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龙雀,见于多部古籍。“龙雀”一词专指装具华丽、环内雕饰龙雀的环首刀,因此大夏龙雀应为汉代出现的环首刀形制。刀长三尺九寸,背上就铭刻了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等篆字。历史上,对大夏龙雀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为夏朝帝挚所造之青铜巨刃,刀身上纹有古蛇图腾,是后部落时期的青铜精品。先民崇尚蛇型图腾,传说中伏羲也是人首蛇身,后衍生为龙。“雀”在古文中有眼睛的意思,大夏龙雀顾名思义有夏部族首领的意思。 说法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载:“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为龙雀大环,号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 《水经注》书影 说法三:为十六国时代,夏国国王赫连勃勃所铸。相传大夏龙雀制作极巧,下为大环,以缠龙为之,其首鸟形。 说法四:《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 大夏龙雀 ,铭其背曰: 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 世世珍之。 其它相关记载: 苏轼《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 清·吴伟业《恭纪圣驾幸南海子遇雪大猎》诗:“君王羽猎近长安,龙雀刀环七宝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