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2013年3月6日。陈某,女,28岁。 中医诊断:子淋(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利小便。 方药:石韦20g 另:鲜藕汁1杯。 二诊:2013年3月9日。小便出血及灼热感消失,复查尿常规正常。 方药:守上方加侧柏叶10g,3剂。 按语:子淋最早见隋代《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妇人妊娠诸候》中妊娠患子淋候:“淋者,肾虚膀胱热也。肾虚不能制水,则小便数也;膀胱热则水行涩,涩而且数,淋沥不宣。妊娠之人,胞系于肾,肾患虚热成淋,故谓子淋也。”认为子淋的症状为妊娠期间,小便数而涩,淋漓不尽,认为淋的形成是由于“肾虚而膀胱热”,而子淋则又和怀孕期间的特殊体质相关,认为子宫系于肾,胚胎发育时自然会加重肾的负担,使肾更易虚热。治疗以清热利小便为主,故方中用了大量的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之品。但子淋一证,虽以湿热之邪为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