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长允丨老子的乐呵比你多!

 王哪儿蹽儿啊 2015-08-18

我们读老子的书,听老子的传说,看老子的画像,老子给我们最深刻和鲜明的印象,那就是:老子既是一位大贤和大智,又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快乐的人。老子的智慧是极高明的,老子的快乐也同样是无比深厚的。老子的愉悦和快乐,不是一般人的沾沾自喜,不是一般人的喜形于色,也不是一般人在盘算好利害之后因有所得而流露出来的兴奋。老子的快乐,是天然的,没有丝毫雕凿和矫情;老子的快乐,是玲珑剔透的,了无尘垢;老子的快乐,是自内而外的,如地吐华、如海之涌;老子的快乐,是平和恬淡的,没有惊咋和鼓舞;老子的快乐,是和善的,悦己而娱人;老子的快乐,是绵长隽永的,如日月之经天……

老子为何能达到这样至圣至洁的快乐境界?老子对我们实现快乐的人生有哪些教诲和启示?我们应该来梳理和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但当我们真正这样做,企图从《老子》中找出哪些是有关实现快乐人生的内容,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老子》八十一章、五千言,几乎章章字字都与快乐的人生有关,每条启示也都是通向快乐驿站的津梁。这大概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缘故吧!要不,短短五千言,怎么会囊括这么多天道、地道和人道呢。笔者冒着割裂整体,见小不见大,一落言语、即失本真的风险,还是想把老子有关快乐人生的思想,进行一番条理和解说。



1、得道之乐


老子得道缘于其智慧,老子快乐缘于其得道。老子是得道之人,老子是得大道之人。得道不易,连孔夫子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得道的难度和珍贵。得道之人为何能常保快乐呢?佛家有一个说法回答了这个问题。佛教认为,人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就是因为有“无明之火”。“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没有明察事物的本质和根本道理。不明白和究竟事理,当然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判断,徒增诸多烦恼。老子是得道了,尽管他说他的大道还不可言传。得道之人什么样呢?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高瞻远瞩,见人所不见之夷,闻人所不闻之希,搏人所不搏之微;他通晓天地变化之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他深谙万物之性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知吉凶之所由,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他看破宠辱,得之不喜,失之不惊;他清静自守,甘于寂寞,绝学无忧;他超越生死,归根曰静,万物有始即有终;他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睥睨千古,把酒临风……像老子这样的得道之人,他还会有想不开的事吗?他还会有烦恼吗?他的人生能不快乐吗?


老子的继承人和后学庄周,把老子的这种得道后的快意人生,进行了夸大和推向极致。庄子认为,人得道之后不仅人生是快乐和适意的,甚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以无条件地逍遥游,即使生死之大事,也用不着忧伤。据说庄子妻子去世时,很多朋友都来吊唁致哀,而庄子居然鼓盆而歌,一点悲伤的样子都没有。庄子自己将要病死的时候,他的几个学生都很难过,正在商议要郑重其事地给老师发丧。庄子却笑着说:何必要认认真真地埋葬我呢?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棺木上的装饰,我百年之后把我往荒郊野外一丢就行了。林语堂先生有个观点,他认为用庄子来注解老子的思想,是再好不过了。庄子的思想尽管“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但他的一切思想均发韧于老子。


人一旦得了道,按老子的说法就是有了大德,有了大德(得)即会不计小失,所以人生便会无往而不乐。




2、观物之乐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观物之乐,这就是观物之乐最早的出处。老子认为,人得道之后,就会以超然和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看待一切,观察一切,这当然也包括自身及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这种达观和超然的态度,和我们通常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大不相同的。它是在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之后,带着欣赏和品尝的眼光来看待天地间的一切和人事吉凶祸福的。我们一般人看待事物,或为曲见所蔽,或为情感所累,很难见到事物的真谛,且抛洒过多的喜怒哀乐。用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万象,山虽然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事虽然还是那件事;但青山更加妩媚,河流更加清澈,事件中充满更多真善美。老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有了老子的这种观物之乐,才有后来的庄周“鱼之乐”,才有宋明理学的观物之乐和格物之乐。


