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关注学困生

 山村野夫615 2015-08-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特别要注重学困生。学困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上回答问题不主动、犹豫、胆怯;自卑感重、自信心差;课后作业拖拉、错误多,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会难,记忆、掌握难。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谈一点体会:

        一、尊重学困生,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
       例如,在课堂教学时特别的尊重、注视、宽容他们,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第一、和学困生交朋友,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前进的方向。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让你站得更高。”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找回自尊和自信。第二、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俗话说:“一句赞扬,胜过十句责骂。”对那些平时被轻视,受冷落,数落之声不绝于耳的学困生,一句赞扬无异于久旱的甘霖,久雨的阳光。我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从不歧视他们.而是给予比那些优秀的孩子多的多的关注.努力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给予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以表扬.而且这种表扬总是大张旗鼓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的.从而是这些学生感到自己也有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多宽容学困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

       二、关注学困生,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又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用亲切的话语,表情,平等的对话态度来对待学困生.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真实的体贴.从而拉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努力设身处地的理解这些学生的情感.并积极地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对他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注之心.使他们从心里感受到被老师关注的幸福.努力设身处地的理解这些学生的情感.并积极地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对他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注之心.使他们从心里感受到被老师关注的幸福.

       三、关注学困生,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为此教师要1、经常联系实际,讲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2、借助有关生活实例,创设意境,引起学生好奇和思考。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4、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5、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合理定标,分层分组,加强辅导。在教学中努力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学会学习。

       我经常采用一些方法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即所谓“低要求,小步走”的方法.就是先提较低的要求,把训练的内容分解成细小的步骤.按预定的目标一步一步有计划地进行,最后达到较高的目标.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不是天生的,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学困生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