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约言录【16~18】

 寂寞在繁衍 2015-08-11

《温知堂杂话著》日:“一男,八岁,自春问,面色青白,神气不振,但别无苦恼,因家贫未医治。至仲夏,触时气,微热下利,且以时下血而骛,乞余治,与胃苓汤,下利及下血止。及大暑,忽身水肿,腹满甚,二便不通,大渴烦热,继发下利,与四苓散加车前子,虽不难治,但下利不止,腹满雷鸣,右胁下见痞块,渐渐膨大,且前之面色青白、神气不振等证依然,余因身体衰弱不堪,与甘草泻心汤加陈皮、茯苓,下利虽略止,诸证仍旧。适为八月之医会期,试抬患儿出,使众医诊按,与会西医,或云心病,或云肝脏肥大,因肝脏肥大过甚,故先治肝脏为宜,但颇难治耳。余日:治法是矣,虽然肝脏肥大与贫血及心病,但此证胃阳不和之患多,假令与他病药,恐于肝心两脏不利,故先宜研究治肠胃之法,后治他病,姑与甘草泻心汤。因此痞块,病由胃肠之运化不足而生,若能得胃肠之健运,则肝大或随而治矣。请先从余之治法,若无效,则请从诸君之法。因是连进前方,渐渐起色,痞块缩小,色泽亦复,此时适逢天长节,寻常小学行开学式,亦入校,以后照常通学矣。”

汤本按日:“胃苓汤者,平胃散(后世方)合五苓散也。但无必要,以柴胡加橘皮厚朴汤足矣。”

《医事惑问》日:“男,病泄泻,世医谓难治,招余诊之:心下痞硬,水泻呕逆而将绝。余日:此方疗治,世人将大恐也,因今医皆用柔药,若用此方中病时,将大发瞑眩,恐其瞑眩者,病不治也。病家领会而乞药,乃用生姜泻心汤三帖,其日七时许,病人大吐泻而气绝,因是家人骚动,集医诊之,皆云已死而归。急招余,又诊之:色脉呼吸皆绝,病家谓死,实似死矣,但其形状有可疑,且由死仅二时耳,可静观其死乎,抑不死乎?以前方入口而可通,因是而围,至夜九时许,病人如梦醒而开目,问何故眷属咸集?皆惊云:今日由七时许至今,呼吸色脉皆绝,虽集医者,皆云死人无药而去,故咸集聚也。病人亦以为不可思议,云:自昼问大泻后,无病苦而觉睡耳,现已无病,皆可归矣。眷属招日问所诊之医诊察之,亦云脉已如常,无病而去。后云甚饥,以茶渍食三碗,大悦而寝,翌日更健,如忘多年之病此人幼年以粥当食物而养育,四十余年,不食他物,若食之则积于中而不能食。然由此病治愈后,皆可照常饮食,至七十岁,以壮健而终。”服本汤发泻下的反应,我尝有所遭遇,但病必愈,即所谓瞑眩者是,不可惊扰,令病人安静为佳。

《成绩录》日:“一男子年三十余,心下痞塞,在胁下凝结,腹中雷鸣,过时不下利,如是已六年。先生用生姜泻心汤而愈。”

《方伎杂志》日:“僻囊,或称吐水病有吐腐败水者,或食物亦交吐者,概有胸中嘈杂、心胸痞塞、胁腹挛急、癞结等证。亦有肩背凝疼者,亦有日日、或隔日、或四五日必发疼吐苦酸水、或吐无味之水者,亦有吐前惟噫气恶心而不疼者。大祗大便秘结之人为多。

主方以生姜泻心汤合用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或大建中汤等,兼用消块丸,或大陷胸丸一钱,每夜或隔一二夜用之,则三四月痊愈矣。又自七八椎至十四五椎,及章门等穴,以灸痞根,但须严禁饮食,不然则无效,如酒、硬饭、荞麦面饼(中略)等,俱宜禁止后,可服药针灸。且呕吐一证,并宜关照病人,节饮食为要。吐水后,能耐渴者,宜使多服茯苓泽泻汤,及慎饮食十日许,则疼吐俱止矣。其有腹中黏着之宿毒,致拘挛、瘾块者,多因好酒与美味及嗜咸昧之切面等而成,故禁物颇难,不然不守禁,治疗无益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日:“此方(即旋覆代赭石汤)治生姜泻心汤证之更剧者。《医学纲目》日:病解后,痞硬、噎气、不下利者,用此方;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今用于呕吐诸证,大便秘结者有效。又下利不止而呕吐、或吐宿水者,亦有效。一宜秘结,一宜下利。

