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蚩尤故里,民间文化遗存考|苗族文化网|民族的 世界的

 负鹏载舟 2015-08-13


 

  梅山文化的发源地在新化和安化两县,大熊山是两地的界山,在古代,实为一地。探寻蚩尤与大熊山血脉关联,我们可从这两地的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得到许多的远古时代的信息,这些信息尽管有的已经说不出非常清晰的根由,但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在今天,依然鲜活着、滋养着这土地、这土地上所有的生灵。巍巍雪峰,滔滔资水,有诉说不完的神奇,有探寻不了的神秘,总让后来者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安化县有个思尤村

 

  思尤村,紧邻大熊山。这里蚩尤文化遗存甚多,寺庙祠堂林立,山溪洞穴奇特,是名副其实的蚩尤文化带。1997年11月,第二次国际梅山文化研讨会在此召开;2005年6月,中英喜马拉雅山探险队来此考察;湖南省“蚩尤故里行”文学笔会在此举行。亲临此地的史学界和文学界专家学者无不惊叹:山水多留蚩尤遗迹,民间尽现梅山风情。不论是箱底房梁间的手抄本二神龛屋顶的老法器,还是男女老幼的口头禅,甚至生活起居的每一细节,生老病死的每一过程等各种文化符号、文化信息、民风民俗、崇拜信仰……无不魂系蚩尤,彰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蚩尤,为上古时代东方九黎族首领,据《史记·张守节“正义”》载:“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创立兵杖刀戟大弩,威行天下。”蚩尤上识天文,下知地理,故用兵之时,能呼风唤雨,常稳操胜券,曾与黄帝作战,九战九胜。后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并请天女魃相助,止风息雨,遂擒杀蚩尤。余部南徙同土著苗蛮杂居融合,自古南方苗裔把蚩尤奉为始祖,后演变为神。武天国著《神仙》这样描述:“牛头、牛足、人身、四眼、六臂,耳鬓能倒立,似一柄尖利的剑戟,头上还长着又长又硬的角,用来斗人,有万夫莫挡之力。“《周礼·春官·肆师》“表貉”之条:“貉、师祭也。其神盖蚩尤。”战神之称,自古至今,进而化为星宿,载入《史记,天官书》。  

 

  安化思尤村的古地名,饱含了思念蚩尤老祖的深情厚意。翻开安化从明朝嘉靖(1543年)至新中国以来的八修县志,思尤地名均有记载,有文字可查历史已近500年,是我国目前蚩尤文化研究中无与伦比的品牌。在益阳市档案馆现还保存有完整的土改歌谣:“土地改革到了思尤村,哎嗨哟,到了思尤村……土豪地主黑了眼,穷苦农民得翻身。”   

 

  思尤村就在蚩尤界上。蚩尤界东接梅城,西临新化,纵横20公里,海拔800多米,是历代汉、苗、瑶聚居之地,现有山民18000多人。界上石多、林密、水奇、洞幽,蚩尤遗存遍布。  蚩尤江发源于田心乡,流经蚩尤界,过新化游溪桥,到白溪注入资江,全长约50公里。江水终年不断;颇具神奇色彩的是此江不论山洪暴雨多大,极少泛滥成灾。历代相传是蚩尤老祖神灵在庇护子民。  

 

  蚩尤江上有座蚩尤桥,是下连梅城,上通新化、涟源的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行人路过都要在桥上歇息;当地村民每年都要在桥上摆上三牲,燃起香案祭拜蚩尤,以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最使人称奇的是界下有条蚩尤河,相传为蚩尤开凿,后裔连通,为战之用。后代强人勇士常从此出入新化、涟源、梅城。阴河中有天池、龙洞、宫娥、蓬莱、神龟、燕潭等奇洞无数,景色各异,瑰丽多姿。目前已开发的蚩尤洞,高30多米,宽近100米,钟乳石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有顶天立地20多米高的玉树5根,10多米长的乳石瀑布惟妙惟肖。英国探险家大卫考察后惊呼:阴河之长、洞穴之大、景色之妍,实属罕见。益阳电视台、长沙电视台、凤凰卫视多次报道,被誉为神秘的“地下王冠”。  

 

  思尤之名源远流长,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1953年界上建乡,改名“思游”乡(蚩尤界也跟随叫思游界),乡政府就设在思尤村夏锡九屋里。1995年乡镇体制改革时思游乡并入乐安乡,2003年撤乡建镇,村中心移至大禾凼,村名改称“大禾村”,并沿用思尤村。名为情所系,蚩尤万古扬。众多的蚩尤命名是历史的见证,蚩尤、思尤、思游,语音相谐、语意相通,凝成了思游人民一脉相承,矢志不忘的蚩尤情结。  

