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多批语妙句勤鼓励

 江山携手 2015-08-11
作文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一块“硬骨头”,主要是批改难度太大。目前,作文批改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五彩斑斓,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一般作文批改多是从书写、标点、选材、语言和立意等方面作出评价,日久天长,学生看惯了,也就看腻了,不觉新鲜,毫无吸引力,无形中打消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转换思维,另辟蹊径,一改往日批语“容颜”,或许收获不同凡响,意义深远。

  笔者在经历了长期的思考与批改实践后,终于摸索出了一条新路。根据我平时对学生作文批语的归纳总结,概括出如下六种类型,统称为“三结合,三针对”。

  一、结合学生姓名类

  根据学生姓名,加工创意写出批语。如一个学生名叫张飞虎,我给他的第一次作文批语为:“刻苦求学,‘虎’定能‘飞’起来!”从此,该生奋发图强,成绩大有改观。再如,有个叫张欢聚的学生,我在一次作文批语中写道:“愿美好成绩常与君‘欢聚’!”这句话对她影响较大,以后成绩一路攀升。另外还有个学生叫孔成钢,我曾给他的一次作文批语为:“千锤百炼,学业‘成钢’!”此语对他鼓励很大。

  结合学生姓名写出相应批语,一语双关,使学生既感亲切又有所悟,无须更多言语,效果可以说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二、结合时间、季节类

  去年入冬后,有段时间特别冷,而此时教室内已通暖气。这时我抓住机会激励学生,写出相关批语:“窗外天寒地冻,室内温暖如春。君不奋起,更待何时?”学生们看后信心倍增,求学刻苦。再如,临近寒假的最后一次作文批语为:“春节将至,祝君与家人幸福安康!”学生看后,感动得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另外,今年春季开学初,我给学生作文的第一次批语为“兔年了,你的学习劲头当‘突’(兔)飞猛进!”在新学期之初就为学生鼓劲加油。

  一年四季,从春到冬,因时因事,给学生以恰当批语,会不断激发他们的求学热情,使之勇往直前。

  三、结合自然现象类

  冬天下雪后,我及时给学生作文批语道:“大地银装素裹,自信犹如雪中送炭,让你学业锦上添花!”夏天一场倾盆骤雨,我给学生作文的批语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风雨之后,彩虹定现!”沙尘暴曾一度影响我们这里,我借题发挥:“滚滚狂沙难挡你冲天般求学热情!”学生看后,干劲十足,激情飞扬。

  因天气变化而出现的自然现象多种多样,我们可以细心观察,适时引入到作文批语中来,从而鼓舞学生积极进取。

  四、针对学生求学畏难情绪类

  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般,在学习过程中稍遇困难就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会感到前途渺茫。我给他们作文批语时鼓励说:“成才路一条,万分辛苦铺!”“几滴汗水,几分收获!”“历经千难万险,始达光辉彼岸!”“成才前,苦相伴;泪洒过,学乃成!”“求学路上勇向前,千难万险只等闲!”“不畏艰难险阻,成绩日新月异!”

  这些存在求学畏难情绪的学生看到老师的作文评语后,不仅增强了信心,而且看到了希望,倍感前途光明,多数人会不断刻苦求学。

  五、针对学生学习浮躁、意志不坚类

  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浮躁,不踏实,没有坚强毅力。我了解后用批语鼓励:“脚踏实地,一点一滴,步步登高!”“欲成才,莫徘徊!”“理想远大,路在脚下!”“细心、精心、恒心,则学业温馨!”“前途美,光明即,全靠君努力!”“不忘一分一秒,摘取日月星辰!”“惟有全心奉献,才能青春无悔;惟有全心付出,才能青春永驻!”

  几句感人话语,看似简单平凡,但关键时刻作用重大,可以扭转一个学生的前途命运。它使浮躁者摒弃骄傲之心,虚心向前;它使意志不坚者横下心来,刻苦拼搏。

  六、针对学习中的错误类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而对此,老师的做法多多:令重写者有之,撕本者有之,当众批评者有之。总之,手段多样,方式不一,而我则独树一帜,批语教育,促其改正。

  如看到学生书写潦草时,及时批语:“作文书写乱,老师不忍看,君说怎么办?”“此时练字,终生受益!”学生看后,自知理亏,此后努力改进作文的书写状况,直至字体端庄清秀。还有的学生不重视作文本,将其当演草本用,胡写乱画。我的批语是:“一心不能二用,一本怎能多用?”之后,类似现象明显减少。另外,还有些学生作文自己不写,而是抄袭他人,欺骗老师。我知道后,留批语在其本上:“做人须诚信第一,作文莫要他人替!”课后,该生主动找我道歉,之后总能独立完成写作。还有的学生写作文只有正文,不写题目,我批语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作文无题不明!”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以后每次作文均有相应标题且清晰醒目。

  批评教育需要恰当方式,批语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情用理感化他们,使他们更正错误始于本心,所谓“治病治本”,收效非同一般。

  以上是我平时作文批改中的一点心得而已,或引导,或鼓励,或教育,或批评,在此无法一一尽述。我只想通过以上几点说明一个简单道理:教师应该既教书又育人,言传身教,激励学生。“以德治教,以理服人”,这样学生会从内心深处佩服你、崇拜你,他们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真心渴望得到老师的中肯评价和真诚鼓励。

  初中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很差,经不住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打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多和学生接触,了解他们,“以心换心,以情动情”。而作文批改经常与学生见面,可以说它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最好桥梁和纽带。“写什么,怎么写”教师应精心设计。我想只要是发自心底的真诚呼唤,学生都会欣然接受且乐在其中,师生关系也会由此而变得水乳交融,进而使教学氛围融洽,教学成绩喜人。

  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尝试此法,积极写好批语,只要是肺腑忠言,定会滋润学生心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