汤本按日:“由余之经验,此证有单用本方者,有宜处以本方加茯苓者,有宜于本方加茯苓石膏者,又有宜于此等方剂合用芍药甘草汤、大建中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方中之一者,又有用本方之加味或合用方,兼用黄解丸者,常无一定之方,宜临证处之。”其妙不可拘有无表里也。又治哕逆,属于水饮者。周扬俊日:“予用此方治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有神效,亦可试用。”我于本方加黄连、黄芩、栝楼仁,治逆气惊人之噫气不除证,屡得效,更加乳香、没药、或合桂枝茯苓丸、或当归芍药散,施于胃溃疡证亦有效。

《橘窗书影》日:“某妻,年四十余,感暑邪,呕吐腹疼,心下烦闷,与黄连汤加茯苓,病大安。”

《方舆鞔》日:“此方治腹疼、有呕气者。盖此腹疼,自心下至脐上部分痛也,临证时,宜明察疼处而处剂。”

《伤寒论述义》日:“此方(黄连汤)治霍乱之吐泻、腹疼,应效如神。”

《生生堂治验》日:“某妻,发狂痫,发则欲把刀自杀,或投井,终夜狂躁不眠,问有脱然谨厚,女子无一忤者。先生与瓜蒂散一钱五分,其痰上涌二、三升许,使再服白虎加人参汤,不再发。”

又:“某仆,二十岁,晡饭后,半时许,卒然腹疼,入于阴囊,阴囊挺胀,其疼如剜,身为之不能屈伸,阵阵闷乱,叫喊振伏,迎先生诊之,其脉弦,三动一止、或五动一止,四肢微冷,腹热如燔,囊大如瓜,按之石硬也(中略),病人昏愦中旷然告日:心下有物,如欲上冲咽喉者。先生闻之,乃释然抚掌而谓之日:汝言极当。以瓜蒂散一钱,涌出塞痰一升余,次与紫丸三分,泻五六行,及其半夜,熟睡达明,前日之疾顿如忘,居三日,自来谢云:呜呼,师之治是病,有如是之奇术,实已通神,众人想不得知之。”

汤本按日:“治此嵌顿小肠气,以内服药而奏此伟效,犹可谓汉方陈腐乎!”

《生生堂治验》日:“……回忆六七年前,予在天津时,近乡遍处缠喉风流行,自五六岁至三十岁者,卒然憎寒壮热,咽喉肿痛,不能饮食,四五日之内,咽喉腐乱而死,医术不能救,其内若用半夏苦酒方者,亦仅延四五日而死。予初施治,亦出他医同法,而杀多人。此时始觉作三圣散(即张子和之制方,由防风、瓜蒂、藜芦三味组成者)与之,得快吐,而顿愈,亦不用调理之药。自得此法后,于予手死者稀矣,后得此证者,皆请治于余,及将居京师,亦治此证最多。兹举一二例于下:

某妻,因患缠喉风,绝食欲死,众治无效,予以三圣散吹入咽中,忽吐黏痰升余,病顿愈,即能饮食言语矣。”

汤本按日:“此证吹入桔梗白散为佳。”

十四、表证与风湿的关系

其人体虚气弱,每致水气郁滞于体表(静脉毛细血管郁血影响体液通透之结果),如患感冒,则易发生风湿相搏证,而使桂枝证的为证不备。且由于体虚,乃为阴阳错综的见证,前之桂枝附子汤证即属此类,本篇尚有类此方证二则如下:

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证:主桂枝附子汤证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上冲者。

方:白术四钱,炮附子三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四枚。水煎温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走皮中,逐水气未清除,故使之耳。

甘草附子汤证:本方由桂枝甘草汤加附子白术而组成,主:虽为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但必另有上冲、心悸证可知。

方:炙甘草二钱,附子二钱,白术二钱,桂枝四钱。

水煎服,得微汗则解。

按:上述二方之治验实例甚少见,故无从证引。不过日人桂枝加苓术附子汤,纯由桂枝附子汤及此二方所悟出,故该方的治验实例中,不无为此类似之治疗作用,可参考。

阳明病

一、阳明病的特征

阳明病的特征,可由里外两方面来辨认,即:①腹证,为胃家实。②外证,为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就是说,凡诊得胃家实、或若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时,便称为阳明病

