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听说过“口弦琴”这种古老而神奇的乐器?小编第一次听到口弦琴的声音时,被它苍凉、悠远的声音深深震撼了。 从远古走来的“魔笛” 中国自古素有“女娲作簧”的古史传说,《魏书·乐志》:“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西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鼔震灵之簧”载于《汉武内传》,意指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部落首领,开创了远古时代的口簧艺术。 口弦是在苗族漫长的生存发展进程中形成和产生的,历史上由于苗族先民长期的迁徙、征战等原因,口弦逐渐成为与苗族生活包括迁徙、战争有诸多联系的乐器。 传说因口弦发声低沉,音量很小,只能在夜深人静和人很少的时候听见,因而苗族先民常在战争中以此作为传递信号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弦逐渐从苗族部落战争中传递信号,庆功报喜的器物演变发展为苗族青年相互沟通,表达情爱的民间乐器。 “一把口弦,只为一人守候” 口弦外形似剑,结构简单,在其上凿刻出可以吹奏和弹奏的簧片,早期主要是为了表达纪念祖先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后来慢慢发展为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见证爱情的一种信物。 男青年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后,他就会亲自做一个口弦送给这个女孩。口弦的制作常常是情感的体现,琴片的工艺和琴鞘上的纹饰图案都能表达其对女孩的喜爱程度,有的还会在琴鞘上刻下表情达意的文字。 女方有意的就会收下男方的口弦,收下了口弦,就意味着把心交给了对方,因此口弦往往成为见证双方爱情的证物。 不少苗族姑娘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口弦,在苗族节日跳“花场”时随身携带,并能用它吹(弹)演奏,表明心迹。 扫描二维码购买 买一把口弦,送给心爱的姑娘吧! 热销推荐 扫码进入商城 图文来源:三苗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