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清代名臣朱嶟故里

 七里山人 2015-08-10

探访清代名臣朱嶟故里

最早提出鸦片对人民身心的摧残,举荐林则徐禁烟青史留名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374
     朱氏宗祠坐落在小新村的中心地段,是一座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古典建筑。据村里人说,朱家的这座祠堂是以著名的清朝重臣朱嶟为代表捐资筹建的。
    在朱氏宗祠的正殿内,一扇典雅的格子门是最惹人注意的地方,放眼看去,它足有3米多高。
    据了解,朱氏宗祠占地1220多平方米,拥有前殿、中殿和正殿三层,共52间房舍,整个建筑工程始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  本报记者  顾世丹  文/图
    
    清末鸦片横行。道光年间,通海人朱嶟在朝廷身居要职,主张严禁鸦片。这一主张不仅得到了朝廷的采纳,也成为家乡父老传颂的佳话。
    近日,记者来到朱嶟的故里,探访那些曾经的旧事。
    祠堂寻踪
    一对古朴且富有神韵的石狮和墙上镶嵌的诸多碑文,是人们对通海县杨广小新村朱氏宗祠的大概印象。宗祠坐落在小新村的中心地段,是一座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古典建筑,占地1227.86平方米,拥有前殿、中殿和正殿三层,共52间房舍,整个建筑工程始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据当地人说,朱家的这座祠堂是以朱嶟为代表捐资筹建的。但后来,随着时光的演变和历史原因,宗祠内的祖宗牌位、木门、雕刻、匾额等被毁。现在,宗祠虽然在,但己伤痕累累。
    走进朱氏宗祠,硕大的木门和颇有高度的门槛预示着这个家族曾经显赫的社会地位。祠堂中,即便屋舍破败杂草重生,但丝毫掩饰不住祠堂本身曾经的辉煌和古朴。在后殿,记者惊奇地发现,在原以为不会有人居住的地方,却偏偏住了人。据记者了解,目前有5户人家居住在朱氏祠堂中,住户们利用祠堂中闲置的空地种起了花草,在周围古朴建筑的映衬下,安详而和谐。他们表示,希望朱氏宗祠能够得以保护。记者从通海文物管理部门了解到,朱氏宗祠先要理清产权等相关问题后,文物部门才能考虑,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而说起它的辉煌,当地人朱春荣告诉记者,朱氏宗祠设计独特,结构严谨,做工考究,三个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内外两院,院内百花齐放。据朱氏老辈人说,以前正殿天花板的壁画有山水花鸟、飞禽异兽和各种书法,屋门上刻有数百幅以故事为内容的图案或古代诗词名作等。宗祠所有门窗、房檐、壁间都被艺术雕刻,绘画装饰点缀,琳琅满目,古朴典雅。
    走访于朱氏宗祠内外,记者在前殿门前注意到,其墙内嵌有内容为道光皇帝封赐朱嶟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等内容的诰封碑。那么,这位朱嶟到底是什么人,会被当时的朝廷如此看重呢?
    少时读书离家乡
    据记载,在小新村筹建朱氏宗祠的朱嶟为著名的清朝重臣。 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20年),朱嶟中进士。入朝后,曾进翰林院任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礼部、兵部、吏部侍郎和礼部尚书等职。
    当地人朱培盛现年79岁,说起来他算是朱嶟的后裔。斗转星移间,他是否还知晓祖上在当地的往事呢?几经思索,他这样告诉记者:“朱嶟字仰山,通海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庄重寡言,志气纯正。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平时不爱说话,所有心思都花在读书上。由此,他有了一个绰号叫‘四哑巴’。起初他在通海县城读书,后来到了省里,最后到京城考上进士,之后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
    虽说朱培盛无法讲述出更多朱嶟在当地的事情,但经记者翻阅文献,找到了关于他幼年的部分记述:“朱嶟之曾祖、祖父都是入学秀才,而且都曾做过私塾老师,到父亲时曾举优贡。幼年的朱嶟聪颖好学,智力过人。五岁入私塾听讲,曾向乃祖(老师)发问:‘为什么月亮会在夜晚亮?太阳为什么不在晚上亮?’这可难倒了老师,遂被称为神童。由于乃祖是饱学之士,朱嶟六七岁就授《论语》、《诗经》的课文,而且能背诵许多篇章。每年春天,朱嶟的母亲都要带他到外婆家去玩,而朱嶟每次都带着书包,白天喜欢与村童骑马放牛或到河里洗澡嬉戏,夜里却在灯下看书,到十岁左右,朱嶟已能背诵许多古文名篇。16岁中乡试举人,28岁上京赴试中进士并入翰林院。”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朱嶟的家庭已构成了三代书香门第。家学的渊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并对学有所成的朱嶟离乡之后的仕途注入了深厚的积淀。
    危难之际“上书禁烟”
    朱嶟进京后,并没有和很多“京官”一样享受功名带来的舒适生活,而是想有一番作为。
    朱培盛在讲述祖上朱嶟时,记者可以从他的言语间感受到那种崇敬之情,而这种崇敬除了很多关于朱嶟为官时的事迹外,最让他称道的莫过于“上书禁烟”。
    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道光两代皇帝执政期间,外患加剧,外国列强大肆将鸦片运到中国,百姓受鸦片毒害颇深。朱嶟在考察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之后,在紧急上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中华若不尽早根除鸦片之祸,国人危矣;国人既危,中华更危矣!”
    据了解,当时朱嶟在朝中与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为禁止鸦片进入中国的“禁烟派”。据谭宗浚《览海赋》中写道:“鸦片入中国,清乾隆时期岁仅数百箱,在道光中期则设趸船突增至二万余箱。”“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上书朝廷,主张将鸦片贸易合法化。道光帝下诏,交两广总督与海关熟议后上复。于是,内阁学士朱嶟、鸿胪寺卿黄爵滋,给事中许球、交章力言其有伤政体,请申明厉禁,以荐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朱嶟、黄爵滋皆在朝廷上与其呼应。”朱培盛说道。
    而据记者了解,当时“禁烟派”的主要代表文献是道光十八年黄爵滋上奏的《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和同年8月林则徐上奏的《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早在道光十六年,朱嶟的《申严例禁以彰国法而除民害折》就提出了禁烟的主张,早于黄爵滋和林则徐,其主要观点是反驳了“驰禁论”的一些错误观点,指出鸦片最大的危害是对人民身心的摧残等,这比单纯惩治吸食者的观点进了一步。
    朱嶟一生奔波于民族危亡之时。清咸丰十一年,自觉年老力衰的朱嶟奏请开缺,并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在京逝世,葬于京郊。朝廷谥号“文端”,有“学粹品端”、“老诚持重”、“克尽厥职”等赞语。光绪初年,地方绅耆报请朝廷批准,崇祀乡贤祠,建“清礼部尚书朱文端公故里碑”于通海城东门外大桥驿道旁。
    如今,小新村的朱氏后裔们每到祭祖之时,不论身在何方,都要为朱氏先人敬上一炷香,缅怀祖先,激励后世子孙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勤劳奋进好学,堂堂正正做人。朱培盛表示,朱氏宗祠历经时代变迁,昔日的辉煌虽已不复存在,但是朱氏子孙有意愿对宗祠进行修缮保护,它不仅是祖先遗留下的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