 

  思尤人生儿生女,送老归山都要敬蚩尤,或吹牛角,或敬枫神。枫神之说原为蚩尤被杀:后的木枷丢在蚩尤界上,长出一片枫树,形成了有30余亩的枫树园。听老祖宗说,大枫树有多大?一张扮桶(长2.2米,宽1.3米,前后高为0.7、0.5米的谷物人工脱粒用具)放在树后,不见踪影,因为枫叶是蚩尤鲜血染红,枫树就是蚩尤之神口到枫树下拜祭就能消灾祛病、逢凶化吉。古代枫树园一直立有禁碑:永禁砍伐。大炼钢铁时,枫树园几经劫难仍未逃脱厄运,山民哀叹不已,现村民又在种植枫树,敬枫神依旧风行。  

 

  祭祀石神,更是长盛不衰。团乐村藏龙坝堰塘边,有一巨石高10多米,犹如一尊头像,山民心目中认为就是蚩尤之神像。世世代代,山民都来杀鸡、烧香、燃纸祭祀,祈祷保佑平安、吉祥。在小孩的游戏中,最常见的就是“祭蚩公”,有两人拍手祭,四人围坐祭和多人绕圈祭等。

 

  蚩尤风物,不可胜数。历史文献有夏振初祖传下来的《百大家评注史记》,民间各种手抄“本经”几乎家家都有。黎姓族谱更为翔实地记载了与蚩尤同宗共祖。“黎氏,乃九黎之后”,“黎姓就是蚩尤的后裔”。思尤界有黎姓人口200多,在益阳、邵阳、怀化均是少见的黎姓群居地;蚩尤最早发明炼铁术,思游有铁山坝,铁炉冲,且炉匠最多,100人以上,遍及湘中各地。该地还有一种“浆泥巴”,是炼铁的耐火材料,做溶铁窝,越烧越出油。此泥外地少有、炉匠出门都要带几坨,连长沙的炉匠都要到思尤取浆泥巴。界上有位离休老干部黎曙,年逾86岁,曾任信阳市总工会副主席,离休后毅然选择回乡。他说,我是蚩尤子孙,就要回到故里,至今气宇轩昂,诗意盎然,写了一大本怀念蚩尤的诗集。更有许多海外蚩尤后裔前来梅山还魂,寻根间祖。

 

亘古不变的的蚩尤崇拜 :祭文、师杖、秤杆

 

  “岁欢丙戌,时维孟秋,蚩尤后裔谨以时馐之奠,告我始祖蚩尤之灵。”这是今思尤村《祭蚩尤文》的开头语,这类祭文至少有20多种,最早的出自永乐年间,后有正统、万历、嘉庆、同治各种版本。文体风格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追述蚩尤功绩,不辱始祖英名,诚心祭拜,祈求恩泽。结尾都有“伏维尚飨”之句。祭祀的牲品以规模大小而定;雄鸡、果品、谷酒必不可少。如有重大活动,如蚩尤进坐三祖堂,则举界大祭,平时各村小祭,有的农户过年过节也要家祭。  

 

  师杖,又名师棍、祖师棍,是思游师公做法事的重要法器。它一般由枫、梓、樟等坚硬木材做成,长1.5米左右,直径4厘米。做师杖有严格的规矩:上端长三尺三,象征三十三重天;下尖长一寸八,象征十八层地狱,铁尖上的四方铁砣,象征四方五向;顶部圆孔中,有酷似蚩尤头像。师杖的寓意大得吓人,管天管地;管四向五方,号令神兵,驱邪治怪。因此现在的思游,道士、师公很多,是佛、道、儒、巫的融合和嬗变,但敬奉蚩尤均是法事之首,在庆梅山、冲傩,还堂愿等诸多法事之中,“发猖”等尤为惊险。  

 

  新化、安化秤师众多,是远近闻名的秤师发派地。制秤的祖师是谁?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众口一词,秤匠是思尤发派。女娲娘娘送了秤匠五件宝:一面“蚩尤旗”,就是围裙;一把“量天尺”,就是两脚规,是女娲娘娘补天量缺口用过的工具;一个圆磨石,是女娲娘娘补天时剩下的;一个小饱子,是女娲娘娘的小鞋;一把铜丝刀,是女娲娘娘斩将封神的。  

