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三门峡为例

 飞龙在天cokvj5 2018-02-24

程 丽

摘 要:三门峡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多而且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融合了三省的非物质文化所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经济的跨越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濒临消失这就意味着这些宝贵的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在历史的车轮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研究以便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

关键词: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三门峡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的地自古以来就是进出中原的必经之路咽喉要豫西重镇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公元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时属焦国虢国春秋先属虢后属战国时分属韩;秦属三川郡汉属弘农三国属魏国恒农郡晋属司州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三门峡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三门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效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412被列入国家级项目4省级项目27市级项目82;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2省级32市级225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出三门峡的厚重与美丽有力推动了

三门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历史性

从三门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来大多数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充满了人类对远古文明的缅怀和敬意大禹治水黄帝铸鼎”“夸父逐日等传说都在古代典籍中或多或少有所记载史记·封禅书记载时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闻讯从昆仑山来到荆山察看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相传黄帝铸好鼎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让他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拖下了他的金扒下了龙皮拔掉了龙须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在在三门峡陕县灵宝市的黄帝铸鼎塬还留有很多与黄帝传说相关的地名山脉以及场所这些都是中华悠久历史的现实见证又例如地坑院的营造技艺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由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在全国它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