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快乐的,但很多人或为事所累,或为情所牵,甚至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和山川的秀丽。古时候有一个叫陈道婆的,她曾经这样感慨:“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老子的观物之乐,就是让你去掉心中的“刀斧意”,用超然的态度去品尝生活的美好,去欣赏那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最得老子真谛,进退自如,贵贱穷通无滞于心。他的诗深得禅道之助,意境高妙。他有一首诗,可以说就是老子观物之乐的形象写照。诗中说自己的学道,还是陈季常的参禅,都不及吴德仁的洒脱。诗曰:“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3、清闲之乐


这一部分的内容本来也可以叫“清静之乐”、“淡泊之乐”或“无为之乐”,但笔者斟酌再三,以为还是叫“清闲之乐”更为妥贴。一个人如果有了内心的虚静,有了身体的清闲,那他必然是幸福快乐的。这正如一首古诗所描写的那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这样呼唤:“甘美的宁静,来吧,啊,来到我的心怀!”心事再重的人,也希望心灵安顿下来;十分任劳任怨的人,也总想着身体有片刻的清闲。人们把享福叫做享清福,这不是没来由的。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乱事扰心,杂务缠身,他既便有再好的生活条件,也恐怕无快乐而言。当然,人有时为了某种长远的目的,可以暂时忍受这些烦心劳神之事,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大家一笑之后也或许会受到一点启示。说的是一个老翁正在海边晒太阳,面海而卧,怡然自得。这时过来一个小伙子,说:老伯,我们一起打造一条大船吧!老翁问:打造大船干什么?小伙子回答:到深海去打鱼。老翁又问:打那么多鱼干什么?小伙子回答:有了鱼就可以卖钱。老翁又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小伙子回答:有了钱我们就可以一起享清福啦!老翁质问:你看我现在正在干什么?小伙子没再言语。当然,我们不能拘泥于故事本身的具体内容,如果有人咬理,说不打鱼吃什么?没有吃的,哪来的清福?那就不好回答了。但是,它旨在说明,有时快乐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折腾。


清闲之乐对人生是那么需要和美妙,应该说要享受它也并非难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认知、心理、事功和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原因,真正能够享受清闲之乐的人却是很少的。老子,这位旷古的智者,他不仅是自己享受清闲之乐的典范;更重要的,他向世人指出了两条通往清闲之乐的康庄大道。那么,第一条路,就是要把心安下来,通过涤除玄览,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不受外物干扰,不为宠辱所动,始终做到“不欲心静”,始终做到“静为躁君”。当然,话好说,这还需要长期的体悟和修炼,需要不断向大德学习。第二条路,面对繁重的生活和工作之累,要顺其自然,要“无为而无不为”,要“不为而成”,要“为而不争”。人生在世,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兵学医艺,谁都要做事情,谁都想建功立业,这是应该鼓励的,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关键是如何做事,关键是如何建功立业。“无为而成”,就是一条事半功倍、减少劳心劳力的高效之路。两千年来,人们都以为老子是一位隐者,老子是不做具体事的,其实大谬不然。用传统的“三不朽”标准,老子在立言、立德、立功三个方面都是成功的。老子不仅创建了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他还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为整理保存文献做出了重大贡献。周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是一位高级干部。担当这样重要而神圣的职务,老子怎么能会不做事呢?他怎么能够没有杂务缠身呢?老子不仅没有因为杂务缠身和社会活动而影响自己的清静之心,而且还巧妙地避开了周王室内部的争斗和火拼,得以动乱之中而全身而退。


中国有句古诗词说得好:闲,天定许;忙,人自取。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多忙乱都是自招自找,都是没有意义的。




