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人的“电子乐”

 汉青的马甲 2015-08-10




现代人提到古乐,闭上眼睛脑海里盘旋的,大多是一些深沉的声音——古琴、古筝、琵琶、埙、萧等,要不就是排山倒海的“鼓”(一想到“鼓”,小编就想喊——青天大老爷,我冤啊!⊙▽⊙)。这大概是传统音乐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贵族音乐的缘故,贵族音乐不是爱逗逼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选择太丰盛了,除非是音乐学院搞古器乐研究的,否则很少有人再去聆听古乐那最初的声音。


最近小编听到一首来自大理白族的铜口弦曲子,相当震撼。如果说秦腔是古代的摇滚乐,那铜口弦就是“电子乐”。古人好腻害,没有电也能做得出和电子乐一样带感的音乐。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05 曲目1 来自拾文化








这是口弦,现在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个乐器,但凡有口弦琴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萨满,东巴,毕摩等,他们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乐器,不仅可以用来演奏,还可以用来招魂驱魔,沟通天地,用来谈情说爱,交接暗语,甚至还可用来催情。所以它才会拥有那么神秘带感的效果。


回复“口弦”再给你听一首怒江兰坪那边普米族的竹口弦曲子——祭山神


口弦又称“响篾”、“吹篾”或“弹篾”。


各民族对口弦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僳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或“嘎洛波”,黎族则称之为“口弓”,普米族叫“咕咕”,纳西族叫“卟卟”。


在我国的傣、哈尼、景颇、佤、拉祜、苗、柯尔克孜、锡伯、回、蒙古、斡斡尔、鄂温克和黎等兄弟民族,流行的是手指弹拨的口弦;高山族流行的是抻动的口弦;彝、纳西、僳僳和白族,则两种口弦都流行。


2014年的4月27号,独立音乐人欢庆策划的口璜琴研讨会上,正式把口弦统一定名为“口簧琴”,意为口中弹拨的簧类乐器。











竹口弦最早的起源是,云南的一个农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走在竹林间,突然一阵大风刮来,竹林里发出阵阵诡异的声响,嘘嘘...呼呼...吓得他赶紧跑回家,天亮后带上村友一起去竹林,才发现那是些破老的竹子,被风穿过竹身的缝隙,产生振动,发出怪音,得知这一现象后,心灵手巧的农民做出了优美的竹口弦,用以沟通天地,表达情感。


在丽江石鼓那边,有一个姑娘是口弦的狂热份子,有多狂热呢?据说她不务正业,不干农活,不谈对象,天天就在小山头上弹口弦,放到现在绝对是个艺术女青年了,但当时她的家里人可是急得不得了,姑娘都快三十了没一个对象,家人在无奈之下,悄悄把她的口弦毁了,希望她能做个没个性的姑娘,好好生个娃。可没想到,姑娘痛不欲生,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她上吊自杀了,这是一个可怕的悲剧还是一个勇敢的故事呢?只能说明口弦拥有无限的魅力,可惜我们都听不到那姑娘弹得有多棒了。


宁夏六盘山地区有一个故事讲道,早先,有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个非常漂亮但已有对象的回族姑娘,强迫与之结婚,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双眼,并使她变成了哑巴。这个姑娘就用竹子做了口弦,向众青年和乡亲们控诉财主的罪恶。后来姑娘们为了纪念她,人人都做口弦。


明朝统治纳西族和僳僳族的丽江木土司,欺压民众,作恶多端,使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木土司深怕人民群众聚议他的罪恶,反抗他的统治,于是他制订了一条反人情常理的法规:不准人们接触谈话,就连父子、夫妻也不例外,如有违反者轻则受到鞭刑,重则杀头示众。木土司的暴政使得民众更加愤怒,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反抗他。聪明的僳僳族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创制了一种乐器——口弦,他们用口弦来代替自己说话,表达心声,使得木土司的诡计失败。


关于口弦由来的传说故事,并没有最准确的起源,神秘的东西往往都是不知出处的,谁知道呢,悦耳就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