二、阳明病的病理概述

机体在大脑皮质主导作用下,把病毒驱集于肠胃之里,欲借排便功能将其驱逐于体外,只以自然良能的有限,而在病毒与机体相互问的作用下,反致大便秘结或滞下,乃发胃家实的阳明病

三、阳明病的三因二类

太阳并少阳病的误治或失治,均可转属阳明病,并另有所谓直中的阳明病,故有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和正阳阳明三种不同的患病原因,而称为阳明病的三因。无论原因如何,凡初发病,若能食者名中风,不能食者名中寒,此即阳明病的两大类别。

四、阳明病的治疗原则

由于以上病理的说明,机体欲自大便排除病毒,反在病毒与机体二者问相互作用下,促成热亢津虚的里实证,中医以利热、存津、泻下剂以治本病,正适应机体的自然要求,而达成全面的原因疗法,有关此类方剂,计有以下数例:

1.调胃承气汤证:(已见于太阳篇,兹不重述,可参阅)。

2.小承气汤证:以厚朴、枳实宽胀去满,大黄功能催大便,故就药物的配合解之,本方证的适应证当为:腹胀满,而大便不通者。

方:大黄六钱,厚朴三钱,枳实三钱。水煎温服。

3.大承气汤证:于小承气汤内又加化结峻下的芒硝,并于厚朴、枳实又增大其量,不但宽胀去满较有力,而攻坚破锐亦非前方所能及,故其主治当为:腹坚满、大便结硬、或滞下臭恶者。

方:大黄六钱,厚朴一两二钱,枳实七钱五分,芒硝四钱。

4.麻子仁丸证:本方为润燥通便剂,主津液虚无充实病毒而大便秘者。

方:麻子仁六两,芍药二两四钱,枳实二两四钱,厚朴二两四钱,大黄二两八钱。

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

《医学纲目》日:“顺利散(即小承气汤),治消谷善饥为中消,热在胃而能食,小便黄赤,微利者,至不欲食为效,不可多利。”

《入门良方》日:“小承气汤治痢疾初发,精气甚盛,腹疼难忍,或作胀闷,里急后重,数至固,不能通,窘迫甚者”。

《伤寒结论》日:“少阴病,手足厥冷,大便秘而小便赤,脉沉滑者,小承气汤主之。”少阴病指手足厥冷的外观言,其实乃阳明的里实证。

《小青囊》日:“小承气汤治痘,因饮冷伤食,而腹痛甚者。”一般饮冷伤食而腹疼甚,常发本方证,又不只痘为然也。

《医学正传》日:“治一人,六月涉深渊取鱼,至深秋而雨凉,半夜而少腹疼甚,大汗出,脉沉弦细实,重取如循刀砉砉然。夫腹疼之脉沉弦细实,如循刀砉砉然者,为阴邪固结之象,不当有汗,今大汗出,此必瘀血留结,营气不能内守,而渗泄于外也,且脉弦亦为肝血受伤之候,与大承气汤二服,微利而疼减,连日复于未申时坚硬不可近,与前药,加桃仁泥,下紫血升余而疼止,脉虽稍减而砉砉然仍在,又以前药加川附子,大小便四五行,有紫黑血如破絮者二升而愈。”

求真按:“此证宜本方(大承方汤)合用桃仁承气汤加附子。”

《吴氏勉学汇集单方》日:“余治一少年腹疼,目不见人,阴茎缩入,喊声彻天。医云灸脐,而愈痛,欲用附子理中汤。余偶过其门,使诸亲友邀入,余日:非阴证也……,阴证声低小,止呻吟耳,今宏厉有力,故以为非。脉之伏而数,目眩,为肝甚。外肾为筋之会,肝主筋,肝大盛也,肝脉络阴茎。肝开窍于目,故目不明。用承气汤,一服立止,可知其有结粪故也。凡疼须审查其寒热虚实,诸证皆然,腹久疼,多有积,宜消之。”

