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阴山工作室 2015-08-1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38x8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按文物出版社和浙江美术出版社《中国绘画全集》,宋代传世作品中有两幅叫《山腰楼观图》,一幅是宋代萧照的《山腰楼观图》,属方形图页,此幅《山腰楼观图页》属纨扇,应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宋佚名《山腰楼观图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对页题跋

       在《山腰楼观图》中,画面左侧奇峰矗立,一处楼阁隐没在林莽之中,右侧以大片的留白表现天空。作品表现的是远眺山林那浩大空濛的感觉,图中奇峰之下雾霭沉沉,与右侧天空相连,使奇峰山巅仿佛悬于天上,极为抓人眼球,画家构图功底扎实,整个画面全无头重脚轻之感。从远及近,空间层层递进,让我们从不同侧面感受了南国林莽那深沉厚重的气氛。同时也让我们领教了画家夏圭那娴熟的构图技巧,与精妙的绘画技艺。夏圭的画法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山腰楼观图》笔简意远,遗貌取神,是这种观念的生动体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38x8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字禹玉,钱塘人,生卒年不详,稍晚于马远,宁宗朝画院待诏。他的山水画在构图和笔墨技法方面与马远非常相似,因此画史上一向以马、夏并称。夏圭所作立轴和一些小幅的构图,一方面与马远的构图相类似,例如景物简洁,善于利用远近景和墨色浓淡的对比,使主题突出,富有诗意;一方面又有他自己的特色,马远的造境倾向于奇险,而夏圭则比较朴素、自然,更富于现实感。夏圭在用墨方面更善于掌握水分,笔墨交融,变化多端。画山石常以侧锋湿笔快速挥扫,笔法秀逸,飘洒,有“拖泥带水皴”之称。这种皴法是大斧劈皴的一个变种,方法是饱醮浓墨迅疾侧锋皴拂,然后趁湿用淡墨水扫开,极淡处用净水笔再接再扫,从浓到淡,从有到无,勾皴染一次完成。笔墨自然接合渗淡,显出潮润、深浅、光线种种变化痕迹,分外精彩动人。有人评价夏圭的画“墨气淋漓,高低酝酿,远近浓淡,不繁而意足,更有不穷之趣”。总起来看夏圭作品的风格和马远既有共同点,又各有独特的境界。马、夏山水大量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在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wbr>南宋夏圭《山腰楼观图》页高清详解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