4、抱朴之乐


所谓抱朴,就是指保持人内心的淳厚和质朴,在老子的思想中还有两个和它相似的比喻,那就是“见素”和“婴儿”。朴,就是没有经过仔细加工的木头。素,就是未经染色和印花的丝绢。婴儿,就是未经后天污染的赤子。老子主张要见素抱朴,要回复到婴儿状态。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又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还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纯纯兮,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为什么这样推崇朴、素和婴儿呢?因为他认为,朴、素和婴儿不仅包含着真善美,也是人生快乐的依据和源泉。见素抱朴和婴儿状态为什么是快乐的呢?老子认为它充满了天真和新奇,它没有杂念和执着,它没有恩怨和忿懑,它没有过多的欲望和期求,它只有无条件的怡然和自乐。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我们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那时尽管没有多少知识和技能,更没有财富和名声,当然更没有权势,但那却是人生最快乐难忘的时光。不管你是出生在豪门,还是寒舍;不管你出生在繁华都市,还是穷乡僻壤;不管你是神童少年,还是梗顽不化;当你回忆起儿童时代时,无一不充满着留恋和向往。那美妙而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其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心中,甚至成为鼓舞我们走完艰难人生的精神力量。


老子倡导素朴,老子赞美婴儿,但并不是要我们茹毛饮血,并不是要我们真的回到一无所有的未孩婴儿状态。这也是不可能的。老子只是方便说法,旨在让我们人类、让我们每个人,无论你怎样发展,无论你怎样实现自我,都要尽量多保留一些天真淳厚,多保留一些先天的美德和快乐。人生随着知识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确实执着和分别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但执着和分别不当,就会成为人生烦恼的渊薮。程颢在他的一首诗里,也表达了这种和老子相似的思想:“对花酌酒公能乐,饭糗羹藜我自贫。若语至诚无内外,却应分别更迷真。




5、知足之乐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者富”,这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至深的一个重要思想——“知足常乐”一语的来源和出处。知足常乐这一至理名言虽然溉润我们炎黄子孙几千年,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难见更多知足者的快乐,看到更多的是不能满足欲望的焦虑和惆怅。有的学者指出,在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和快乐情绪中,尽管有诸多因素,但欲望的不能满足首屈第一。那么,人们究竟有多少欲望需要满足呢?有的学者说,人类有三个层次的欲望和需求需要满足;有的学者说,有五个层次的欲望和需求需要满足,从饮食男女一直列到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许和社会尊重云云。这些分类都无关宏旨,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欲壑难平,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是无限的。山可以平,海可以填,唯独人的欲壑难平。清人钱德苍所辑《解人颐》中有一首《知不足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心的不足。其歌曰: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正是因为欲壑难平,正是因为人心不足,老子才明智地提出人要知足。一个“知”字,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满足不满足,主要不是外求,主要不是靠获取,那样只能是夸父追日;满足就是自求平衡,就是自我的感觉。自己认为不满足,任何外力无以加劝;自己认为满足了,任何外力无以阻拦。当然,当你发自内心地感觉一切都满足时,接踵而来的便是不可言状的快乐和欣然。更为严重的问题,老子还尖锐地告诫世人,如一味的不知足、不知止,欲火炽热,不仅会丧失快乐的情绪,还会招来祸灾和耻辱。看一看那古今中外身陷囹圄的囚犯,哪一个不是因为欲火的焚燃。


欲望和需求的不能满足既然是我们人生快乐的最大障碍,那么,我们要问:人类的快乐真要靠那么多欲望吗?真的需要那么多外在的东西吗?不需要,的的确确不需要。幸福是简单的,快乐是廉价的,它几乎像空气和水一样,你只要愿意得到,随时随处都有。据说苏格拉底在看到很多琳琅满目的奢侈品时,不禁感慨地说:“这个世界有多少东西是我不需要的啊!”比老子晚2000多年的法国哲学家叔本华,是一位对生命、人性和幸福有着独到见解的大师,他也说:“进一步说来,所需很少,输入愈少的国土是富足的;所以拥有足够内在财富的,他向外界的寻求也就很少,甚至一无所求,这种人是何等的幸福啊!输入的代价是昂贵的,它显示了该国尚不能独立自主,它可能引起危险,肇生麻烦,总之,它是比不上本国自产的。这样说来,任何人都不应向他人、或外界索求太多。”叔本华还引用荷瑞恩的话说:“世界上最大的傻子,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闲暇和自己的独立。”叔本华还有一句名言:“我们可将财富比作海水,喝得愈多,愈口渴,声名亦复如此。”




刘长允,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现在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工作。发表论文有《从辞书角度看易经》等,出版著作有《步入神秘的殿堂》《老子纵横谈——天不变道亦不变》《大中华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