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前预习之我见

 江山携手 2015-08-10

  在我镇“预、检、展、评、测”的教学模式下,各校积极配合。现就个人教学情况,就预习环节谈点看法:

    一、首先,预习是听好课地基础。

   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预习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接受能力才会更强。这正如:“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一样”通过预习,学生对不懂的知识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听课时就可以集中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收到很好的听课效率。

    二、预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通过预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做起作业也就不那么困难了。这样,学生就无形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心理压力也就会大大减小。

   三、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捷径。

   我们知道:课前预习任务是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和基本内容。找出文章的重难点知识,并做好圈点画线。这样以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学生一个自学的过程,一个分析教材的过程。这样长期坚持,每天做好课前预习,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会有所提高。

   四、学习应有学法,预习也是如此。

   课前预习的方法多样,主要有:1.边读边思:即在课前预习的同时,对不理解知识进行思考理解。2.边读边画:即画名词概念、重点难点、新奇问题。3.边读边做:即通过预习,对课本讨论题,学案试题提前进行了评价。这样,既检查了预习效果,也为听取新课做了思想准备,做到了有目的听课。因此,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学生做好预习指导,是教师减压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做好学生预习工作,也是开展好“预、检、展、评、测”教学的坚实基础,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