 

  秤匠一担工具箱,前面高箱称为“南斗”,箱边插满秤木杆,谓之“刀枪林立”。高箱前面有二根竹片加横梁,谓之“二根旗杆”,秤匠围裙用后,都必须挂在二根旗杆上,谓之“挂起蚩尤旗,走南闯北无禁忌”。相传皇帝见了要避路,秤匠见了皇帝不下跪。有鬼怪的房子可镇邪,秤匠放心睡到大天光。后面矮箱谓之“北斗”,里面装着工具,也便坐着制秤、修秤。

 

  90岁以上的老秤师说得更神,祖师发明秤杆,就是纪念蚩尤,秤杆完全是蚩尤形象造型。蚩尤是铜头,秤杆的前头就包有铜皮;蚩尤是铁额,秤钩就是铁制;蚩尤头长牛角,吊环就是两只牛角合拢的造型;蚩尤造刀是战神,秤杆吊环横轴,称为“秤刀”,共有三把,名日:子刀、老刀、边刀。一个秤砣压千斤,证明蚩尤力大无穷;蚩尤是星宿,秤杆上刻满了星星。最前面三颗,竖刻,称为“定盘星”,就是天王、地王、龙王;接着横刻,前面六颗是“南斗六星”,中间七颗,是“北斗七星’:后面三颗,是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颗,合成十六两,就是一斤(古秤十六两为一斤)。此种崇拜,何等鲜活、何等虔诚!

 

牛角、闯耙、魂瓶,天人共尊的蚩尤神祗

  中国神祗是个庞大的系统,而在新化、安化,天人共尊蚩尤却绝无仅有。“牛角一声,惊天动地!诸神退位,神煞藏身”。在法事中,牛角是请圣招兵的信号,大法神权的象征。  师公未进法坛,先鸣牛角,一为秉告天地:弟子要行香做法了,二为呼唤随事兵马排班护驾。法事过程中,每诵一段经咒,都要长鸣三,声牛角,意在招神请圣、调动神兵安营扎寨共促法事。法事完毕再鸣三遍,则是正式通告法事结束,诸路神圣兵马可以打道回营复归原位。几十个师公齐说,牛角是蚩尤始祖的角,他是统兵将的,吹他的仙角,是呼唤兵马,调集天将,所以凡请神、安神、祭雨、喜庆等无一不吹牛角。这种信仰符号又催生出牛王节、春节舞春牛、送春牛乃至崇拜放牛郎等本土色彩习俗形成,且相当厚重!   

 

  更令人称道的是民居屋顶,不论是古老的木屋,还是新建的砖房,两边都用青瓦砌成两只弯角,形成牛角,山民都说,中间花心坐的是姜子牙,因为他封神后没有位子了,自己只好坐在屋顶上,这个位子在民间最高。两只牛角就是蚩尤神像,与姜子牙并排而坐。因蚩尤太神勇了,姜子牙也奈他不何,只好放让了。民间有“姜子牙封神、蚩尤安神”之说,可见蚩尤神的地位之高。

 

  闯耙在思游家家户户都有,一为防卫野兽坏人,二为强体健身。老辈传下八戒西行时,用的九齿钉耙,而蚩尤舞的是大斧闯耙。上面一个“山”字,下面一个小圆表示“虫”,合起来即为“蚩”。玩闯时,发出“嗤嗤悠悠”之声,有始祖蚩尤与你声息相通之说。古代成年男子外去都要带闯耙,现在各家小孩也都会玩耍闯耙,意在纪念蚩尤祖宗走南闯北,横冲直闯,闯江湖、闯天下,……至今留下人人会唱的《闯耙谣》:“跟着蚩尤大将军,威风凛凛出山林,弓弩刀戟铜头顶,雨雪风霜铁额迎。手执闯耙闯天下,脚踩定盘定乾坤,踏平世间不平路,诛杀人间无道人”。每年正月里,思游人户户耍闯耙,已形成了乡俗。还有更传奇的是,大人小孩受了惊,只要对着闯耙作三个揖,确保百无禁忌,非常灵验。  

 

  “神不祚非类,民不祀非宗”。魂瓶原为苗瑶亡魂认祖的明器,其祖乃蚩尤。而引导亡魂的祭司只有化身成蚩尤祖神的形象,才能获得其认同而圆满完成引领之责。思游师公做法事时,或戴上一面为青、一面为红象征蚩尤青面红发的鱼腹巾;或用三叠纸钱插于两鬓和后脑,以体现“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的蚩尤特征;或干脆戴传为蚩尤相的饕餮纹混元帽;如此等等,都与宋元魂瓶上的土著祭司傩者套戴“蚩尤”假头的本意相依承。

