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子淋验案介绍

 寂寞在繁衍 2015-08-16

初诊:2013年3月6日。陈某,女,28岁。 停经34周,尿血5天。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2年7月10日。5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小便出血,色鲜红,小便灼热感,小便末段肉眼可见血液。胎动正常,大便正常,寐纳佳。舌红,苔薄白,脉滑。生育史:0-0-0-0。 尿常规:隐血2+、白细胞1+。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回声。

中医诊断:子淋(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利小便。

方药:石韦20g  白茅根30g  大蓟15g  小蓟15g  车前草10g  六一散(包)30g  大青叶10g  海金沙藤30g,3剂。

另:鲜藕汁1杯。

二诊:2013年3月9日。小便出血及灼热感消失,复查尿常规正常。

方药:守上方加侧柏叶10g,3剂。

按语:子淋最早见隋代《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妇人妊娠诸候》中妊娠患子淋候:“淋者,肾虚膀胱热也。肾虚不能制水,则小便数也;膀胱热则水行涩,涩而且数,淋沥不宣。妊娠之人,胞系于肾,肾患虚热成淋,故谓子淋也。”认为子淋的症状为妊娠期间,小便数而涩,淋漓不尽,认为淋的形成是由于“肾虚而膀胱热”,而子淋则又和怀孕期间的特殊体质相关,认为子宫系于肾,胚胎发育时自然会加重肾的负担,使肾更易虚热。治疗以清热利小便为主,故方中用了大量的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之品。但子淋一证,虽以湿热之邪为多 ,但应注意清润,不宜过于通利,以免损伤胎元,故加鲜藕汁一杯,其性甘而平和,有清热、凉血、散瘀之功。故服药三剂即无不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