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家之犬

 逍遥老豆 2015-08-12

丧家之犬

  孔子生在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他虽各处奔波,周游列国,可仍难于实现他的理想。

  有一年孔子先后到了卫国、陈国,可都不能容纳他。后来他又到了宋国。有一次他与弟子在大树下演练礼仪。宋国的大司马桓魋很厌恶他的这一套,非要杀了孔子不可,把孔子习礼的大树也砍倒了。孔子只好带着弟子赶快离开宋国。

  孔子来到郑国,与弟子们走散了。孔子独自一人心情非常忧郁,孤独地站在城门外东门口。这时他的弟子子贡正到处寻找老师。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城门口站着一个老头,他的额头像传说中的尧帝,他的脖子像传说中的皋陶,他的肩膀像传说中的子产,他的个子虽然很高大,但是腰以下不及禹三寸,我看他那精神恍惚、垂头丧气狼狈的样子活像丧家之狗,不知是不是你的老师。”

  子贡找到孔子后,把郑人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孔子笑了笑说:“说我像这像那倒是小事,说我像个丧家之犬那倒真是这样,算是说对了,如今我的处境不就像那丧家之犬吗!”

  这句成语比喻沦落不遇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