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凯】专利大数据支撑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豆豆samuel 2015-08-15

专利大数据支撑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北京奥凯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郝政宇 副总经理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模式。首先,指出只有集成知识产权、法律、经济等维度的数据集才是能真正满足专利运营服务的专利大数据;其次,讨论了专利大数据在专利运营具体流程中如何发挥支撑作用;最后,对平台的专利大数据服务提出三点建议:1.免费开放基础的专利检索数据库服务;2.探索建立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平台独有信息服务;3.集成优质的专利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提供商。我们建议平台本身的重点不在于直接促成或开展专利交易等运营工作,因为专利运营实际上更多由客户在线下完成;平台更应关注提供和整合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为整个市场提供开放、透明、全面、公正的数据服务,破除用户在专利运营各个环节遇到的信息不畅的困境,这样就如同建成了一条高速公路,必然能有效的推动全国的专利运营工作快速、蓬勃的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专利运营 专利大数据


一、 引言

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定位为推动发展全国专利运营产业的枢纽性工作载体,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为社会公众、专利运营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专利运营相关事务的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为平台提供核心专利数据支撑。


目前,专利文献的数量急剧增长,与专利运营相关的基础数据也呈指数级的增长,因此,专利大数据作为平台的基础资源,成为平台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其中具体包括,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核心专利数据保障资源,如何有效扩充平台的专利运营服务的基础数据资源,专利大数据可以对平台的专利运营服务起到哪些支撑作用,如何更好的基于专利大数据在平台上开展专利运营服务等问题。本文拟结合奥凯公司在给众多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实际经验,对平台建设中上述有关专利信息服务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 平台的专利大数据资源建设

目前,国内其实已经建成了为数众多的专利交易平台,提供交易信息或中介服务,但是,这些平台的实际影响力并不大。因此,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要想建成全国的枢纽工程,吸引供需双方登录平台,聚集人气,推动全国专利运营工作,必须要能提供独特的信息或服务。


目前,全球的专利文献已经突破了1亿篇。而每1篇专利,通常都包括几十个技术方案,上百个技术特征,而且,专利的法律状态等著录项目多达数百种,因此,这1亿多篇专利背后,是需要分析的百亿级数量的数据。而且,全球的专利申请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2013年全世界专利申请都已接近260万件。可见,单纯从数量上来讲,全球的专利数据已经到达了大数据的概念。此外,专利还具有含有技术、法律、商业等多种类别的信息、专利的说明书是文本数据,是典型的非结构化数据等特点。因此,专利数据也完全符合大数据的4V特点,即Volum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


然而,专利大数据是不是仅包括专利数据本身就足够了呢?根据我们的实践,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的过程中,在企业做出经营决策的过程中,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例如,知识产权领域还包括商标数据、著作权数据,法律领域还包括复审无效数据、法律诉讼数据、行政执法数据等,经济领域还包括专利质押融资数据、专利转让许可数据、工商登记数据、营业收入数据、投融资数据、税收数据、IPO数据、海关统计数据等。


因此,真正的专利大数据是包括上述专利、商标、著作权、法律、经济、甚至科技文献、标准等非专利数据的大数据集合。只有这些维度的数据协同分析,才能为专利运营提供足够的支撑。然而,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专利交易平台限于自身的定位和性质,很难集成提供上述多维度的专利大数据,也就导致了其无法为企业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专利运营服务。


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要想突破现有平台的运行限制,真正为企业提供实际的运营服务,首先要发挥平台的权威优势,获取并集成上述专利大数据,有效的将其他法律、经济数据有效集成在平台中,加强专利大数据的建设,夯实运营的基础资源。


但是,各类数据的搜集和加工成本非常高昂,建议平台可以对数据分门别类的进行处理,对于特别重要的核心数据,可以采用采购的方式集成到平台中;对于其他政府部门的数据,启动协商机制来推动数据的开放和获取;对于需要深加工才能产生附加值的数据,可以引入数据库服务商来为平台用户提供服务。


例如,奥凯公司代理的美国INNOGRAPHY专利大数据分析工具中,就收录了美国邓白氏商业数据、美国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司信息、美国各州法院的专利诉讼数据、PTAB(美国专利审判与上诉委员会)和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诉讼数据等信息;奥凯公司自己加工了国内央企的子公司名录,便于进行专利权人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平台有偿或者无偿的提供给平台客户。其他数据库商或者机构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平台来提供给客户。这样,客户可以一站式获得其真正需要的数据,为其实际的专利运营工作提供支持。

