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家浜:芦苇荡里的红色烽火记忆

 苏迷 2015-08-12
沙家浜:芦苇荡里的红色烽火记忆

 
 1939年东进常熟沙家浜地区的新四军“江抗”部队
  本报记者 袁鼎
  “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畔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1990年春,当年新四军六团团长、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在重游战地时,在常熟沙家浜的芦苇荡边写下这样的题词。而现在,这幅题词就镌刻在国家5A级景区、红色旅游胜地沙家浜入园口的巨幅花岗岩照壁上。本报记者和小记者金敏青在“阿庆嫂”原型人物之一范慧琴外孙金耀良和常熟人民抗日斗争史专家沈秋农的带领下,划船进入蛛网密布的芦苇荡,身临其境探访当年军民携手,共同抗击日伪的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无边芦苇纵横河汊,成就了沙家浜的故事

  现在的沙家浜景区,既是红色游基地,又是江南水乡的一个缩影,在占地近300公顷的湿地公园内,散落着一些独具江南韵味的村舍,有古街、有茶馆、有稻田、有荷花池、有钓鱼岛,行走其间,小桥流水人家”景象扑面而来。船娘”“ “阿姨麻利地划桨,手摇船不一会就载着我们一行人进入了一片水上迷宫,四周河汊纵横交错,岸上芦苇无边无际。
  穿行于芦苇荡间,船娘不由自主的哼起了沙家浜当地的石湾山歌: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别看现在是一派迷人的江南水乡风情,可就在70多年前,正是英勇的沙家浜人民在这一片迷宫一样的芦苇里掩护了新四军的36名伤病员,用血肉建立起来了军民鱼水情,保留了抗日的火种。”金耀良先生指着前方的芦苇荡说,《沙家浜》故事家喻户晓,但大家只觉得好看、好听,对其背景了解不多。1939年春天,叶飞奉命率领新四军六团从茅山地区出发,向沪宁线东路地区进发,来到阳澄湖一带开辟和建立苏南抗日根据地。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穿过苏中大地,来到常熟,和民抗与新六梯团会师,集结在阳澄湖水网地区,以芦苇荡为掩护,开展游击战争。
  “夜袭浒墅关日伪据点、夜袭虹桥机场、徐市反击战,几个月内连续十多次战斗,狠狠打击了日伪气焰,大振了江抗军威。”沈秋农补充说,有战斗就有流血,就有伤病员。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撤,留下了刘飞、夏光、黄烽等36“个伤病员和一所后方医院。当时,日伪经常“扫荡”,搜捕新四军伤病员,杀害无辜群众。后方医院缺医少药,居无定所,经常转移。而36个伤病员大多数伤势较重,丧失战斗能力。当时的中共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决定把后方医院和伤病员安置在阳澄湖附近的农民家里,依靠人民群众掩护伤病员,一有情况马上转移到芦苇荡,这才有了《沙家浜》的故事。

  “阿庆嫂”“沙奶奶”,军民携手保住了抗日的革命“火种”

  说起沙家浜,就不得不提阿庆嫂和她的春来茶馆。手提“煮三江”的铜壶,穿梭在“春来茶馆”里,用她那机智勇敢和“滴水不漏”的口才,与日伪敌军斗智斗勇……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个艺术形象,而在众多的原型任务中,范慧琴无疑是最具代表的一个。“外婆自幼在沙家浜横泾老街长大,后嫁到阳澄湖北岸的泗泾村蒋家,外公蒋志华毕业于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抗日战争期间,民运干部在村里办夜校,外婆成了夜校的第一批学员,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说起外婆的故事,年近6旬的金耀良脸上露出了孩童般自豪的笑容,他说,当时的泗泾村又名龚家浜,曾是新四军前进袭敌,后移休整的活动中心。江抗”东进来到沙家浜后,组织上派来了李正廉、周朗两位抗日志士,住在“范慧琴家里,以教书办夜校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这期间,外婆家成了新四军的地下交通站、联络站,先后掩护和接待过谭震林、温玉成、夏光等“江抗”和地方党的领导人。作为当时的乡妇女抗日救国会会长、区妇抗会委员,范慧琴还发动妇女做军鞋、护理伤病员、发行《大众报》、传递情报等。
  金耀良告诉记者,外婆范慧琴已在2003年过世,享年93岁。为了整理外婆的事迹,这几年他一直在四处寻访征集相关史料。前年他在拜访上海市离休干部、原中共江南特委主办的《大众报》印刷负责人钱江时,老人向他讲述了一段关于她外婆的英勇故事。1939年10月,新四军大部队西撤后,留在阳澄湖畔养伤的36位新四军伤病员,没有大部队的保护,就是依靠像外婆范慧琴那样众多的“阿庆嫂”和“沙奶奶”的掩护,才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护了这批革命“火种”。日军下乡扫荡时,他们就隐蔽在附近的芦苇荡里,日军走了,范慧琴等老百姓又把伤病员接进家里。当时,外婆家的房子又破又大,曾经住过好多伤病“员,他们经常在村里为老百姓做好事。有个排长名叫叶诚忠,他听说有户姓杨的老太家中缺劳力,就带领几个轻伤员替杨老太家收稻子,结果把一根竹扁担挑断了,叶排长就托我外婆上街买了根新扁担,赔给杨老太,这件事成为佳话在村里流传至今。”金耀良说,据钱老回忆,因为外婆年龄稍大一些,所以大家都称她琴姐。有一次,钱老与外婆正在吃中饭,突然闯进两个荷枪实弹的伪军,指着钱老问外婆:他是什么人?外婆不慌不忙地说:他是我的小弟,在上海日本人的玻璃厂做工,今天是回乡休假。这两个伪军一听是日本人厂里的工人,就不敢多问了。从此以后,钱老与外婆真的就以姐弟相称了,“后来,在日伪'清乡’期间,外婆被驻横泾的日本兵抓去,遭到严刑逼供,遍体鳞伤,但她立场坚定,保守了党的机密。解放战争期间,外婆积极协助武工大队长朱英、副大队长卢毅工作,直至全国解放。”