《建珠录》日:“盲人某,患天行痢,一医疗之,度数颇减,但下臭秽,日一再行,饮食无味,身体赢瘦,四肢无力,至年益甚,众医无效,先生诊之,作大承气汤,数月全治”。

又:‘’男,年十三,患天行痢,里急后重,心腹刺痛,噤口三日,苦楚呻吟,四肢扑席。诸证杂出,复无定证,其族有某医,久治之未见效,以为必死,因谢退,于是请先生,作大承气汤与之,尚未服某医复至,闻先生方,因谓其人日:嗟呼,殆欲其速死也,夫承气之峻烈,犹发火铣于腹内,岂可服乎?其人以其久治无效,不听,连服数剂,坐厕后,心腹顿安,但胸中尚觉喘满,先生又与控涎丹与之。未服而医复至,谓日:承气尚不胜,况此方乎?再三叮嘱必勿服,去后,复不听夜则服之,翌晨,吐下如倾,胸腹顿安。医复至,见其如此,叹服而去,后数日痊愈。邬治兵卫,患腹泻,恒非稀粥不能食,以为医治无效,未曾服药,见先生之殊效,始信医药,乃叹日:先生良医也,岂无不治之病乎?遂求诊治,作半夏泻心汤,使饮数月,腹泻止,而吃饭矣”。

又:“一女,患腹满,众医皆尽其术,而无一效,于是就京师请先生诊之,使饮大承气汤两月许,腹全减,如平人。按之脐旁有块尚未解,故与前方不同,(家长)以为无所病,毹故谢罢。六月许,大便渐燥结,饮食顿减,一日,忽腹疼,而呕吐不止,于是始服先生之明,更求诊治,作大半夏汤饮之,数日,疼止,不复吐,乃复以大承气汤下之,但隔十日,或五日一行之耳,块尚如故,久之,自阴中下臭秽,下利日十余行,如是者三日许,利止,块解,顿如平日。”

《古方便览》日:“一商人,年六十,患热病,诸药杂投,日渐增剧,十七、八日耳聋目瞑,不知人事,唇焦舌黑,谵语燥渴,惟求冷水,水入则呕秽,扬手舞足,病势危甚,家人惟有待毙耳。余按其腹有硬满疼痛状,乃作大承气之剂使饮之,夜下燥屎五六枚,翌日,目明而耳得闻,始知人事,然口渴未止,犹欲冷水,余不禁之,至三日,不欲复饮,与前方服十余剂,诸证日减,复诊时,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与三黄丸,病痊愈。”

又:“一男子,年四十余,热病十八、九日,口不能食,目不得视,身体不动,手足清冷,诸医为阴证,与参附辈,无寸效。余诊两脉如蛛丝欲绝;候其腹,脐下有物磊石可,乃与大承气汤,下燥屎五六枚,诸证顿减。”

又:“一妇人,患伤寒,谵语狂笑,下利清水,日数十行,诸医不能疗。余诊腹满硬,按之疼甚,乃作此方(大承气)连进三剂,利即止,诸证皆退。”

又:“一老人,患偏头疼,其疼如刀刳,不愈,四十余日,诸医不能疗。余诊腹满硬,大便不通十四日,舌上黄苔,面目黧黑,乃与此方五剂,下利五六行,诸证顿退,六七日痊愈。”

《方伎杂志》日:“……因伤寒请治,立而大言,家人掐止,使卧于床,其证腹满,大渴,舌上干燥,齿根色黑,而不错语,二便不利,脉沉微,因与大承气汤三帖,谓之日:下后当复诊。归不久其兄弟来云,刻前医来诊,谓宜人参剂,不宜大承气汤,恐日后有误特来请教。余日:此证用人参,恐后世医者亦无查考,可不必过虑也。兄弟归,排众议,而用大承气,下臭秽黑便极多,三日许,精神颇爽,但夜间惊恐,不能安眠,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十余日而愈。此证初病时,乃劳碌异常,不觉病苦,后病渐增,医者因是用人参,而不知反成大病”

又:“某妻,因时疫,发热谵语,舌黑干缩,人事不知,余用大承气汤,八九日许,不食,即点滴米饮亦不进,惟服药耳。余以其不因前证处方之故,而不食,必须以大承气汤以攻毒,病虽危,当除邪毒为要,以此晓示家人及亲戚,半月余精神稍清,始用米饮,后胃纳渐加,与柴胡桂姜四十余日而愈。其母谓病人云:十七日间,米饮一滴不进,予心大忧,今能痊愈,可谓幸矣。病人云:予于十七、八日间,每日奔走各寺,吃荞麦面,更不知有饥饿云,可谓奇证矣。此年妊娠,翌年生一子。”

