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慌!空腹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angelzhang69 2015-08-12


现在的餐桌上大鱼大肉随处可见,随着这些而来的疾病也日渐增多,比如糖尿病,好多人都知道,在家里就可以检测血糖十分方便,可是 一旦检测出血糖升高,就慌了,担心自己是不是糖尿病,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糖尿病,又需要哪些检查呢?


作者:香雪海

来源:医学界检验频道


  测得空腹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莫慌,不一定。


  首先,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在3.89-6.11mmol/L范围内,这是在神经,激素,以及肝肾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也是肝,肌肉,脂肪组织等各种组织器官共同代谢协调的结果。除此之外,血糖浓度也会受到其他各种生理因素(如饮食,睡眠,运动,月经周期,妊娠,药物,黎明现象),以及多种病理因素(如颅脑损伤,呕吐,腹泻,高热,麻醉,感染,毒血症,胰腺炎)等的影响。


  其次,在家里指尖采血测定的血糖影响因素很多,结果只能参考,就算是在医院、实验室测定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这是因为血糖测定的方法很多,比如:己糖激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脱氢酶法等多种方法,每个医院的检验室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并且,如果一次测得血糖偏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饮食摄入较多甜食。建议连续两次测定,或者测定糖尿病其他相关检测项目。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力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有时伴视力下降,并容易继发感染,青少年患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现象。如果觉得自己有以上临床表现和症状,可以检测以下与糖尿病相关的项目:


  一:餐后2小时血糖,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参考区间是2小时餐后血糖<7.8mmmol/L;


  二: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区间是<6.5%,反应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采血,不易受急性血糖波动的影响,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血糖治疗的指导;


  三: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参考区间是糖化血清蛋白(1.65-2.15)mmol/L,糖化白蛋白是10.8%-17.1%,可以反应2-3周前血糖的控制情况;


  四:胰岛素及C肽,参考区间是空腹胰岛素(ECLIA法):17.8-173.0pmol/L,C肽(ECLIA法):250.0-600. pmol/L ,可以对空腹低血糖患者进行评估。


  最后,如果在医院测得的有关糖尿病的其他项目都显示没有明显异常,你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代谢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血糖升高了,可以到内分泌等其他科室做相应检测以排除。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1c6.5%;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126mg/dl);
  3、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 ≥11.1mmol/L(200mg/dl);
  4、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5、未发现有明确的高血糖时,应重复检测以确诊。


(注:本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