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证监会公告称,证金公司已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汇金公司转让一部分股票。 汇金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在A股历史上,其数次出手救市,被市场冠以“平准基金”的头衔。 上述转让在市场人士看来,是长效救市机制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早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其观点如下: 第一,现在的整个市场处于维稳阶段,投资者预期还不稳定,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来稳定市场预期,而非总在“救市”的状态。 目前来看,长效机制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具体来看,证金公司将救市资金“化整为零”,不只是被动救市。将一部分资金由汇金持有,汇金则会慢慢市场化。 由于汇金本质上是“长期投资者”,比如汇金持有银行股的股权等都是长期持有,所以证金公司将股权通过有序、健康地转让给汇金,而非在二级市场减持,将股权化整为零,反映了政府引入长线资金和长线投资者的大方向。 此外,有了长期资金承接救市的股票这个方向的话,类似的措施可能还会拓展,比如社保基金、养老金入市都有可能将此作为可参照的方案。从而也实现了投资者结构的改善,引入并扩大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占比。 无论如何,政府引入长期的战略投资者作为承接救市资金买入标的的方向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如此一来,救市就能实现“多赢”。一方面,稳定了市场、解决了流动性危机(此前就已解决);第二方面,目前给市场一个稳定预期,能够让资本市场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国企改革为代表的改革措施。第三方面,有了一个长效机制,并以引入长期战略投资者为核心。 未来期待更多、更完善的有助于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和定价效率提升的方案。
重点推荐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 网易股票证券要闻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