又:“男,年五十余,患大疫,恶热,谵语,腹满,便闭,口干舌黑,脉沉实,余用大承气汤,下利日七八行,热渐解,十余日,精神复常。一日,又发大热,谵语如前,耳前发肿,所谓发颐是也,肿起寸许,根脚二寸余,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三四日现赤色,因贴破敌膏,二三日后,破溃,而脓颇多,疮口深约四五分,以探针涂破敌膏,押入疮口,昼夜三次,而耳中亦破溃,脓汁沸沥,因脓出而热气去,渐能食,精神亦渐复,三十余日痊愈。伤寒发颐者,证不多见,余所治者,仅数人耳,然皆全治,此其一例也。”

浅田宗伯日:“亡友尾台良作,屡称,治脚气肿满冲心,莫若大承气汤一方。余壮年不能信从其说,后由治例而悟。某,年约二十四、五,患脚气,两脚麻痹,有微肿,服药四五日,脚肿如失,大喜,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五六日忽腹满如鼓,二便不利,气急促迫,两脚肿满,按脉洪数,余大惊,以为冲心在瞬息之间,欲与降气利水之剂,但此人因恣饮食而停滞,致现胃实证,恐不能见效,宜先去其宿滞,后施前策未为晚也。急使服大承气汤二帖,小便稍利,腹满少减,连服五六帖,大便渐通,诸证皆安。十余帖,大病霍然而愈,余始服良作之说”。

山田业广日:“某,因其妻患疫,看护尽力,大虑心气,妻愈。一夜三更后,卒然起,赤身奔走户外,大声妄言,弟大惊,知已发狂,强之归。翌日乞余诊,投以柴胡加龙牡汤,数日,自若。此人年三十余,壮实有力,手掷二三问之坐席甚捷,因而狐祟之说以起……凡经十日许,一亲戚来……再乞诊,熟察之,虽昼夜数十发,但未发时,稍有正气,至发时,则握手张足,按之心下苦闷,项背手足筋络怒张甚强,触之则不堪而发声。观其反张之势,类于痉病之发狂,因投大承气汤五帖,若多用硝黄,想必有五六行之下利,而不知每日仅有二行耳,但其筋络从而渐缓,发病次数亦日渐减少。十余日后,颇有正气,重予前方。一月余病减七八,心想硝黄岂可久用乎?但减少即不适,不得己,又增之,约用承气七八十日,其问药灌肠胃,若行硬大便一次,则全快,至后不通快时,不一定用承气矣。此人肠胃特别厚实,余五十年问,多用硝黄者,惟此一人耳,古圣立方之妙,实可惊叹焉。”

《明理论》日:“承,顺也,伤寒至邪气入胃,则谓之入腑,腑犹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为荣卫。邪气入胃,胃中之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以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日:通可去滞,攻可去邪,若塞而不利,闭而不通,则以汤涤荡之,使塞者利,闭者通,故正气得以舒顺,是以名之为承气也。”

《内台方义》日:“仲景用大承气汤处,有二十五证,证虽各异,法即下泄也,用法虽多,不外大满、大热、大实,其脉沉滑而实者,用之无不当矣。”

《伤寒蕴要》日:“大抵用下药,必须切脉沉实、或沉滑、沉疾而有力者,可下也。再以手按脐腹而硬者、或叫痛而不可按者,则下之可无疑义。凡下后不解者,再按脐部,有无硬处,如有不喜手按者,下未尽也,复再下之。若下后腹中虚软,而脉无力者,此为虚也。”

《瘟疫论》日:“瘟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者,随观胸膈满疼,大渴,烦躁……前方加大黄下之。躁渴稍减,热去六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因邪毒最重,瘀复于胃也,急投大承气汤,傍晚大下,至夜半,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达原饮为小柴胡之变剂,但不如小柴胡汤加石膏。

又:“此一日间有三变者,是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也,设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而羁迟二三日,则必死,即虽不死服药亦不及。尝见温病一二日即毙者,乃其类也。”此证热毒猛剧,伤津至速,二三日可致体液枯竭,使施救不及,以上所说良确。

又:“若邪已入胃,则非承气不愈,误用白虎,即不能逐邪,徒因刚悍而伐胃气,反仰邪毒,因脉不行,而致细校又认为阳证而得阴脉,而妄言不治,医见脉微欲绝,益不敢说下,日惟杂进寒凉,以为稳当,愈投愈危,至死不悔。此当急投大承气汤,而缓缓下之,六脉将自复矣。”

又:“邪发于半表半里者,有一定之法。至于传变,或出于表或入于里,或表里相传,医见有表,复有里,乃引经论,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大谬也”。

