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钦全|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

 茶香飘万里 2015-08-16


红砖白瓦、燕脊凌空、出砖入石、雕梁画栋……穿行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古民居总是能够一下子吸引游客们的眼球。



作为闽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之一,红砖建筑不仅承载着历代闽南人的生活记忆,更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家族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珍贵奇葩。



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唐五代时期发源于泉州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是弥足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蒋钦全为代表的工艺大师们,在继承前人经验智慧的基础上,数十年来致力于闽南传统古建筑及工艺的探索实践,为继承和发扬闽南传统文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出生于石雕技艺世家的蒋钦全,是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其先祖蒋山斗(惠安人)在清道光年间,在福州城内开了间名为“蒋源成”的小石铺,专事石雕技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蒋钦全自幼耳濡目染祖辈、父辈的石雕艺术,深受熏陶。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仅13岁的他便在祖辈的精心传教下,学习平直等石雕基础技艺。他在各种石材中凿起锤落,刻苦学习,钻研技艺,艺成出师后成为石雕厂的业务技术骨干。



熟练的石雕技艺加上丰富的经验积累,198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专注传统石雕产品的开发和石雕技艺的研发。其作品既保持着浓郁的闽南乡土气息,更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技艺风格——其作品大者雄伟壮阔、气势磅礴,小者玲珑剔透、极具灵气。中国当代古建筑大师杜仙洲曾不吝赞誉:“凿刀似毛锥,落笔便生风;造像出神采,全凭意匠功”。



堆剪


彩绘


木雕


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历经千百年传衍,形成了闽南“红砖建筑文化”特色,其传统的“砖”、“石”、“ 木”及“灰塑”、“陶作”、“剪粘”、“油漆”、“彩绘”、“安金”等工法,均体现出各自独特的技艺特征。



在从事古建筑营造修缮工作的几十年当中,蒋钦全一方面注意保留传统技艺,另一方面不断发掘,开拓创新。他的技艺特点其一是“修旧如旧,虽为今作,宛如亘古”。



以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复修工程为例,主要采用木作木雕工法,在施工中他充分发挥大木作连接主体建筑结构的原理,小木作斗拱交错、重檐飞翘,装饰与扶助相结合,努力保持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法的原真性,悉心承袭与表现传统技法的特色。使大雄宝殿恢复唐明式建筑风格。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蒋钦全通过了解闽南传统建筑衍续中各个时期建筑的特色与差异,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传统古建筑法式的特征,在作品中借鉴和吸引其技艺特色,不断丰富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建筑、装饰的表现技法。



例如其代表作泉州西湖公园“刺桐阁”,是以泉州古代建筑奎星阁为设计蓝本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外观为五层的楼阁式。二层以下是花岗岩砌成的高台,属台石技艺;二层以上为木结构。在建筑用材上也有讲究,支柱、外檐梁架采用的是印度菠萝格红木,桐油清漆以保持其原色,而其他用木采用的是甲等杉木及香樟木,充分展现出朴素淡雅的古典风格。

  


“重现探研传统建筑营造技法承载与表达的文化内涵,了解传统建筑从制度、功能到营造技艺所传递的人文、宗教、民俗等多元信息,汲取文化精粹,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实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



2008年他主持设计、规划承建的“江苏昆山慧聚寺”工程。该工程是传统的石作石雕和木作木雕工法技艺。工程主体结构石加木栋架,宝殿金柱为泉州白花岗石,主殿立柱为泉州青石雕刻九龙柱,四周墙体为清水墙,采用闽南红砖墙裙,泉州青高浮雕、墙堵、石栏杆、须弥座、九龙堵。主梁栋架构采用印度尼西亚进口原木,雕刻部位采用江西樟木,小型配构件采用福建杉木,古法雕刻狮座,整体营造技艺富有人文、宗教、民俗等多元信息。



慧聚寺妈祖殿建筑及神像布置,则引入了妈祖文化概念,创新性地启动纯闽台风格建筑,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闽台传统石、木结构建筑的天后宫。


  

通过弘扬与传播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蒋钦全将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这一地域性极强的文化遗产,推广至大江南北和港澳台地区,扩展到东南亚华人聚居地,为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存价值。


山东台儿庄运河古城天后宫


武汉归元寺圆通阁


洛阳大伯公宫


“山东台儿庄运河古城天后宫”、“武汉归元寺”、“澳门中华妈祖文化村”、新加坡“洛阳大伯公宫”、马来西亚“聚仙庙”等等,无一不展现出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风韵。


资料来源 | net

整理编辑 | 土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