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陪爸妈”获千万级人民币融资,居家养老的共享经济才刚刚开始?

 方珺逸 2015-08-16

36氪微信号:wow36kr


近日,居家养老 O2O 平台 “陪爸妈” 向 36 氪独家透露,已获得了e 袋洗千万级人民币战略投资。36 氪之前报道 e 袋洗 B 轮融资时,CEO 陆文勇就表示,公司今后的定位是 “个人微服务市场”,除了洗衣外,还将延伸到共享厨房、家电维修、居家养老等多个领域。


你可能对洗衣、维修等上门 O2O 服务司空见惯,也体验过各种与吃相关的 Airbnb 模式,但提到居家养老,大部分人可能都和我一样,不曾主动关注和了解过。


CEO 孙黎告诉我,这其实是块默默增长的蓝海市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78 亿人,占总人口的 13.26%,预计到 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3 亿人,占总人口的 18%。也就是说,每 10 个中国人中,将有 2 个是老年人,问题是:这个庞大的人群如何优雅地老去?


无论是出游、交友、娱乐都得建立在一个健康身体的基础上,然而老龄办 2014年 城乡老年人口健康情况相关数据显示,82%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同时,大医院的 “挂号、看病、收费、报销,拿药,样样都要排队” 的现状,尤其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痛苦不堪。


其实养老概念很早就被各方所关注,但地产、金融、医疗、服务运营商等一直处于各自为阵甚至是概念炒作的状态,并没有真正为老人提供有质量(体验)又易接受(价格)的居家养老服务。传统行业和模式对于实体布局的现金流和利润要求更高,而居家养老更偏重广义人群的高性价比服务,因此,服务具体落地的难度一直很大。



“陪爸妈” 团队希望利用共享经济的方式切入居家养老行业,具体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聚合数百名医护人员进入社区,进行属地化 “邻诊”(即 “社区医生上门检查 + 社区医院陪诊”),来解决老人对健康管理的刚需。以北京为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 3 万名的医护人员,但他们的工作饱和度和收入都不足,也缺乏社会认同感。“陪爸妈” 采用的是众包的模式来吸引这批医护人员入驻,实现 30-45 分钟上门的一对一轻问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提供便利。“如果用传统 B2C 来做,养人成本就非常高了。“孙黎说。


除了社区医生外,平台还通过众包聚集了一批养老和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的角色是 “健康管家”,通常一个区域布有 20-30 人。当用户提出服务预约后,健康管家们会先前往家中判断老人的具体需求,决定是否需要医护人员的介入。同时,他们也会提供诊疗咨询、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医针灸、体质测试、慢性病管理等一系列即时性、无需排队的医疗健康服务。孙黎表示,经 “陪爸妈” 标准化(技能、礼仪、流程等)培训后的健康管家,会根据老人日常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提供慢病预防及饮食营养知识,并将健康数据及时反馈给老人与亲人,帮助老人做到预防胜于就医,小病不出社区。


个人而言,比较顾虑有两点:一是众包模式如何满足临时需求的响应?毕竟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突发状况;二是付费的意愿问题,老人们普遍省吃俭用,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多花钱,这就要求平台要从孝心生意的角度出发,让子女们有充分的意愿为服务买单。虽然 “陪爸妈” 表示他们在这块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大部分子女可能仍会顾虑上门的安全问题。


据团队提供的数据,“陪爸妈”日订单达数百单。初次体验价为 9.9 元,之后为 99 元 /4 次 /月,4 次当中健康管家每次都会在旁做日常管理和陪同,社区医生则每月服务一次。团队方面,核心成员拥有超过 10年 的线下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及超过 10年 的社区医疗经验,CEO 孙黎是名连续创业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