三、 专利大数据对平台专利运营服务的支撑作用

根据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专利运营支撑服务,通常的专利运营流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我们将分别阐述专利大数据在各个步骤中如何支撑专利运营工作,并探讨专利大数据在平台中的工作方式。


1 专利运营步骤图

第一步,是要确定专利运营的目标。这一步中需要机构根据自己发展战略选择适当的专利运营目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步,是要建立专利组合。要进行专利运营,首先要选择出可以进行运营的专利,在这个过程中,专利大数据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专利大数据可以对本领域的专利态势进行分析,判断专利运营的时机是否成熟。


利用专利大数据,还可以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评估。例如,通过定量的分析指标,对专利进行分类排序,区分核心专利和非核心专利专利。


我们在实践中,借助美国INNOGRAPHY专利大数据分析工具的专利强度对用户的专利进行排序,辅助确定核心专利和非核心专利。INNOGRAPHY采用独特的专利强度指标,来评估每一篇专利的价值,对每一篇专利给出0-100分的专利强度分值。专利强度是一个复合指标,涉及的影响因素有10多个,包括:申请距今时间、应用领域、后向引证数量、权利要求数量、申请年份、前向引证数量、发明人数量、申请地区、维持年限、诉讼数量、公开年份、相关度、专利类型等。理论基础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乔治梅森大学共同的科研成果Valuable Patents,第一作者John R. Allison。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INNOGRAPHY的专利强度对自身专利进行排序,辅助确定核心专利和非核心专利。INNOGRAPHY的专利强度目前成为了国际专利交易中较为公认的专利价值第三方评价指标,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直接为一些专利运营机构所采用,来评价各个领域的专利,形成专利组合[1]


但是,在对中国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中国专利数据本身的特性,例如引证数据的缺失等,导致INNOGRAPHY的专利强度指标有钝化的迹象。为了更好的服务国内的客户,奥凯自行开发了一些信息化平台,例如为南方电网开发的专利价值评估平台,为中国石化开发的专利质量评价平台等,制定了一些符合中国企业或行业特点的专利评价定量分析指标,从而更加客观、高效的评价和梳理客户的专利资产。


专利价值的评估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实施只有交易主体才能完成,但是,如果有一套客观公正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促成交易双方进行对价谈判,推动专利运营工作的普及性开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专利价值评估一定要考虑定性评价,但是,第三方平台无法替代终端用户实现上述定性化评价,只有建立客观的定量化评价指标,辅助客户判断专利价值。


因此,为了使得平台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辅助交易双方客观评价专利价值,引导客户培育高价值专利,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客观评价中国专利价值的第三方中立平台,建议平台也探索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强度指标,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定量化的分析指标来梳理自身的专利资产,辅助评价目标专利资产的价值,促成专利的运营工作。


第三步,需找专利运营的对象。有一种说法认为没有客观有效的专利价值评价机制是制约专利运营的难点,实际上,真正制约专利运营工作的开展,是很难寻找到适合的潜在运营对象,使得专利运营工作无法得以实际开展。而一旦需找到了专利运营的对象,那么,在后续的接洽谈判中市场机制一定会解决专利的定价问题。可见,为平台用户寻找潜在的运营对象,是平台需要为专利运营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INNOGRAPHY的竞争者气泡图,为客户提供在技术或财务指标上具有互补性的对标企业,为客户指明专利运营的潜在对象。


2 INNOGRAPHY竞争者气泡图

INNOGRAPHY的竞争者气泡图中,不同颜色的气泡代表不同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气泡的大小代表其专利申请量,每个领域中的专利申请人按照技术实力和财务实力两个坐标,划分为四个象限,处于第一象限的企业,技术实力和财务实力均十分领先,因而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类似的分析,其他企业还可以分为远见者、挑战者和细分市场主体这几种类型。


竞争者气泡图的最大优点是,将专利信息、技术信息、财务信息集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使得企业可以一眼就看出自己的机构所处的位置,并明确其专利运营或合作的对象所在。例如,市场中的远见者因为技术较为领先,通常会选择和经济实力雄厚的挑战者开展专利运营工作,形成优势互补。


