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自以为是将诚信丢下
今天在楼下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小孩跟着哥哥和妈妈,不间断地念叨着,“不上学,不上学。”我能感受到他的隐忧和害怕,孩子的妈妈也不断地说,“不上学,我们只是去幼儿园转一下,不上学也需要和老师说一下。”妈妈继续在前边走,孩子哭哭啼啼地跟着,显然半信半疑中也怕被拉下。
谁知,到了幼儿园门口,妈妈并没有向老师请假,孩子连忙回头跑,一个女教师很快地将孩子抱到幼儿园里面,让我立马想到被妈妈授意进行的“绑架”,同时也感受到孩子哭声中的挣扎。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也许孩子的母亲出发点是让孩子能够日有所学,可不知道自以为是中让孩子感受到被欺骗,危害性有多大,孩子会不会信任缺失,忘记诚信是啥?!也许孩子尚小,对于大人的行为还无力拒绝,但孩子却由此潜移默化,会不会没有了规则意识,想着大人反正说话不算话,这个世界也许就是这样的吧,最后伤害到自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失却幸福的牵挂。
蓦然间几天前晚上的一幕也让我放不下,当时,一个儿童小游园里孩子们在玩,父母在外面观察,一个小孩与另一个小孩出现了摩擦,其中一个小孩骂了另一个小孩几句,陪看的妈妈立即告诫骂人男孩的爸爸,“你为什么不制止一下,批评你儿子一下,小孩子养成骂人的习惯,素质会多低下!”也许最后一句话刺激到孩子爸爸,“你说我孩子素质多低下,我管不管碍你哪些事儿啦?!”“你说碍我啥事儿吧,骂的是我孩子,真是有娘生没娘养……”火药味十足,原本一起玩的孩子面面相觑,一旁的其他家长也赶紧劝解,“都少说些吧,孩子也许是无意的,以后都注意点儿。”尽管最终各自反思,不了了之,但是我想到孩子何尝不是父母的影子,骂人的孩子需要教育,被骂的孩子看到妈妈骂人的一幕,是不是也会怀疑妈妈教育自己的和自己实行的不一样,天壤之别,该遵从啥,诚信由此也值得怀疑呀?!出现认知错位呢?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很多教育的失误何尝不是教育诚信出现了偏差,很多时候教育者实行两套自以为是的评价,亵渎着孩子的信任和单纯,也就无形之中失却了正面教育和正面评价,陷孩子与是与非中的挣扎,也就少了知行合一的自然化,诚信不知不觉中丢下,从而也常常感受不到幸福感在哪?!
所以,教育无小事,坚持正面教育,坚持正面评价,不要让自以为是将诚信丢下,把每一天当做修行,和孩子一起成长,爱人如己,真诚地对待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