 

  安化文物考古中挖掘了各种魂瓶20多个,听老道士说,魂瓶之说上辈有传,瓶上人俑的头饰多样,有的椎髻于顶,有的戴官帽,有的戴“人”字型道冠,有的戴鱼腹巾似的头扎,物以牛角、蛇、犬,飞鸟为多,属“明器神煞”于一体的综合体,多为道教徒的随葬物。因蚩尤祖居大熊山,不让煞气出现,故“魂瓶”尽藏,难见天日。而在民间,大人们都喜欢给小孩子一个“护身符”,用花布缝成小袋,内有香草、药材等,挂在颈上或藏于内衣口袋,期望他们平平安安,健康成长。这个护身符十分重要,必须符不离身。丢了就会失魂弃魄,非得请蚩祖菩萨再赐一个。,这也如同放牛郎成神的民俗信仰现象一样,在其他地方是难以见到的。

 

  在佛道儒巫各种纷繁复杂的神相活动中,有一个惊奇发现,即不论源出何门何派,都离不开奉蚩尤为祖、为尊,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他们都有“蚩尤神咒”,都有各种“皈依礼”、“皈命礼”,但各传教祖、发派师无不皈附在蚩尤之下,共尊蚩尤为始祖。《志心皈命礼》颇有代表性:“奉请始祖蚩尤帝,震天动地大将军,身披金甲耀日月,手执钺斧映乾坤。祈晴祷雨刹时间,附体圆光通事意,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邪道尽皈依。兵随令转将随行,百万雄兵前后卫,屡经百战立奇勋,今古相传供战神。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神功加拥护。”这在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宗教融合中,能如此神祗同化共尊一个始祖,实属罕见。

 

传说、风俗、谚语,代代相传的蚩尤精神

 

  在思尤,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如《蚩尤出山》、《云霄藏宝》,《蚩山显灵》等,—个个脍炙人口。丰富的蚩尤资源奠定了蚩尤文化的坚实根基,每个地名都有一段来历,一个神话,饶有风趣。山山、水水、洞洞、界界、村村、家家都有蚩尤,并随着云霄洞的发掘,民间文物的丰富,必将日显博大。  

 

  独特的蚩尤民俗不断丰富了蚩尤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一幅幅瑰丽多姿的风俗民情画卷,凝结着这方儿女炽热虔诚的敬仰情感和意识,赋予蚩尤以神奇的灵性和超自然的伟力。一是表现礼俗、祀典、祈求家兴人旺。如祭蚩尤、祭祖宗、祭各路神灵、河泊土地,均意在为灵魂寄托处所、蕴涵了庇佑繁衍子孙的强烈愿望。二是表现劳动、休闲、抒发对生活的憧憬。发猖、开山、围猎,气势恢宏;吹牛角、戴护身符、施法事、扎茅标、画雪山水等,除了纪念蚩尤之意,还有驱灾祛病、助人为乐的美德遗风。三是表现节令、爱情、寄托对幸福的追求。如牛王节、竹醉日、盘瓠节等,全是表现节日快乐、追求爱情甜蜜、守望幸福永恒……   

  这些民俗以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深邃的人文价值影响和造福苍生,渗透到梅山人民的人格品质与精神追求各个方面:不畏强暴、刚正不阿的骨气,被人誉为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人格象征;淳朴敦厚、诚实善良的风韵,被人誉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意向。还有众多包含人文精神与创新价值取向的格言、民谣、山歌、谚语,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蚩孙”,“家有蚩尤神,户存十斗金”,甚至男女老少口头禅“蚩你”,即蚩尤保佑你;不论对方说错做错什么,回答都是“合乐”,意为(不要紧,只要你快乐”等等与诗词歌赋共同凝成脚踏实地、知难而进、勇于开拓、日益创新等精神追求,既是蚩尤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梅山人文精神写照,更是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核所在。

文章录入:admin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蚩尤故里天下梅山 新化旅游资源简介

  • 下一篇文章: “蚩尤得庐山金” ,庐山在何处 ?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序号 摘要 评论人 评分 日期 状态 回复人 展开
    暂时没有评论