INNOGRAPHY还通过专利前向引证数据挖掘,为用户指出潜在的专利运营对象。



3 INNOGRAPHY引证分析图

INNOGRAPHY引证分析图中,本专利用左下方原点处的蓝色的点表示,右侧中的各个点表示引证了本专利的在后专利,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这些在后专利既然引证了在先的本专利,必然采用了和本专利非常相近的技术,这些在后专利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甚至有可能侵犯了在前的本专利的专利权。因此,在在后的引证专利中需找潜在的专利运营对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国外开展专利运营工作经常采用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本领域专利许可转让数据、专利复审无效数据、专利诉讼数据,来发现这个领域的专利交易或运营的活跃者,来为专利运营发现潜在的对象。


可见,专利大数据实际上是可以为用户提供寻找专利运营对象的支撑工作,解决专利运营工作最为实际的困难,这正是平台基于专利大数据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地方。


第四步,是确定运营策略。运营策略也分为多种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通过对实际的专利运营过程分析可知,平台为了实现更好的服务功能,专利大数据将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


四、 平台中的专利大数据服务


平台在后台集成了专利大数据之后,实际可以基于专利大数据开展多种业务,特别是可以为客户提供基础和深度的专利信息服务,为专利运营做好支撑:


1. 免费开放基础的专利检索数据库服务

企业在专利运营过程中,对专利检索必然有着基本需求。平台首先可以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平台提供核心专利数据,为平台用户免费开放专利检索数据库服务。这是一个基本的服务。


目前,基础的专利检索数据服务基本都采用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模式。例如,奥凯公司推出的智慧之光专利大数据检索与分析平台,就是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与奥凯公司共同建立的专利检索数据库,该平台以互助、互惠、互利为服务宗旨,以精准的数据为核心,以快速准确的检索为基础,以多维度全方位数据分析为展现形式,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实用的数据检索分析工具。该平台目前已经覆盖了国内外8千多万件专利数据,及时更新;具有多种检索方式、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功能、人性化的阅读设置、支持全文下载等特点。


因此,为了满足客户基本的检索需求,实现客户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可以建立公益性的免费专利检索数据库。


2. 探索建立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平台独有的信息服务

如前所述,专利大数据在专利运营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平台如果能集成和汇总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利数据、商标数据、著作权数据,法律领域的复审无效数据、知识产权诉讼数据、行政执法数据等,经济领域的专利质押融资数据、专利转让许可数据、工商登记数据、营业收入数据、投融资数据、税收数据、IPO数据、海关统计数据等大数据,就如同拥有了一个极具价值的金库。


但是,如何有效利用上述大数据,破解各个数据源之间的信息孤岛,让各类数据源联动、协同的支撑专利运营工作,是平台面临的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例如,如前所述,可以借鉴INNOGRAPHY的专利强度指标、竞争者气泡图等形式,形成平台特有的专利价值定量化评级指标,为用户客观评价和筛选专利提供第三方辅助判断指标;结合专利、技术和市场的形成多维度气泡分析图,为客户综合决策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平台还可以创造性的开发出各领域的专利运营热点地图、专利风险预警雷达等工具,为用户了解专利运营的趋势、热点和风险把控提供帮助。


这些工具和资源,就如同修建好的高速公路一样,一定会吸引全国的用户通过平台来完成和实现专利运营的各项工作,让平台的各项服务和业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3. 集成优质的专利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提供商

除了平台提供的各项基础数据库和特色数据服务之外,用户必然还会产生大量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例如,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目标专利组合的完整的尽职调查等,这些工作只能依靠专业的专利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提供商来实现。因此,建议平台可以集成优质的专利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提供商,既满足了平台客户的定制需求,也助推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 小结

本文主要讨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模式。首先,明确了什么是专利大数据,指出只有集成知识产权、法律、经济等维度的数据集才是能真正满足专利运营服务的专利大数据;其次,讨论了专利大数据在具体的专利运营的各个流程中如何发挥支撑作用;最后,对平台的专利大数据服务给出了三点具体建议。我们建议平台本身的重点不在于直接促成或开展专利交易等运营工作,因为专利运营工作实际上更多由客户在线下完成;平台更应关注提供和整合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为整个市场提供开放、透明、全面、公正的数据服务,破除用户在专利运营各个环节遇到的信息不畅的困境,这样就如同建成了一条高速公路,必然能有效的推动全国的专利运营工作快速、蓬勃的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郝政宇

北京奥凯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电话:13810041495

Mail:pat@ourchem.com

2015年5月4日



[1] http://finance.yahoo.com/news/innography-selected-patent-properties-power-130000944.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