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快转型升级 谱写发展新篇

 asyx 2015-08-13

  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06年首届旅发大会之后再一次在安顺举办的盛会,作为东道主,安顺又一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永涛道出旅游产业化秘诀。

  秘诀一:全力打造大黄果树旅游圈。

  近年来,安顺市按照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加快景区建设、丰富产品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市域景区化、产品多元化、服务标准化、营销数字化”四大工程,全力拓展和打造大黄果树旅游圈。

  旅游规划体系全面形成。编制完成了《黄果树—龙宫生态度假旅游综合体建设规划》和《大屯堡旅游景区规划》。市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各县(区)旅游发展规划顺利完成,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区专项规划和景区项目建设规划在内的科学规划体系全面形成。

  打造旅游升级版成效显著。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精品旅游资源。精心提炼屯堡文化,着力打造黄果树和大屯堡的姊妹篇,擦亮两颗明珠。同步打造穿洞、亚鲁王、夜郎等文化,逐步构建自然文化交融发展,集自然风光、人文风情、避暑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大黄果树”旅游新格局。

  旅游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以安顺主城区为中心进行旅游交通配套网络建设,形成了以黄果树为龙头,辐射周边景点的交通循环体系。加快宾馆、酒店、精品客栈、游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等旅游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际公路的旅游引导标识。

  旅游业态日益丰富。打造安顺“黄果树”旅游品牌,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体验、康体健身、森林休闲、背包旅游、野外探险、户外运动等旅游新产品。举办油菜花节和黄果树瀑布节,积极打造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大赛、国际马拉松、坝陵河大桥跳伞国际挑战赛三大重要赛事品牌。精心设计2至5日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用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把游客留在安顺。

  旅游业改革进程加快。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黄果树风景区、格凸河风景区、西秀区纳入省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试点拉动全市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良性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激活景区发展活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方式不断拓展。以腾讯地图安顺街景地图的上线、安顺旅游体验网和安顺微旅游、官方微博开通为平台,推进以黄果树智慧旅游平台为主的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扩大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智能管理的应用,建成集安顺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安顺旅游咨询服务互动平台、安顺旅游政务管理平台、安顺旅游公共服务营销系统、黄果树和龙宫电子商务平台为一体,以网上咨询、预订和网络支付为重点的一批智慧旅游系统。

  秘诀二:创新思路,大胆探索。

  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努力谱写快旅慢游、转型升级新篇章。

  坚持内涵型发展。按照“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基本要求,树立“当代精品、后代遗产”、“创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的理念,在景区建设和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全域型发展。着力打造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和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变单一“景区带动型”为“景区、城市双带动型”,变传统的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为“中心旅游城市+旅游休闲小镇”模式,促进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跨越。

  坚持融合型发展。着力打造安顺独具特色的体育健身、科考教育、休闲度假、避暑养生、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等“六大旅游产品”。加快自然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型,推动旅游服务以观景为核心向以消费为核心转变。

  坚持惠民型发展。引导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农家乐、乡村游等旅游项目,把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同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衔接起来,让周边和沿线群众在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