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脱垂发病原因、辨证治法

 寂寞在繁衍 2015-08-13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解剖位置向下移位,甚至完全脱于阴道口外。本病长发与劳动妇女,或体质虚弱的女性,以产后为多见。

  

  历代医籍有关本病的名称,有阴挺、阴脱、阴菌、阴痔、阴户突出、茄子疾、子宫脱出等。

  

  病因剖析:

  

  本病的发生,多因素体虚弱,或分娩时用力太过,或因产后劳动过早,致劳倦伤脾,中气下陷,收摄无权;或产育过多,房室所伤,肾气亏损,冲任不固,胞络失系,以及分娩处理不当,损伤胞络,失于固摄所致。

  

  辨证论治:

  

  本病病机总有正虚,但临症应着中区分气虚、肾虚或虚中夹实三种证型。如子宫脱垂而又气馁神疲,小腹下坠者,多数气虚;经常腰酸脚软,腹坠溲勤者,多属肾虚;脱垂子宫表面溃烂,带下淋漓着,乃兼加湿热症。

  

  治疗应本《内经》“陷者举之”的原则,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肾固脱为主。气虚的应着重益气升提,肾虚的着重温阳固涩,虚中加湿热时,先清利湿热以治其标,继用升提固涩以治其本。

  

  本病除采用中治疗外,还可配合熏洗,针灸等治法,必要时还应采用手术治疗。同时尚需注意生活起居,劳逸结合。

  

  一,气虚证:

  

  主症:子宫脱垂,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卧或收入,劳则坠出更多,自觉小腹下坠,或精神疲惫,心悸气短,小便频数,白带增多。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病因分析:无论体质素弱,中气不足;或分娩时产程过长,耗伤中气;或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劳倦伤脾;引起气虚下陷,无力维系胞宫,便可发为本病。气虚失于摄纳,则小腹下坠,小便频数。脾虚气弱,中阳不足,则精神疲惫,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脾虚运化无权,湿浊下陷则为带下。舌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1: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甘草

  

  方药2: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甘草

  

  用药加减:1,兼血虚者,加熟地黄、阿胶

  

  2,腰酸胀者,加续断、杜仲、桑寄生

  

  3,白带多者,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

  

  二,肾虚证:

  

  主症:子宫脱垂,自觉小腹下坠,小便频数,或头昏耳鸣,或腰酸腿软,舌质淡红,脉沉弱。  

  病因分析;本症多因产育过多,或房劳所伤,致肾气亏损,带脉失约,冲任不固,胞无所系,或产时处理不当,损伤胞脉,无力系胞,随时子宫下垂或脱出不收。头昏耳鸣,腰酸腿软皆肾虚见证,下元虚损,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脉沉弱亦为肾虚见证。

  

  治法:补肾养血,温阳益气。

  

  方药1:大补元煎      

    党参、当归、熟地、枸杞子、杜仲、山萸肉、山药、炙甘草

  

  方药2:敦复汤      

    野台参、生山药、茯苓、生鸡内金、乌附子、山萸肉、补骨脂、核桃仁

  

  随症加减:

  

  1,白带多者,加金樱子、芡实、牡蛎。

  

  2,脱垂的表面溃烂者,则应按湿热证处理。

  

  三,正虚湿热证:

  

  主症:子宫脱出阴道口外,表面溃烂,黄水淋漓,小便灼热,或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或沉乏力。

  

  病因分析;由于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导致子宫长期脱出于阴道口外,受衣裤摩擦损伤,易为湿热邪毒侵袭,蕴结于下,故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湿热上蒸,则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湿热侵及膀胱水府,则小便灼热,脉沉乏力,乃正虚之象。

  

  治法:先清利湿热以治其标,继用升提固气或补肾益气以治其本。治本可按边证属气虚或肾虚论治。

  

  方药1,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车前子、泽泻、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方药2,樗皮丸  苍术、麦皮曲、枳壳、神曲、黄柏、椿根皮、白芍、滑石

  

  熏洗药:治产后阴脱方,五倍子、蛇床子、荆芥、枳壳、金银花煎水洗患处。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257949205/blog/14159336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