  愈合一批充实一批,新江抗”成苏常太抗日中流砥柱“

  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撤,留下了刘飞(“江抗”政治部主任)、夏光(新“四军六团作战参谋、“江抗”五路参谋长)等36个伤病员和一所后方医院,加上几个医生和一些护理工作人员,总数不足百人,完全没有武装掩护。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一下子冷寂下来,那些被“江抗”打得东躲西藏的土匪武装,再次纠集起来,蠢蠢欲动,驻扎在常熟城内和一些大据点里的日伪军又开始四处“扫荡”,百姓苦不堪言。在此生死成败的关键时刻,随军西移的“江抗”二团政治部主任杨浩庐遵照叶飞同志指示,带着3个营连级干部辗转回到苏常地区,找到了在后方医院治疗伤病的刘飞、夏光,又找到了在常熟东唐市的东路特委书记张英、常熟县委书记李健模、民抗司令任天石与参谋长薛惠民等负责同志,决定成立“江抗”东路司令部,重建“江抗”部队,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处主任。
  “新组建的江抗部队以后方医院的伤病员为骨干,愈合一批,充实一批。先是将最先愈合的十几个人编成一个班,命名为'江抗东路司令部特务连’,这就是以后新四军六师十八旅的萌芽。接着,'新江抗’又动员一些未随江抗西移的地方部队的头头将隐藏下来的武器捐献出来,用于抗日事业。1939年11月6日,'江抗’东路司令部宣告成立。”据常熟人民抗日斗争史专家沈秋农介绍,新江抗”成立后,在短时间里就组织过多次战斗。1940年2月6日,新江“ “抗”又一次于北桥伏击敌人汽艇,当晚,部队转移到阳澄湖边的洋沟娄宿营,准备欢度春节。2月8日(农历年初一)早上,从昆山巴城出发的日军警备队百余人,乘着汽艇对洋沟娄发动偷袭,敌人凭着良好的武器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新江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沉着应战,与敌人逐屋争夺,开展巷战。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新江抗”派出的侧翼部队将日军警备队长斋藤击毙,“敌人被迫停止攻击,撤回巴城。这次战斗,共击毙日军20余人,不但粉碎了敌人一举消灭“新江抗”的阴谋,使部队在战火中经受了锻炼与考验,新江抗”也“成为这一时期苏常太抗日的中流砥柱。从1939年5月至1941年7月,在这段不算很长的时间里,新四军与常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

  晚报小记者采访札记

  一提起沙家浜,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芦苇荡。坐着手摇船,穿梭于迷宫一样的芦苇丛中,听着爷爷介绍阿庆嫂原型人物之一范慧琴老奶奶与其他革命战士当年抗日的英勇事迹,不禁让我思绪万千。
  70多年前,这里曾是新四军伤病员坚持与日伪军展开不折不挠斗争的地方。还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内的文物、照片和文字资料全景式地讲述了那段抗战中军民鱼水情的故事,也使我身临其境对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受:面对日伪“扫荡”,后方医院缺医少药的局面,英勇的沙家浜人民,利用芦苇荡保护了36个伤病员,之后新江抗重建武装,这是一个用血肉建立起来的军民鱼水情的奇迹。有人说,是沙家浜使常熟出了名,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常熟本身是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切地说,是新四军挺进苏南,英勇抗战的斗争业绩,在常熟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使常熟更富名城效应;是沙家浜军民鱼水深情的优良传统,使古城家乡更添青春活力。
  (常熟市第一中学初一学生 金敏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