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之路该怎么走?

 最终编辑 2015-08-14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之路该怎么走?

□ 包泉万

  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提供相关服务,供游客消费,被称为“文化旅游”。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依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交通不便和设施滞后等困难,也阻碍了文化旅游的开发,使之不同程度地显现出经济小农化、发展边缘化、村寨空壳化和文化趋同化等倾向。要改变这种倾向,就必须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文化旅游的开发途径

  第一,在开发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是普遍认可的模式之一

  民族文化是个性鲜明、风格迥异、色彩独特的精神财富,而旅游的核心价值恰恰是寻求文化差异。因此,活态的文化遗存正是外人渴望了解和体验的。基于这种心理诉求,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必须凸显民族特色,强化地域风情,以产业形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营销方式应以全面展示、任其选择为主,以重点推出、择优消费为辅。让游客获得不一样的享受,消费热情势必高涨。

  凸显民族特色还要将民族性与地方性结合起来。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也会产生文化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在文化资源开发中要有跨界意识、协同意识和贯通意识,要尽力将不同民族文化整合起来,共同彰显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据国家旅游局报告,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旅游人数略有增长,可是门票收入却大幅下降。那么,游客都去哪儿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在首选之列。可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大都以自然形态溶解在日常生活中,浮光掠影地走走看看不难,而参与体验则比较困难。因此,旅游产品必须优化结构、创新形态,做到品质精良、适销对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伊始就要将其打造成为休闲娱乐型和体验参与型,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操作层面则要做到吃住有家庭旅馆,购物有手工作坊,娱乐有自发歌舞,节会有集体活动,等等。

  转型升级要依靠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开发内生潜力,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地区开发文化旅游必须高度重视品牌效应

  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是必由之路,民族文化的品牌就是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国家级品牌。商品品牌是商场制胜的法宝,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灵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响当当的文化品牌。这些“活”在民族地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品牌,是民族文化的光荣和骄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就在,民族的精神家园就在。因此,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走品牌发展之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擦亮品牌,捆绑营销。同时,还要实施品牌扩张,拉长产业链。

  文化旅游的孵化空间

  第一,规模小微化

  民族地区以村寨为载体的文化旅游,资源有限、空间有限,不宜贪大求强,最宜小而精、微而良。目前,“公司+农户”的模式较为流行,可因地制宜,尝试运作。

  第二,空间本土化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就地取材,服务就地展开。本土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本土是特点,也是卖点。立足本土才能实现调整和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使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第三,结构立体化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孵化空间是一个点、线、面的立体组合。负责接待的一家一户是点,服务(包括组织领导)是一条线,而产品则由几个方面组成,如风俗展示、人生礼仪、歌舞演艺和庆典仪式等。这些项目只有依靠一条龙服务保障实施,游客的个人活动和集体行为才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点线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彼此互动、有机结合,主客双方才能各得其所,实现双赢。

  第四, 关联广泛化

  文化旅游的孵化空间是开放的,具有很高的关联度,综合带动性很强。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尤其需要拓展关联空间,密切相关行业。目前,与金融和科技嫁接融合是当务之急。只有左右逢源,才能“一业兴,百兴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