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每个创业追梦人——《筑梦大健康-记闫希军》

 北书房2014 2015-08-11

  3年前曾有机会问过天士力的掌舵者闫希军,“您觉得天士力走到今天,最关键的是做对了什么?”他答:“抓住了每次的机遇。比如企业改制、FDA申报等,都是最早感知到,天士力把握时间点很准。”


  优秀的企业领袖总是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似乎是上天对他们的特别偏爱。在诸多企业家对类似问题的回答中,这一回答很是常见,似乎并不值得深究。


  但实际上,只有以创业者的心去共振,才能体会到——所谓眼光敏锐,踏准节拍,并非仅因幸运而能得,而是苦心专心精心修炼方有所成。先敢于筑梦,才能圆梦,而在带领企业追逐梦想中,关键则在于始终葆有创业创新精神。


  和大多企业不同,天士力脱胎于军办企业,闫希军本人以及天士力早期的创业团队大多来自军营,乃至为天士力埋入深深的军人烙印。多年来,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已成为天士力园区一景,相信参观过该仪式的人,大多会受到极大的震撼。不仅因为其升旗的“专业”程度,更因弥漫于企业的那种浓浓的氛围,强烈的军旅气息所构筑出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信”。早在1998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被强烈质疑是否会赔时,闫希军的回答是,“仗还没打就惦着输,企业没办就惦着赔,这不是我们军人的作风!军人的作风是什么,就是敢打必胜、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往直前。”


  看上去不过是空洞的口号,却是创业精神最朴素的转化。也正是靠着这种信念,天士力一一突破了早期的层层障碍。


  但这并不足够。


  天士力真正的发展,来自对创新的践行。而最大的创新,莫过于多年来矢志不渝推动这个一度为国外排斥的产业国际化。1997年,首次以复方丹参滴丸进行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国际医疗审核权威机构)叩关,2007年再次叩关,2010年完成Ⅱ期临床试验,2013年完成Ⅲ期申报方案。而在这前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天力士的“组分中药”法诞生、车间全线自动化改造,产业链构筑完毕,药源标准化形成。


  用闫希军的话说,通过国际化的磨砺,天士力上上下下对世界,对行业,对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完全改变了。对天士力而言,国际化不仅意味着产品的提升,或新市场的开辟,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改变,平台的构筑。努力适应国际化规则反推提升了企业的管理以及技术创新,让天士力一路凯歌。


  早在2011年,在“管理中国总评选”中,闫希军获得“20年长青领袖奖”,不妨以其颁奖词一窥天士力之风:


  他所做的,是一向神秘的中华瑰宝——中药,他却将“现代”二字做进去,说清楚、吃明白;


  他所处的,是个“中国的不能再中国”的行业,他却高喊着国际化出击,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


  他用孜孜努力在验证,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每个企业的成长,总是一个不断地筑梦、圆梦,再筑梦、圆梦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当然,有梦想也就总有挑战,但所谓事业与生意的区别,所谓创业与守成之分,最具吸引力之处不也正在于此吗?


戳“阅读原文”,一起追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