    相关信息

    [研究]从《桃花源记》说蚩尤“魂兮归来  [研究]蚩尤与蚩尤屋场:大熊山名称的来
    [研究]蚩尤后裔源流考  [研究]蚩尤古帝国追踪:蚩尤是冶炼术的
    [研究]“蚩尤得庐山金” ,庐山在何处   [研究]蚩尤故里天下梅山 新化旅游资源简
    [资讯]2010年“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  [研究]梅山武术与蚩尤故里
    [资讯]政协委员提案呼吁保护蚩尤品牌 建  
    击数:1008    更新时间:2011/4/28
     

      梅山文化的发源地在新化和安化两县,大熊山是两地的界山,在古代,实为一地。探寻蚩尤与大熊山血脉关联,我们可从这两地的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得到许多的远古时代的信息,这些信息尽管有的已经说不出非常清晰的根由,但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在今天,依然鲜活着、滋养着这土地、这土地上所有的生灵。巍巍雪峰,滔滔资水,有诉说不完的神奇,有探寻不了的神秘,总让后来者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安化县有个思尤村

     

      思尤村,紧邻大熊山。这里蚩尤文化遗存甚多,寺庙祠堂林立,山溪洞穴奇特,是名副其实的蚩尤文化带。1997年11月,第二次国际梅山文化研讨会在此召开;2005年6月,中英喜马拉雅山探险队来此考察;湖南省“蚩尤故里行”文学笔会在此举行。亲临此地的史学界和文学界专家学者无不惊叹:山水多留蚩尤遗迹,民间尽现梅山风情。不论是箱底房梁间的手抄本二神龛屋顶的老法器,还是男女老幼的口头禅,甚至生活起居的每一细节,生老病死的每一过程等各种文化符号、文化信息、民风民俗、崇拜信仰……无不魂系蚩尤,彰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蚩尤,为上古时代东方九黎族首领,据《史记·张守节“正义”》载:“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创立兵杖刀戟大弩,威行天下。”蚩尤上识天文,下知地理,故用兵之时,能呼风唤雨,常稳操胜券,曾与黄帝作战,九战九胜。后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并请天女魃相助,止风息雨,遂擒杀蚩尤。余部南徙同土著苗蛮杂居融合,自古南方苗裔把蚩尤奉为始祖,后演变为神。武天国著《神仙》这样描述:“牛头、牛足、人身、四眼、六臂,耳鬓能倒立,似一柄尖利的剑戟,头上还长着又长又硬的角,用来斗人,有万夫莫挡之力。“《周礼·春官·肆师》“表貉”之条:“貉、师祭也。其神盖蚩尤。”战神之称,自古至今,进而化为星宿,载入《史记,天官书》。  

     

      安化思尤村的古地名,饱含了思念蚩尤老祖的深情厚意。翻开安化从明朝嘉靖(1543年)至新中国以来的八修县志,思尤地名均有记载,有文字可查历史已近500年,是我国目前蚩尤文化研究中无与伦比的品牌。在益阳市档案馆现还保存有完整的土改歌谣:“土地改革到了思尤村,哎嗨哟,到了思尤村……土豪地主黑了眼,穷苦农民得翻身。”   

     

      思尤村就在蚩尤界上。蚩尤界东接梅城,西临新化,纵横20公里,海拔800多米,是历代汉、苗、瑶聚居之地,现有山民18000多人。界上石多、林密、水奇、洞幽,蚩尤遗存遍布。  蚩尤江发源于田心乡,流经蚩尤界,过新化游溪桥,到白溪注入资江,全长约50公里。江水终年不断;颇具神奇色彩的是此江不论山洪暴雨多大,极少泛滥成灾。历代相传是蚩尤老祖神灵在庇护子民。  

     

      蚩尤江上有座蚩尤桥,是下连梅城,上通新化、涟源的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行人路过都要在桥上歇息;当地村民每年都要在桥上摆上三牲,燃起香案祭拜蚩尤,以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最使人称奇的是界下有条蚩尤河,相传为蚩尤开凿,后裔连通,为战之用。后代强人勇士常从此出入新化、涟源、梅城。阴河中有天池、龙洞、宫娥、蓬莱、神龟、燕潭等奇洞无数,景色各异,瑰丽多姿。目前已开发的蚩尤洞,高30多米,宽近100米,钟乳石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有顶天立地20多米高的玉树5根,10多米长的乳石瀑布惟妙惟肖。英国探险家大卫考察后惊呼:阴河之长、洞穴之大、景色之妍,实属罕见。益阳电视台、长沙电视台、凤凰卫视多次报道,被誉为神秘的“地下王冠”。  

