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分裂破裂( fragmentation of personality) 孔乙己死于精神分裂?

 青衣问道 2015-08-18

人格分裂破裂( fragmentation of personality)


 

是指密切关联的心理活动相互分离,一部分心理活动已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例如感到别人在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等,人格固有的统一性受到了严重损害。多见精神分裂症。

有的父母不诚实面对自己,转而攻击孩子:指责其需要太过分,你不应该提出无理要求。而不是引导和疏导不合理欲望,但满足孩子的客观实际需要。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会深信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自己的欲望应该压抑隐藏,面对世界不敢直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是缩手缩脚。

严重的会成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为似乎无欲无求自我坍塌的老好人。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大多发病于少年时期,儿童精神分裂 

起病较缓慢、发病诱因不明显,最初不易被人发现,但是,一旦被怀疑有病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

出现呆坐,不言不语,懒散、情绪波动大等变化时未引起注意,只是发展到出现打人、砸东西等过激行为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病早期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全身不适、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极不稳定,出现忧郁、焦虑、恐惧的情绪,性格逐渐改变,变得孤独、情感淡漠、不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漠无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边幅,学习成绩下降,散漫不羁、不守纪律。


当出现这症状时,又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孩子不听话,行为有问题而加以训斥,而没料到是精神、心理方面出了问题,极易耽误治疗。病情继续发展,使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障碍更加严重,对外界环境毫无兴趣,既不悲伤也不高兴,动作刻板、单调、重复,有时无目的地兴奋、突然打人、毁物,有时又表现木僵呆坐,言语日渐减少、沉默,有时又爆发式地说一些不完整的、单调的语句,指手划脚、动作离奇古怪。但这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一般很少出现幻觉、妄想和紧张症状,自知力没有丧失。因此,属于轻型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发病前的性格大多有主动性差、依赖性强、孤僻好静、敏感多疑、怕羞胆小、忧柔寡断,但固执、违拗等特点。所以,当儿童有这种心理异常的倾向或苗头时,家长应随时注意观察,不要轻率地认为孩子变坏了,不听话了,而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对待他。那样只能使其异常心理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家中如果有这样的患儿,应尽早与精神科医生联系,不可因为旧习惯势力的影响,怕人讥笑、看轻而耽误孩子的治疗。除了应用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对此种单纯型的精神分裂症进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且效果非常显著。心理治疗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此外,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治愈疾病十分重要。最容易治愈的病人是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病人。其次,还必须帮助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点,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耶勒认为受伤记忆是精神破产的结果

变态心理之发生,即由于全体心理系统「分裂」开来,而某一观念脱离全体系统而独立,不受其他观念节制,也不能节制其他观念。表现于:出没不相见,遗忘过度或专注过度。

 

        「我」是一种很饕餮的生物──耶勒

 

        最浪费心力的是情感,还有受伤记忆。

 

        弗洛伊德以为一切分裂源于意识的压抑,被压抑的欲望,特别是被压抑的性欲。

 

        耶勒认为受伤记忆是精神破产的结果也是原因。

 

 

 

        耶勒学说的弱点有三:
1)把心理内容看做由感觉堆砌,致使动的心理学仍然还是静的心理学的变相;
2)「念动的活动」与南锡派一样都没有逃出唯理派别的心理学。被麦独孤派反驳:没有情感、观念、本能驱使下,念动绝不会成为动作。;
3)「心的节流」与「心的裕源」两者治疗方法自相矛盾,各自背离。

 


 

 

 

 


孔乙己死于精神分裂

刘彦荣 如风网事

 
 
 
  编者按: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由鲁迅先生刻画的孔乙己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众所周知,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的直接死因是挨打和饥寒交迫。但本文作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彦荣经过研究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迷逃症和精神分裂是孔乙己离世的“内因”。

  孔乙己频频上酒店喝酒:“迷逃症”表现

  酒店是一种社会存在,来咸亨酒店为各种不同的现实际遇中的人们暂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一些的生存和话语空间。

  从心理学家的眼光看来,孔乙己上酒店喝酒的行为,实质上意味着对现实的某种逃离,这在心理学上叫“迷逃症”。这可从他非常害怕人们揭出其现实中的种种行状的表现中得到证实。

  迷逃症其实就是二重人格的现象。迷逃的是一重人格,现实中又是一重人格。分裂开来的意识成为“固定观念”;固定观念就是“受伤记忆”,是潜意识的结核,也是精神病的原因。

  迷逃症是意识分裂的结果。精神病人因为心力疲竭,没有勇气去解决环境的困难,不得已只将已尝试而失败的动作,再重新尝试一遍。这种屡经失败而不肯放手的动作久而久之便成为习惯动作,不假思索而自动,不受意识裁制,不再与其他日常行为相融贯,不再同化于完全人格。

 

  在孔乙己的心中,有两种自我:一种是理想世界中的自我,即身材高大、品行端正,以仕途经济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寒窗苦读,最后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而耀祖光宗的人上人。另一种是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即苦读多年而终于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的穷书生或失意者;穷愁潦倒之中,只好替人抄书换饭吃,而生活窘迫之时还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的准乞丐和小偷。

 

  在几十年寒窗苦读的消磨和不断落榜的失败打击下,身心疲竭的孔乙己显然无法将这两个世界中的自我统一连贯起来,构建起自己完整的人格。而带着“受伤记忆”的“固定观念”使得他不愿也无力去正视现实,而下意识地一遍遍地重复他多次尝试而失败的动作(或行为)。

  所以我们看到:他总也不愿脱下那件代表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等等。孔乙己到酒店,是来寻求某种温暖和安慰的。我们在咸亨酒店多次听到孔乙己的“温两碗酒”、“温一碗酒”的声音,也偶尔看到刚喝过半碗酒的孔乙己的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

