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地名考十四:昆仑赤水》

 负鹏载舟 2015-08-10

《山海经地名考十四:昆仑赤水》---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v_新浪博客  (2010-09-28 05:58:42)


 

远古昆仑之地有五色流水,也就是有五条不同颜色的河流萦绕着。有关记载见于地理学著作《河图括地象》和淮南王刘安门客所著的《淮南子》:

《河图括地象》曰:“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一城布绕之。”

昆仑居地之中,其势四下,名山大川,皆有气相承接。”“昆仑地之中也,其外有五色弱水,横绕三千里,深十三寻。 《博物志》卷一引

《淮南子·地形》:“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勃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

但是,赤水的名字在《禹贡》和《尔雅》中均未载入,可能是远古时并未发现这样一条河。不过成书不迟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里却有好几处记载了这条赤水河。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这里的赤水“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比《淮南子》的记载更加详细,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这条赤水河是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南角,首先是向东北方向流动,然后才是向西,进而向南流进了南海,即青海湖。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邱,……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既然昆侖之邱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说明赤水和黑水是平行的两条河流,而且在赤水和黑水之间,隔着一座巨大的昆侖山。黑水的走向是自东向西流经合黎山口经酒泉(昆仑障)至敦煌三危山向南继而向东流入青海湖。则赤水的地理定位应该是在昆仑南阿,与黑水平行的一条河,我们暂不讨论赤水的走向。看一看这个推论是否符合历史文献的记载:

《西山经》:(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達。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证明:赤水出昆仑,确实先是向东南方向流入了汜天之水。

《大荒南经》:有汜天之山,赤水穷焉。郭璞注:“流极于此山也。”这是说当赤水汇入汜天之水。赤水就结束了它的全程。此后向西继而向南,最后流进南海(青海湖)的河流不再称为赤水,而是叫做汜天之水。

《淮南子·地形》:“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勃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证明:赤水出昆仑东南角,向西,再向南流入青海湖,丹泽(未详)之东。
   
《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证明赤水之北确有一座昆仑山。

《穆天子传》 卷之一:河宗又号之曰穆满,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囗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女晦。’”
   
卷之二: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刁囗昆
仑之丘。
     
同卷:天子囗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

《列子》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以上四例证明:昆仑山南阿确有赤水,周穆王当年就在赤水和北面的昆仑山之间的某地居住过。

依据上面的古代文献,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
   
古代昆仑山的四周有五条河流环绕着它。其中发源于昆仑山东南角的一条河流叫做赤水。赤水的流向是先向东南方流动,汇入了一条叫做汜天之水的河流。这条汜天之水继续向东北方向流动,然后转向西流,流到敦煌三危山附近转而向南流,最后流进了南海(青海湖)。这个结论得到了明代的《肅州卫志》的证实。

明代的《肃州卫志》载“卫西北十五里有黑水,自沙漠中南流,经黑山下合白水,又红水,在卫东南三十里,西流会于白水,入西宁卫之西海,”证明在酒泉(明代甘肃卫)东南三十里处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在这里白水和黑水相汇合。而黑水在到达这个交汇点以前已经汇合了赤水(红水)。换一个说法,就是明代人认为,赤水从昆仑东南角的发源地一直到它汇入汜天之水,继而流向西方的酒泉(昆仑障),最后在酒泉的东南三十里汇入黑水的这一段河流都叫做赤水或者红水。以后,这一条接纳了赤水的黑水河继续向西,接纳了白水,最后在敦煌三危山附近转而向南流入了南海(青海湖)。

在此,我们有必要对秦汉以前文献记载的环昆仑山的水文地理进行一个总的概括:昆仑山发源的河水(黄河源)、赤水、白水、青水和流经昆仑山北面的黑水围绕着远古昆仑山形成了一重甚至是几重的环形的河流,叫做弱水之渊。这个弱水之渊向北的一支在合黎山穿越黑水河继续北流,最后流进了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的居延海,消失在沙漠里。这一条河今天还在,叫做弱水。由东向西流经昆仑山的黑水在路途中分别汇入了弱水、赤水和白水,最后流入青海湖。

这里所说的白水就是黄河发源于远古昆仑山的另一个黄河源。

除了我们提到的黑水、赤水、白水以外,远古昆仑山地区还有两条河,一条叫做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西北角,向西南终止于朽塗之山(又叫丑塗之山);一条叫做青水,发源于昆仑山的西南角,流向记载和其他几条河流发生了混淆。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它是一条发源于昆仑山西南角的河流,向东又北,汇入了环水之渊。其后流出环水之渊的哪一条河算是青水的下游河现在已经很难分辨清楚了。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录了发源于昆仑山四个角的这样四条河流,加上路过的黑水河,在昆仑山四周环绕而行的一共是五条河流。卷一: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又译阿耨达池)。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余里,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峰焉。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殁伽河(又译恒河),绕池一 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原注:旧曰辛头河,讹),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又译博叉河),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又译私陀河),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河源。文中的西南海系指昆仑山西南方向的由西而南的青海湖;东北海系指由昆仑山东北方向的居延海。

河流名称

发源地

白水(一说黄河源头)

昆仑东北角

赤水

昆仑东南角

洋水

昆仑西北角

青水

昆仑西南角

黑水(一说黄河源头)

自西向东路过昆仑山

随着远古至今历史的变迁,远古昆仑山的地理条件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所以有一个历史事实必须澄清。就是今天的黑水河向西流经敦煌三危山的一脉已经断流。因为远古的黑水河在合黎山附近和弱水成十字交叉汇合,黑水河由东向西流,弱水由南向北流,在合黎山下汇合。以后弱水继续向北流入居延海,黑水河继续向西流经酒泉,再向西流到敦煌三危山附近向南转弯,流进了青海湖。因为这一路多是流沙,加之这里的地理位置在不断升高,所以黑水河已经断流久远,剩下的只是一片戈壁沙漠。我们只能在《山海经》里找到这条曾经的河流:

《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邱…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可见在远古大禹时代,昆仑西曾经有四百里水行之河流。这条河应该就是黑水河。今天从祁连山到敦煌三危山的距离正好是大约四百里,这一点绝不是偶然。今天的黑水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所不同的是它由东向西在汇入弱水以后便随着弱水向北流进了巴丹吉林沙漠,消失在沙漠里……。黑河向西的一支因为河床的干涸,已经不再经过敦煌附近的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湖),所以就产生了白河是黄河源头的另一种说法。

阅读本文请参考《山海经地名考三:昆仑南海》《山海经地名考四:昆仑黑水》

              《山海经地名考六:大积石山和小积石山》

              《山海经地名考十二:昆仑环水之渊》《山海经地名考十三:弱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