     

      思尤之名源远流长,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1953年界上建乡,改名“思游”乡(蚩尤界也跟随叫思游界),乡政府就设在思尤村夏锡九屋里。1995年乡镇体制改革时思游乡并入乐安乡,2003年撤乡建镇,村中心移至大禾凼,村名改称“大禾村”,并沿用思尤村。名为情所系,蚩尤万古扬。众多的蚩尤命名是历史的见证,蚩尤、思尤、思游,语音相谐、语意相通,凝成了思游人民一脉相承,矢志不忘的蚩尤情结。  

     

      思尤人生儿生女,送老归山都要敬蚩尤,或吹牛角,或敬枫神。枫神之说原为蚩尤被杀:后的木枷丢在蚩尤界上,长出一片枫树,形成了有30余亩的枫树园。听老祖宗说,大枫树有多大?一张扮桶(长2.2米,宽1.3米,前后高为0.7、0.5米的谷物人工脱粒用具)放在树后,不见踪影,因为枫叶是蚩尤鲜血染红,枫树就是蚩尤之神口到枫树下拜祭就能消灾祛病、逢凶化吉。古代枫树园一直立有禁碑:永禁砍伐。大炼钢铁时,枫树园几经劫难仍未逃脱厄运,山民哀叹不已,现村民又在种植枫树,敬枫神依旧风行。  

     

      祭祀石神,更是长盛不衰。团乐村藏龙坝堰塘边,有一巨石高10多米,犹如一尊头像,山民心目中认为就是蚩尤之神像。世世代代,山民都来杀鸡、烧香、燃纸祭祀,祈祷保佑平安、吉祥。在小孩的游戏中,最常见的就是“祭蚩公”,有两人拍手祭,四人围坐祭和多人绕圈祭等。

     

      蚩尤风物,不可胜数。历史文献有夏振初祖传下来的《百大家评注史记》,民间各种手抄“本经”几乎家家都有。黎姓族谱更为翔实地记载了与蚩尤同宗共祖。“黎氏,乃九黎之后”,“黎姓就是蚩尤的后裔”。思尤界有黎姓人口200多,在益阳、邵阳、怀化均是少见的黎姓群居地;蚩尤最早发明炼铁术,思游有铁山坝,铁炉冲,且炉匠最多,100人以上,遍及湘中各地。该地还有一种“浆泥巴”,是炼铁的耐火材料,做溶铁窝,越烧越出油。此泥外地少有、炉匠出门都要带几坨,连长沙的炉匠都要到思尤取浆泥巴。界上有位离休老干部黎曙,年逾86岁,曾任信阳市总工会副主席,离休后毅然选择回乡。他说,我是蚩尤子孙,就要回到故里,至今气宇轩昂,诗意盎然,写了一大本怀念蚩尤的诗集。更有许多海外蚩尤后裔前来梅山还魂,寻根间祖。

     

    亘古不变的的蚩尤崇拜 :祭文、师杖、秤杆

     

      “岁欢丙戌,时维孟秋,蚩尤后裔谨以时馐之奠,告我始祖蚩尤之灵。”这是今思尤村《祭蚩尤文》的开头语,这类祭文至少有20多种,最早的出自永乐年间,后有正统、万历、嘉庆、同治各种版本。文体风格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追述蚩尤功绩,不辱始祖英名,诚心祭拜,祈求恩泽。结尾都有“伏维尚飨”之句。祭祀的牲品以规模大小而定;雄鸡、果品、谷酒必不可少。如有重大活动,如蚩尤进坐三祖堂,则举界大祭,平时各村小祭,有的农户过年过节也要家祭。  

     

      师杖,又名师棍、祖师棍,是思游师公做法事的重要法器。它一般由枫、梓、樟等坚硬木材做成,长1.5米左右,直径4厘米。做师杖有严格的规矩:上端长三尺三,象征三十三重天;下尖长一寸八,象征十八层地狱,铁尖上的四方铁砣,象征四方五向;顶部圆孔中,有酷似蚩尤头像。师杖的寓意大得吓人,管天管地;管四向五方,号令神兵,驱邪治怪。因此现在的思游,道士、师公很多,是佛、道、儒、巫的融合和嬗变,但敬奉蚩尤均是法事之首,在庆梅山、冲傩,还堂愿等诸多法事之中,“发猖”等尤为惊险。  

     