汤本按日:“此非非议先表后里之法,是责泥守其法,而不知变通之庸医也。”

又:“尝见连进大剂之麻黄,无一毫之汗,转见烦躁者,何也?盖汗之理,自内由中以达于表也,今里气结滞,阳气不能敷布于外,而四肢亦不免厥逆,又安能以气液蒸蒸达表也。”

又:“劈如缚足之鸟,虽欲飞升,其不得乎?盖鸟之将飞也,其身必伏,先从足而后扬翅,方能升举,此与战汗同义。又如水壶,闭其后窍则前窍不得涓滴,亦与发汗之义同。凡见表里相传证,务宜以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者”。

以上二节可为余说,水僻于里、热盛于里、瘀于里、实于里,而致出气不畅,表气不得条达之证。

又:“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芒刺者,邪未尽也。再下之,芒刺虽未去,已无锋芒而软,然热渴未除,则更下之。热渴减,芒刺脱,日后更热,又生芒刺者,宜更下之。”

又:“余里,周因之,患疫月余,芒刺凡三换,计服大黄二十两,热始不作,其余脉证,得以渐退。所以凡下,不可以数计,若有是证则投是药,医家见理不透,经历未到,疑生中道,往往遇此证反致耽搁也。”

又:“大凡客邪,贵在早逐,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尚未危殆时,投剂不致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完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宜早拔去病根为要耳。”

又:“但辨人虚实,度邪轻重,察病缓急,揣邪气离原膜之多寡,然后药不空投,无太过不及之弊。是以仲景大柴胡汤以下,立三承气,与多与少,自有轻重之殊,不可拘下不厌迟之说。”

又:“应下之证,见下无结粪,以为下之过早,或以为不应下之证,误投下药,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而非专为结粪设也,若必待其结粪后,则血液因热结而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况溏便失下,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至临死不结者有之,但将臭秽一去,则邪实从此而泻,脉证由此而退,岂可孜孜结粪而后行也。”

又:“按三承气汤之功用,因热邪传于里也,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以软坚润燥。病久失下者,虽无燥粪,然多黏腻结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涤荡之能。设无痞满,惟存有宿结瘀热者,调胃承气汤宜之。三承气汤之功用,俱在大黄,余皆为治标之品。不耐汤药,或呕或吐者,当为细末蜜丸,可以汤下”。

以上为说俱佳,可熟读。

尾台日:“……然赋质脆薄之人,或久病虚赢,及老人血液枯燥者,以此方(麻仁丸)使缓缓转泄,亦佳。”

五、阳明病的清法

阳明病只无形之热邪内结,而无俱形之结实为候,宜以寒凉清肃之方剂治之。见于本篇者,有以下数则:

1.虎汤证。

2.白虎加人参汤证。

3.栀子豉汤证。

以上方证,均详于太阳篇,故不重赘。

六、阳明病的蓄血证

应以驱瘀为治,而见于本篇的只有抵当汤一则。因详于太阳篇,故亦不重赘。

七、阳明病的水毒为病

阳明病虽以热亢津消为病根,利小便本所当禁,不过亦有水毒为病之变,利尿剂亦有时不得不用。见于本篇的有以下二则:

1.五苓散证:已详于太阳篇,不再解。

2.猪苓汤证:主为小便不利、或频数、或淋漓脓血、或尿道疼而渴者。

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三钱。

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

《古方便览》日:“一男子患血淋二三年,一日血大出,疼不可忍,目眩不知人事,余即与此方(猪苓汤),渐渐收效而不再发。”

《尊水琐言》日:“满身红肿,以手按其肿颇有力,放手即复胀也。又一种,肿势如前,腰以下虽满肿,臂肩胸背无恙,呼吸如平常者,是亦可用猪苓汤,不必问其渴之有无也。”

《东郭医谈》日:“一男子下血,大小便不通,腹满欲死,与四物汤加山栀、黄柏之方,腹满仍甚……余以猪苓汤加大黄,小便渐次通快。”

《类聚广义》日:“治淋,点滴不通、阴头肿疼、少腹膨胀而疼者,若茎中疼,出脓血者,兼用滑石矾甘散。”

此即指猪苓汤言,但不必兼用滑石矾甘散也。

八、阳明病发黄证治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瘀热于里,每致黄疸病,见于本篇,有以下各方证:

1.茵陈蒿汤证:就师论及药物考之,则本方证当为黄疸、心烦、腹微满、小便不利者。

方:茵陈六钱,栀子三钱,大黄二钱。

水煎冷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2.栀子柏皮汤证:主黄疸、心烦、发热者。

方:栀子四钱,黄柏三钱,炙甘草一钱半。

水煎温服。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就师论及药物考之,则本方证为黄疸表不解,发热喘咳而小便不利者。

方:麻黄二钱,连翘二钱,赤小豆二两、杏仁二钱,生姜二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生梓柏皮五钱。

无生梓柏皮,后世谓以茵陈或桑白皮代之,今并存以待考。

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

《瘟疫论》日:“按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证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而除小肠曲屈之火,瘀热即除,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之病源,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以胃实为本,是以大黄为专效,山栀次之,茵陈又次之也。设去大黄,服山栀、茵陈,是忘本而治标耳,无效也;或用茵陈五苓,非惟不能退黄,小便亦难焉。”

汤本按日:“吴氏虽排斥茵陈五苓散,是其用法讨出,非此方之误也。”

又:“古方有三承气证,故当加茵陈、山栀、三承气而随证施治,方为尽善。”

汤本按日:“茵陈、栀子,不独可加于三承气汤中,即大小柴胡中亦可加用。”

《续建珠录》日:“一男子,胸中烦闷,反复颠倒,蕴蕴不能食,腹微满,小便不利,一身微发黄色,与以茵陈蒿汤,两便快利,诸证顿愈。”

汤本按日:“因在发病初期,故微发黄也。”

《古方便览》日:“一男子,年三十余岁,冬月旅行,逗留海边,恣食鱼肉,又感寒气,归家未几,面目身体浮肿,发黄如橘子色,小便亦如柏汁,心胸苦烦,腹满不能饮食,余乃与此方(茵陈蒿汤),时以紫丸下之,十二三日痊愈。”

《生生堂治验》日:“男,年三十,心中懊憹,水药入口则吐,经日益甚。先生诊之,眼黄,心下满,按之疼,乳下煽动,紊乱不定,日:此瘀热在里也,翌日当发黄。乃以食盐、三七,使白汤吞之,大吐冷水,更与茵陈蒿汤,身果发黄,而固黑便,使仍服前方,十五日而复。

《生生堂医谈》日:“某妻,每次经候十七八日不止,时已三年,医药无效。请予诊,脉细数,身色青白,起则作喘,小便淋漓,喉里如奔马,几濒于死,予作茵陈蒿汤与之,其夫业药,稍知药能,问日:荆妻之病,固由血证,非发黄证也,然不与补血调血之剂,却与茵陈蒿汤,岂无虚虚之弊乎?顾闻其故。予日:犀角、地黄、芎、归、胶、艾之属,前医已用,方证虽对,实未的当也,岂有服对证之方药三年而不愈乎?今予所用之方,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纵令解语,恐不能悟,总之郁热若除,血证自治也。其人竞服,五十余日,诸证退而复常。”

汤本按日:“泥守常规,不知变通之徒,当悟此验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日:“此方(茵陈蒿汤)为治发黄之剂,庸医每于黄疸初发,遂用茵陈五苓散,非也,宜先用此方取下后,与茵陈五苓散……,茵陈治发黄为专长,因有解湿热利尿之效也,故《兰室秘藏》之拈疼汤,《医学纲目》之犀角汤,亦用此药,惟不拘于发黄耳。与栀子大黄为伍者,有利水之故也。方后云:尿如皂荚汁状者,是也。后世加味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之栀子,皆主清热利水也。但此方用于发黄者,宜以阳明部位之腹满及小便不利为主而用之。若心下有郁结者,反以大柴胡加茵陈为佳。”

汤本按日:“若心下有郁结者,用大柴胡加茵陈栀子汤、或大柴胡汤合枳实栀子豉大黄汤亦可。”

《方舆鞔》日:“兹云发热者,是蒸蒸发热,非翕翕发热也。此方(栀子柏皮汤)之治,专为解热也。”

《类聚方广义》谓栀子柏皮汤日:“治眼球黄赤热痛者,有效。又胞睑糜烂痒疼,及痘疮落痂以后,眼犹不开者,加枯矾少许,洗之,皆妙。”

又,同书谓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日:“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咳喘、肿满者,加反鼻有奇效,生梓白皮采用不易,今每以乾梓或桑白皮代之。”

汤本按日:“余尝以本方(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证加减,治湿疹内攻性肾炎。”

