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三)

 坐看天使 2015-08-12

三 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有路经和网络之意,它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联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

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人体的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之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含的基本概念,这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内气即是太极之理气,内气的引动与鼓荡,也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做为物质基础。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也。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行,一气贯通。这都说明了: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道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引动与鼓荡,才能一气贯通,产生防病和技击效应。

前面已经谈过:调整身法,周身放松。这时体内已经有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有兴趣。但是这个感觉时有时无,甚至又经过一段时间则全然无有,如波浪起伏,时隐时现。这都说明了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所致。这个内气即包含着先天之真气元气和后天水谷之精气,又包含着太极理气鼓荡之气。这就概括地说明了拳术领域中的气,既是物质基础,又是功能效应的双重含义。如练到炉火纯青的高级境界,就会产生一种奥妙莫测,只可意会,难以口诉的感觉。

人体之气运行在经络内外,骨肉之间,内养脏腑外固肌表。只有保持经络畅通,才能环流不息气遍全身。就象灌溉农田一样,只有保持沟渠畦拢的通畅,才有利于正常的灌溉。这一阶段,在练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僵硬、丢顶等毛病,从而影响内气的流通,使气难到梢节(即手足指端)。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注重于意念引导,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通。如往里合,以手领肘,肘领肩,肩领腰(某手合领某侧腰)。往外开,以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在缠丝劲的催动下,上肢表现为旋腕转膀,下肢表坚现为旋踝转腿,身躯是旋腰转背,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根据这些规律,在练习时,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要精力充沛,活泼无常,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表现一致,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地有所畅通,僵硬拙力也会有所克服,以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的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达到一气贯通。

这一段最易产生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它产生的原因,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产生偏倚丢顶等缺陷,和内气的起伏间断,所以身体各部位有不相顺随别扭之感。有时兴起,一时自觉运劲顺随,发劲呼呼有声,但推手却一点也用不上,对这些客观规律,误认为师不传秘,从而使情绪低落。古人云:练拳者千人万人,成手者一人半人。这就是在此期间中途而断的原因。正如陈鑫所说: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来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这都说明了太极拳没有什么秘传诀窍,只要循规蹈矩,持之以恒,定能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