      新化、安化秤师众多,是远近闻名的秤师发派地。制秤的祖师是谁?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众口一词,秤匠是思尤发派。女娲娘娘送了秤匠五件宝:一面“蚩尤旗”,就是围裙;一把“量天尺”,就是两脚规,是女娲娘娘补天量缺口用过的工具;一个圆磨石,是女娲娘娘补天时剩下的;一个小饱子,是女娲娘娘的小鞋;一把铜丝刀,是女娲娘娘斩将封神的。  

     

      秤匠一担工具箱,前面高箱称为“南斗”,箱边插满秤木杆,谓之“刀枪林立”。高箱前面有二根竹片加横梁,谓之“二根旗杆”,秤匠围裙用后,都必须挂在二根旗杆上,谓之“挂起蚩尤旗,走南闯北无禁忌”。相传皇帝见了要避路,秤匠见了皇帝不下跪。有鬼怪的房子可镇邪,秤匠放心睡到大天光。后面矮箱谓之“北斗”,里面装着工具,也便坐着制秤、修秤。

     

      90岁以上的老秤师说得更神,祖师发明秤杆,就是纪念蚩尤,秤杆完全是蚩尤形象造型。蚩尤是铜头,秤杆的前头就包有铜皮;蚩尤是铁额,秤钩就是铁制;蚩尤头长牛角,吊环就是两只牛角合拢的造型;蚩尤造刀是战神,秤杆吊环横轴,称为“秤刀”,共有三把,名日:子刀、老刀、边刀。一个秤砣压千斤,证明蚩尤力大无穷;蚩尤是星宿,秤杆上刻满了星星。最前面三颗,竖刻,称为“定盘星”,就是天王、地王、龙王;接着横刻,前面六颗是“南斗六星”,中间七颗,是“北斗七星’:后面三颗,是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颗,合成十六两,就是一斤(古秤十六两为一斤)。此种崇拜,何等鲜活、何等虔诚!

     

    牛角、闯耙、魂瓶,天人共尊的蚩尤神祗

      中国神祗是个庞大的系统,而在新化、安化,天人共尊蚩尤却绝无仅有。“牛角一声,惊天动地!诸神退位,神煞藏身”。在法事中,牛角是请圣招兵的信号,大法神权的象征。  师公未进法坛,先鸣牛角,一为秉告天地:弟子要行香做法了,二为呼唤随事兵马排班护驾。法事过程中,每诵一段经咒,都要长鸣三,声牛角,意在招神请圣、调动神兵安营扎寨共促法事。法事完毕再鸣三遍,则是正式通告法事结束,诸路神圣兵马可以打道回营复归原位。几十个师公齐说,牛角是蚩尤始祖的角,他是统兵将的,吹他的仙角,是呼唤兵马,调集天将,所以凡请神、安神、祭雨、喜庆等无一不吹牛角。这种信仰符号又催生出牛王节、春节舞春牛、送春牛乃至崇拜放牛郎等本土色彩习俗形成,且相当厚重!   

     

      更令人称道的是民居屋顶,不论是古老的木屋,还是新建的砖房,两边都用青瓦砌成两只弯角,形成牛角,山民都说,中间花心坐的是姜子牙,因为他封神后没有位子了,自己只好坐在屋顶上,这个位子在民间最高。两只牛角就是蚩尤神像,与姜子牙并排而坐。因蚩尤太神勇了,姜子牙也奈他不何,只好放让了。民间有“姜子牙封神、蚩尤安神”之说,可见蚩尤神的地位之高。

     

      闯耙在思游家家户户都有,一为防卫野兽坏人,二为强体健身。老辈传下八戒西行时,用的九齿钉耙,而蚩尤舞的是大斧闯耙。上面一个“山”字,下面一个小圆表示“虫”,合起来即为“蚩”。玩闯时,发出“嗤嗤悠悠”之声,有始祖蚩尤与你声息相通之说。古代成年男子外去都要带闯耙,现在各家小孩也都会玩耍闯耙,意在纪念蚩尤祖宗走南闯北,横冲直闯,闯江湖、闯天下,……至今留下人人会唱的《闯耙谣》:“跟着蚩尤大将军,威风凛凛出山林,弓弩刀戟铜头顶,雨雪风霜铁额迎。手执闯耙闯天下,脚踩定盘定乾坤,踏平世间不平路,诛杀人间无道人”。每年正月里,思游人户户耍闯耙,已形成了乡俗。还有更传奇的是,大人小孩受了惊,只要对着闯耙作三个揖,确保百无禁忌,非常灵验。  

