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掩埋在大山深处的千古承诺

 负鹏载舟 2015-08-12

2013-10-21 19:13:00


【此处全部图片皆由本人原创,若要转载或引用其内容,请注明原创的链接网址】


 十月中旬,蓝天如洗,我在涿鹿摄影协会朋友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鲜为人知的古迹,这就是位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东南20公里处的大山深处,一个以周姓为主的小山村——塔寺村。这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小山村里多年没有外人搬入,外界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山村竟然还掩埋着一个千古承诺。原来,在村子背后的山脊上,有一座700余年的古塔,古塔正对的半山坡上一座一米多高的无字世碑孤零零地立在半山坡上,碑的上半部长龙盘绕,下半部为光滑的大理石板,碑上没有任何碑文。这个古墓里,传说埋葬着中华三大始祖之一蚩尤。

 来到了塔寺村村后的小山上,只见山脊上,有一座七百余年的古塔,塔寺村的名字因这个古塔而得名。在古塔脚下的山凹里,长着四棵高大的千年云杉山顶上苍松翠柏枝繁叶茂,山坡上很不起眼的立着两个石碑,一个是无字碑,另一个便是我们特意前来瞻仰的南蚩尤碑。经过多少年的风雨洗礼,墓碑仍完好无损。碑文这样写道:“据史籍记载和历史传说,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后蚩尤被杀,身首异处埋葬,其中部分尸骸藏于此处。又因此地处于黄蚩战场之南故称南蚩尤墓。”落款是涿鹿县人民政府于20104月。

 听当地村民说起这石碑的来历,原来是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说法,这个墓原来是由村里蚩尤祠里的和尚们看守的。当时周德瑞的祖上是老和尚的一个俗家弟子,老和尚去世以后,就把看守蚩尤墓的这个差事交给了他的祖上了,对外不让说是蚩尤墓,让他们谎称是白龙坟。第一代守墓人只能在临死的时候,才能够把真相告诉给他的继任者。在蚩尤祠里看守的老和尚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为他建了一座五级八角的密檐楼阁式大法师塔,名为炬掸师灵塔,并在塔身上刻下了“金圣川造塔,匠人何子桢,正隆三年七月十五日”的字样。经考证,金是代表朝代的即金朝,圣是代表地域的即奉圣州(金朝时涿鹿属奉圣州),而川是代表矾山川,即矾山川一带的人出力建造的。每年的清明节,附近几十里范围内的人们,都要来到这里上香添土。原来在坟前的平地上,在这两棵大松树之间,还有一座白龙祠,不知什么时候白龙祠被毁了,只剩下这两棵大松树和那个矗立在山顶上的古塔了。

  “这是老祖爷传下来的,要好好保管,好好看待这个墓。”祖辈居住在塔寺村的周德瑞已有80多岁了,他说道: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守墓的,传到他这儿已经无法考证有多少代了。不为功名利禄,只为祖辈的一句遗训,父辈的一句嘱托,这些家族千百年来世世相传,代代默守一座墓,如今这场接力还在继续……

 这次由于时间较紧,没能采访到周德瑞,这不能不说诗歌遗憾,只好等今后如再有机会弥补吧。

 塔寺村原来有个古时的道观寺院——三清寺。据村里守观说原来不管是哪个宗教的建筑,规模都很大,但在50年代一次山洪中损坏了绝大多数的建筑。目前就剩下了戏台、配殿等几个孤零零的老建筑了,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目前我们见到的这个三清观的建筑则是后来建的。寺内供奉着蚩尤帝、黄帝、炎帝;另一侧为华佗、孙思邈、扁鹊。蚩尤不仅是苗族黎族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而且也是汉族等其它民族的祖先,在黄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是同时代的三个伟大人物,是原始社会阶段部落联盟解体前黄帝时期的古代中国三大部落联盟的三个首领杰出代表,都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

 傍晚,夕阳马上就要落到山后面了,金色的阳光透过古树枝叶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似乎欲向前来朝拜的人们诉说那流传千古的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