九、太阳阳明合病并病少阳阳明合病并病

太阳或少阳转属阳明病,若太阳或少阳证未罢者,仍需先解表,或半表半里,然后再治其里,故于本章乃有麻黄、桂枝及小柴胡等方证之论述。因均于太阳章详述过,故此从略不释。

十、里证的变化

病之由外传里,每随个人的体质不同,或因热化而为实证,或因寒化而为虚证,故治实当虑其虚,治热需当虑其寒,见于本篇之虚寒方证有以下二则:

1.四逆汤证:已详见于太阳篇,兹从略。

2.吴茱萸汤证:就师论及组成药物观之,则本方证当为呕恶、胸满、心下痞硬、或头疼、或腹疼者。

方:吴茱萸五钱,人参三钱,生姜六钱,大枣四枚。

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

《续建珠录》日:“某客,常患头疼,疼则呕发,剧时语言不出,但以手自画其头,家人不知其头疼,皆以为狂。先生诊之:腹大挛,恰如行线之傀儡状,盖因头疼甚,有如狂状也,与吴茱萸汤两帖,药尽病愈。”

又:“某,卒发干呕,医与小半夏汤,七日不差,手足厥冷,大汗如流,正气昏冒,时或上攻,气息急迫,不能语言,先生与吴茱萸汤数日而瘳。”

《成绩录》日:“一男子,卒然如狂,捧头足蹲跃,如头疼状,不能言语,干呕,目闭,手足微冷,面无血色,先生与吴茱萸汤五六帖,痊愈。

又:“一男子,干呕头痛,胸中疼痛周身微冷,面色青白,先生与吴茱萸汤数帖,兼用当归芍药散而愈。”时时朦胧,医概为遗毒,连用仙遗粮(土茯苓)及汞剂,血液枯燥,胃中空虚,一日大发呕吐而绝食,心下痞塞,烦躁欲死,众医惊辞。余诊日:体本无深毒,因其人惧此病,致医过敏,而生此变,所谓割鸡用牛刀也。先平其胃,而下哕逆,或可行其活路,因作吴茱萸汤加半夏、黄连,二日呕吐止,食少进,余仍前方不动,某医笑为顽固,连服数旬,头疼、项背疼亦随而愈”。

少阳病

一、少阳病的特点

口苦、咽干、目眩。

二、少阳病的发生

由于太阳病的传入或白发的两种病由。

三、少阳病的两大类型

1.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

2.少阳伤寒:脉弦细、头疼发热者。两者均有口苦、咽干、目眩等证,须知。

四、少阳病的病理概述

当机体把病毒包围于胸腹腔间,欲借助该部诸多脏器的功能,把病毒由呼吸道、泌尿系及皮肤等处,排出于体外,因自然良能的有限,反使病毒蓄积于该部,而致位于该部诸脏中之一组成数个发生炎性机转,乃发上述之少阳证。

五、少阳病的治疗原则

少阳病即不在表,故不可汗。少阳病亦不在里,故不可吐下。少阳病本多热,故不可施温针,因只有清火和和解之道,并顺应病机,配合利尿、发散各药物,使病毒由小便、皮肤逐出于体外,而达成机体要求之原因疗法。

不过少阳病位于半表半里,病欲出则偏于表,病欲入则偏于里,此于太阳、阳明两章所以多见少阳之为证也。尤以位于该部之脏器很多,病变之范围亦大,因而少阳之方剂,为数即夥,为用更广,仲景为论述方便,散见于上两章,兹为汇集类述于下,以便研究。

六、有关以胸胁苦满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1、小柴胡汤。2、大柴胡汤。

3、柴胡加芒硝汤。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5.柴胡桂姜汤。6、柴胡桂枝汤。

七、有关以心下痞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1、半夏泻心汤。2、生姜泻心汤。

3、甘草泻心汤。4、旋覆代赭石汤。

5、黄连汤。6、大黄黄连泻心汤。

7、附子泻心汤。

八、有关以虚烦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1.栀子豉汤。2。栀子甘草豉汤。

3.栀子生姜豉汤。4.栀子柏皮汤。

5.栀子厚朴汤。6.栀子干姜汤。

九、有关以下利与呕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1.黄芩汤。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十、有关以结胸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1.大陷胸汤(丸)。2.小陷胸汤。

3.白散。

十一、有关以强壮滋阴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1.炙甘草汤。2.芍药甘草汤。

3.芍药甘草附子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