     

      “神不祚非类,民不祀非宗”。魂瓶原为苗瑶亡魂认祖的明器,其祖乃蚩尤。而引导亡魂的祭司只有化身成蚩尤祖神的形象,才能获得其认同而圆满完成引领之责。思游师公做法事时,或戴上一面为青、一面为红象征蚩尤青面红发的鱼腹巾;或用三叠纸钱插于两鬓和后脑,以体现“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的蚩尤特征;或干脆戴传为蚩尤相的饕餮纹混元帽;如此等等,都与宋元魂瓶上的土著祭司傩者套戴“蚩尤”假头的本意相依承。

     

      安化文物考古中挖掘了各种魂瓶20多个,听老道士说,魂瓶之说上辈有传,瓶上人俑的头饰多样,有的椎髻于顶,有的戴官帽,有的戴“人”字型道冠,有的戴鱼腹巾似的头扎,物以牛角、蛇、犬,飞鸟为多,属“明器神煞”于一体的综合体,多为道教徒的随葬物。因蚩尤祖居大熊山,不让煞气出现,故“魂瓶”尽藏,难见天日。而在民间,大人们都喜欢给小孩子一个“护身符”,用花布缝成小袋,内有香草、药材等,挂在颈上或藏于内衣口袋,期望他们平平安安,健康成长。这个护身符十分重要,必须符不离身。丢了就会失魂弃魄,非得请蚩祖菩萨再赐一个。,这也如同放牛郎成神的民俗信仰现象一样,在其他地方是难以见到的。

     

      在佛道儒巫各种纷繁复杂的神相活动中,有一个惊奇发现,即不论源出何门何派,都离不开奉蚩尤为祖、为尊,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他们都有“蚩尤神咒”,都有各种“皈依礼”、“皈命礼”,但各传教祖、发派师无不皈附在蚩尤之下,共尊蚩尤为始祖。《志心皈命礼》颇有代表性:“奉请始祖蚩尤帝,震天动地大将军,身披金甲耀日月,手执钺斧映乾坤。祈晴祷雨刹时间,附体圆光通事意,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邪道尽皈依。兵随令转将随行,百万雄兵前后卫,屡经百战立奇勋,今古相传供战神。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神功加拥护。”这在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宗教融合中,能如此神祗同化共尊一个始祖,实属罕见。

     

    传说、风俗、谚语,代代相传的蚩尤精神

     

      在思尤,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如《蚩尤出山》、《云霄藏宝》,《蚩山显灵》等,—个个脍炙人口。丰富的蚩尤资源奠定了蚩尤文化的坚实根基,每个地名都有一段来历,一个神话,饶有风趣。山山、水水、洞洞、界界、村村、家家都有蚩尤,并随着云霄洞的发掘,民间文物的丰富,必将日显博大。  

     

      独特的蚩尤民俗不断丰富了蚩尤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一幅幅瑰丽多姿的风俗民情画卷,凝结着这方儿女炽热虔诚的敬仰情感和意识,赋予蚩尤以神奇的灵性和超自然的伟力。一是表现礼俗、祀典、祈求家兴人旺。如祭蚩尤、祭祖宗、祭各路神灵、河泊土地,均意在为灵魂寄托处所、蕴涵了庇佑繁衍子孙的强烈愿望。二是表现劳动、休闲、抒发对生活的憧憬。发猖、开山、围猎,气势恢宏;吹牛角、戴护身符、施法事、扎茅标、画雪山水等,除了纪念蚩尤之意,还有驱灾祛病、助人为乐的美德遗风。三是表现节令、爱情、寄托对幸福的追求。如牛王节、竹醉日、盘瓠节等,全是表现节日快乐、追求爱情甜蜜、守望幸福永恒……   

      这些民俗以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深邃的人文价值影响和造福苍生,渗透到梅山人民的人格品质与精神追求各个方面:不畏强暴、刚正不阿的骨气,被人誉为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人格象征;淳朴敦厚、诚实善良的风韵,被人誉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意向。还有众多包含人文精神与创新价值取向的格言、民谣、山歌、谚语,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蚩孙”,“家有蚩尤神,户存十斗金”,甚至男女老少口头禅“蚩你”,即蚩尤保佑你;不论对方说错做错什么,回答都是“合乐”,意为(不要紧,只要你快乐”等等与诗词歌赋共同凝成脚踏实地、知难而进、勇于开拓、日益创新等精神追求,既是蚩尤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梅山人文精神写照,更是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核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