兵看见开封军民士气正盛,怕僵持下去对自己不利,不得不退兵北返。徽、钦二帝认为李纲有挟持天子的嫌疑,不但不升官,反而把李纲赶出汴京。有人告密说张元干是李纲背后主谋,张元干刚领到的官服被当场脱掉,只留下一条犊鼻短裤。
  金兵打听到李纲离开,这年冬天卷土重来。他们顺利攻克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和几乎所有王孙公主,北宋王朝寿终正寝。李纲和流落淮上的张元干鞭长莫及,只能扼腕叹息。
  建炎元年五月,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南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初痛定思痛,起用李纲为相,张元干也被召回做了朝议大夫、将作少监充抚谕使。李纲依然反对定都江南,主张积极备战,伺机北伐。宋高宗和一些主和派认为宋金实力相差太远,所以应该暂时采取守势,避免和金兵决战。双方分歧太大,李纲只做了七十五天宰相就被罢免。
  建炎三年春天,金兵大举南征。高宗从扬州渡江逃亡江南。长江以北全部被金兵占领。张元干在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写下《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且歌且哭。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浣溪纱》大概也写于这前后。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传说玄真子张志和在吴兴仙逝。张元干偶然看到他的画像,填了一首《渔家傲》(题玄真子图),对这个劫后余生、优游卒岁的本家表示羡慕。

  钓笠披云青嶂绕,橛头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绍兴元年春天,南宋军民把金人赶出江南。赵构定都杭州,把杭州改名临安。临安的意思是临时首都,提醒朝野不要忘记大宋的京城在开封,可惜后来连临安也没守住。
  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绍兴这个年号用了三十二年。在这期间秦桧两度为相,做宰相时间长达十九年。他是否金人卧底没有足够证据,但他确实改变了赵鼎、岳飞、李纲、张元干、胡铨、陆游等人的命运。张元干因为官小没有引起秦桧重视,不过他认为自己应该和李纲共进退,所以主动辞职回到故乡福建。
  绍兴八年冬,秦桧、孙近准备向金称臣纳贡,李纲上疏指斥他们卖国求荣。张元干得知李纲上书事,又作《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对李纲表示敬仰,希望李纲东山再起,重整朝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绍兴十二年胡铨因为请斩秦桧以谢天下被赶出京城,途经福州时,张元干不惧株连,大排筵席为胡铨送行,饼以《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谪新州)相赠。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孤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和胡铨的请斩秦桧封事是当时的时代最强音,张元干也因此一举成名。胡铨辗转到达新州以后,写了一些新词忧国忧民。这些词通过彭德器传到了张元干手中。张元干读后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再次和韵。

  瑞鹧鸪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才华横溢的张元干后半生一直没有做官,江南的山程水驿见证了他的落寞孤单。
  点绛唇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绍兴二十一年有人旧事重提,以附和胡铨的罪名告发张元干。秦桧下令把张元干逮至临安。张元干在秦桧死后方才出狱。劫后余生的张元干并没有回家,收拾行李再次出发。
  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古今中外的诗人都爱好旅游,但是没有人比张元干更喜欢漂泊。即使是酷爱登临的李白和苏东坡,六十岁之后也希望找个安身之处。张元干却无法停下脚步,直到八十左右依然人在旅途。是什么让他放弃天伦之乐离开故土,是什么让他顶着萧疏白发风餐露宿?有谁在夕阳古渡听他倾诉,有谁在荒村茅店陪他饮酒?
  张元干和张孝祥并称南渡初年词坛双璧,著有《芦川词》两卷,另有《芦川归来集》十卷。《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芦川词慷慨悲凉的风格对辛弃疾等人影响深远。

张元干一生追随的抗金名将李纲也写过词,不过数量不多,佳作更少。从现存李纲词作来看,他最擅长写《望江南》,其中又以“池阳道中”最好。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   一望楚天长。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第十七回 胡邦衡名扬千古 陈同甫不可一世
  第十八回 杨万里青山怕见 张孝祥天外飞仙
  第十九回 辛弃疾勇冠三军 李好古一鸣惊人
  第二十回 十二阑干闲倚遍 一春长费买花钱
  第二十一回 姜白石商略黄昏雨 刘改之难忘少年游
  第二十二回 史达祖误入歧途 刘克庄晚节不保
  第二十三回 听风听雨过清明 故国故园来梦境
  第二十四回 刘辰翁含恨归隐 王沂孙怀羞出山
  第二十五回 玉关踏雪事清游 流光容易把人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