  “'茴’字有6种写法”:孔乙己重新整合自己人格的努力

  耶勒学派认为:“意识所感受的经验原来是一盘散沙,因为'自我’把它们综合起来,它们才连贯成一个完整人格。综合作用须有心力去维持。如果心力先天便已亏弱或是在后天因情感撼动而疲竭,则综合作用薄弱而意识便呈分裂状态。”

  孔乙己却从不放过在酒店里寻求其失落的价值和被损害的尊严的机会。他来到酒店,“便排出九文大钱”,这讲究得有点可笑的动作却是反映出人物对堂堂正正地处世的价值寻求。虽然现实中的孔乙己偶然免不了要“做些偷窃的事”,但是,他在酒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就是从不拖欠”。

  酒店虽是与现实隔了一定距离的地方,但孔乙己在酒店的行为却是处处可见现实中创伤记忆的痕迹。这是心理固念在起作用。这种固念更多地表现在对读书和读书人的优越性的推崇的习惯性行为上。孔乙己与小伙计关于读书写字的对话,就是这种习惯性行为的精彩一幕。谈话,是酒店的氛围中酿就的人们喝酒时的主要行为方式和精神现象。从他听说小伙计读过书时的亲近,到要教他写“茴”字时的期待与恳切及“将来做掌柜时,写账要用”的告诫,到听到小伙计说“茴”字的写法时用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的兴奋,到用指甲蘸酒想在柜上写字的热切等等,处处折射出人物对由读书走向仕途经济的虚幻的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迷恋。最后,孔乙己逐渐张狂起来的情绪在小伙计的冷淡和孩子们的哄笑中跌落。

  看客的冷漠最终封杀了孔乙己借酒力微微苏醒的人格意识

  孔乙己最终并未成功地完成一次精神的迷逃,未能完全进入那个由虚构的幻影营造的自我理想世界,阻力主要来自代表成人社会的酒客和掌柜的无情狙击。

  在咸亨酒店中,我们看到,每当孔乙己到店,店里的沉闷气氛便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酒客们乘着几分酒意,在对孔乙己的惨败、苦难人生的观照取笑中,一时从现实人生的辛苦烦恼中脱出,进入一种鉴赏所带来的愉悦之中。而孔乙己便被裹挟在这回荡在咸亨酒店的阵阵欢快的热浪的中心。孔乙己在酒店所遭遇的寒流,主要是来自酒客和掌柜的“不善之言”。看着孔乙己的困窘,人们就格外开心地哄笑起来。当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而平时被伤害的人性尊严也在这微醺的酒意中渐渐苏醒过来正欲蠢蠢伸欠之时,又有人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是孔乙己最大的心病,是他的全部固念的结核,也是他没有勇气、也无力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麻木的众人则一味偏要揭其创痛,不容对方有喘息之机,直将其逼入绝境,以观其窘迫、惶急、万分痛苦之态,人性的荒凉、冷漠、卑劣、残忍于此亦可见一斑。正是在这特殊的氛围中,上演了孔乙己人生悲剧的最后一幕。买酒销愁以释胸中块垒,原是潦倒失意之人排遣之一法,精神也可得片刻的休息与超脱。但是,在咸亨酒店的氛围中,孔乙己排解的出口遭到无情的封杀,他那在酒力的怂恿下蠕动着的奄奄一息的人格意识也没有得到哪怕是有限的舒张。



 

 
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饱受思维与情绪错乱的困扰,这是由一个特定基因DARPP-32所引起。

人类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遗传到DARPP-32基因的其中一个版本,该基因会加强大脑皮质的信息处理,来提升大脑思考的能力。


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精神分裂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人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1 自发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自发性妄想和幻觉,但以妄想、扭曲、多疑、狂妄为主,这些症状也是精神病性症状的主要方面。妄想为原发性妄想,主要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和影响妄想。这些妄想通常结构松散、内容荒谬。如出现关系妄想时,患者总觉得周围发生的一切现象都是针对自己的,都与自己相关:别人的议论是对他的不信任的评价、别人润嗓子发出的声音是在传递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别人瞥一眼是在鄙视自己等。幻觉在妄想形成前后或同时均可出现,以内容对其不利的言语性幻听最为多见,此外也可出现幻视、幻触、幻嗅等。除妄想和幻觉外,虽然也可有情感不稳定、行为异常等表现,但一般对情感意志和思维的影响较少,行为也不很奇特。


2 青春型(瓦解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也较为常见。起病多在18-25岁的青春期。起病缓急,常与始发年龄相关,始发年龄越早,起病就越缓慢,病情发展呈阵发性加剧;始发年龄越晚,起病就越急骤,病程在短期内就能达到高潮。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思维障碍表现为言语杂乱、内容离奇,难以为人理解;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喜乐无常,时而大哭,时而大笑,转瞬又变得大怒,令人难以捉摸;行为障碍表现为动作幼稚、愚蠢,作鬼脸、玩弄粪便、吞食苍蝇、傻笑,使人无法接受。此外,也可能有妄想和幻觉,但较片面简单。本型病人生活难以自理或自主。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较为少见。起病较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紧张性木僵,病人不吃、不动也不说话,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躁动,这时行为暴烈,常有毁物伤人行为,严重时可昼夜不停,但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或复又进入木僵状态。本型可自行缓解。

4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较为少见。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多在青少年期发病。其临床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早期可表现为类似神经衰弱症状,比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头昏、失眠等,然后逐渐出现孤僻、懒散、兴致缺失、思维贫乏或松弛、情感淡漠和行为古怪,以至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但没有妄想、幻觉等明显的“阳性症状”。病情严重时精神衰弱日益明显。病程至少2年。本型预后最差, 以痴呆状态为最终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