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大叶性肺炎妙方

 学中医书馆 2015-08-17

治大叶性肺炎妙方

1加味麻杏石甘汤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歌诀】加味麻杏石甘汤,大青山豆鱼腥草,

宣降肺热治肺炎,列抓主症常用方。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甘草6克,大青叶15克,山豆根30克,鱼腥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宣降肺热。

【方解】方用麻杏石甘汤宣降肺气,因有恶寒表证未罢;邪热入肺,故加鱼腥草、山豆根以清热解毒;合大青叶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主治】肺热咳喘,症见高热微寒、咳喘少痰、胸满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甚者呼吸有声。可用于大叶性肺炎。

【加减】喘促甚者,加葶苈子9克,桑白皮15克以降肺平喘。

【附记】本方已列为印氏“抓主症”常用方,凡外感热病,咳喘痰鸣而痰不甚多者,基本都是使用本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又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10克,桑白皮12克,亦列为印氏“抓主症”常用方,凡见咳嗽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吐痰少的即可投用此方,效果良好。若有上感症状及肺炎者,再加鱼腥草30克,山豆根30克,用治哮喘不得平卧,痰少者,效佳。

 

2清咽宁嗽汤

【来源】清·吴澄《不居集》

【歌诀】清咽宁嗽用桔梗,栀子黄芩桑白皮,

二母前胡生甘草,肺热咳嗽服之痊。

【组成】桔梗6克,栀子3克,黄芩3克,桑白皮3克,甘草3克,前胡3克,知母3克,贝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咽,止咳化痰。

【方解】方用甘桔汤合二母散清咽化痰;复以桑白皮、黄芩、栀子清泻肺热;前胡合贝母止咳化痰。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咽,止咳化痰之功。

【主治】热壅肺气,症见咳嗽痰黄、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可用于大叶性肺炎、外感发热、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喉炎、喉炎等病症。

【加减】若痰多而黏,加全瓜蒌、海浮石;声音嘶哑,加蝉衣、玉蝴蝶;咽喉疼痛、乳娥焮红,加板蓝根、连翘。

治肺炎秘方

5.1 肺炎合剂

【来源】郑惠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40克(先煎)、虎杖15克,金银花20克,大青叶、柴胡、黄芩各15克,鱼腥草20克,青蒿、贯众各15克,草河车12克,地龙、僵蚕各10克,野菊花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一日服2次。或制成合剂备用。以上为成人一日量,小儿酌减。

【功用】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主治】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辨证属肺热喘咳者)。

【疗效】于1977年3月至1978年5月在万县地区医院儿科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232例,全部病例均系有呼吸道感染之症状及肺部体征,并X线胸透或摄片证实肺部有炎症者,其中186例辨证为卫气实热型(普通型),均采用肺炎合剂治疗,只有69例加用抗菌素。平均退热时间为3.6天,啰音消失时间6.5天,阴影消失时间7.45天。此型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

 

5.2 清肺化痰汤

【来源】张沛虬,《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净麻黄6克,杏仁10克,败酱草、蚤休、大青叶各30克,黄芩24克,荞麦根、鱼腥草各30克,甘草5克,桔梗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日分2次温服;病情较重,可日服2剂,日分4次温服。

【功用】清热、益肺、化痰。

【主治】肺炎(痰热阻肺,邪毒结胸型)。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