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家之狗”还吹牛

 王生不易 2011-04-26

“丧家之狗”还吹牛

胡觉照

——从孔子人生轨迹审视儒学(之十)

当卫国蒯聩与儿子出公争夺皇位发生内战时,孔子的儒学遭遇到未曾有过的尴尬,生命安全亦有威胁,遂采三十六计之上计,一走了之。

按孟子追述:“孔子不受鲁国、卫国当局者喜悦任用,出走途经宋国时,又遭到宋国兵马元帅桓( 鬼与佳合为一字,字库中无此字 )派兵拦截追杀,只好脱下华贵的衣服,扮成老百姓只身逃亡。”(原文为:“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见《孟子·万章下》)

过路人何以能惹恼宋国的兵马元帅?原来因了一句话。桓X担任要职后,一边尽情挥霍着权力带来的财富,一边追求死后的不朽,特选派石匠打造石椁(棺材外边的套棺)。今天的权贵死了,需由水晶棺材装殓尸体,除不朽外,还要供世后瞻仰,让后人活在其阴影之下。因为采矿手段现代化,举一国之力、穷一国资源也能办到。而在那时,桓X对身后的奢望,仅能达到石椁而已,然而在铜器时代,这已够豪华奢侈。孔子是主张以照周礼分别等级厚葬的,然而对桓X的过于奢侈仍十分吃惊,故而感慨道:“若像这样靡费地去死,不如(埋在地下)很快腐朽,那样比较好一些。”(原文为“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见《礼记·檀公上》)

一直主张慎言敏行、主张为尊者讳的孔子,这次又违背了对别人的谆谆教导。然而客观地看,孔子的牢骚并没有错,只是时间、地点不恰当而已。已经被舆论宠坏了的宋司马桓X,哪能忍受这种奚落和辱骂,立即派出众多兵丁……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录了极为惊险的一幕: “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X欲杀孔子,拔其树。”这里,司马迁将事态估计得过于严重,桓X以刀兵威胁倒是真的,欲杀的意图怕不见得。如果杀他,一刀下去,可收全功,何须“拔其树(不是砍)” ?在那时及此后的几千年中,文化人倍受世人尊敬、权贵们也不例外,就如三国时狂傲不羁、玩世不恭的弥衡,曹操遭受其数度羞辱而不杀,只是差往荆州去见刘表,刘表在不能忍受其无礼时,又差往江夏去见黄祖,这都是借刀杀人的伎俩,但他们不敢手上沾血。桓X充其量,是撵他走。不明就里的弟子们说:“可以速去。”孔子说:“上天使我拥有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桓X把我能怎么样!”(原文为:“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这段话又成为儒学的经典之一。仔细分析,其逻辑甚为混乱,表现在以下三点:1、道德不是天生的,是人的后天修养;2、不乏自我吹嘘的味道,纵观其一生,道德说教与自身操守常发生严重背离,以至受到学生子路等人的诟病,更别说后世。3、兵刃砍头时,有德之人与缺德之人的项颈硬度没有区别。逻辑的混乱姑且不论,很快读者会发现,孔子是在吹牛皮,其意静气闲是装出来的,师徒逃命之狼狈,孟子已备述其情节。孑然一身逃到郑国,与弟子全部失散,子贡向人打问老师的下落,郑国一人回答说:“东城门那里站着一人,其额头像尧,项背似臯陶,肩膀如子产,然而身腰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累累如丧家之狗。”(古代,由于书写困难和知识的传播仅有文史,口头史学很辉煌,更由于对英雄伟人的崇拜,所以,不仅尧、舜、禹、臯陶、郑子产等人的事迹广为流传,连他们的像貌特征和身体各部位尺寸都耳熟能详。)当学生在东门找到孔子后,依实告诉了郑人的描述,大概因了大难不死,孔子听了,高兴地说道:“说我的形状,未必如先贤;说像丧家之犬,太像了,太像了。”(以上均见《史记·孔子世家》)

胡觉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